其次,幼儿园应将节庆文化如元旦、劳动节、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教育渗透到环境创设中。案例2-2某幼儿园教师设置了“欢乐国庆节”的主题墙。主题墙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照片、彩图布置“祖国真伟大”场景,第二部分用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我去过的地方”场景,第三部分用收集的各地庆祝国庆节的图片布置“祖国,生日快乐”场景。......
2023-07-18
幼儿园庭院绿化区包含种植区、绿化区、景观区等,是利用蔬菜、果树、盆花和攀缘等植物美化环境的一种绿化区域,是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1.种植区
幼儿园种植区一般利用园内空土地,按照地形进行合理规划,造型各异。种植区好比一个浓缩的生态园,季节和环境不同,种植的蔬菜、果树等也会有所不同。幼儿在管理、照料、采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验劳动的意义和收获的乐趣,同时还可观察与其共生的蚯蚓、蜗牛之类的小动物,既开阔视野,又增强爱心和责任感。
案例5-42
图5-46中的种植区规模比较大,入口处搭建了茅草顶的栅栏门,栏杆门的右侧一块石头上题写着“种植园”3个字,营造了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环境。进入种植园,左边是浅浅的水池,右边是凉亭和木凳,便于幼儿取水和休息。种植区中间铺设了一条砖路,两边被整齐地划分为多个小区域,可满足各班级种植不同农作物的需要。幼儿在播种、浇水、收获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劳动的快乐。
图5-46 种植区
案例5-43
图5-47中的种植区用3块圆形的木板贴上“小农场”3个字作为农场的门牌标志,绿色的字、原木色的底板都与环境相协调。种植架是用结实、耐用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便于藤蔓植物攀爬生长。种植区内还划分了种植大葱、青菜等的地面小区域,营造了错落有致的生态环境。
图5-47 种植区
2.绿化区
幼儿园绿化区具有灵活性特点,可将地域文化融入绿化区的创设,与幼儿已有经验相联系,突出鲜明的本土特色。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空间进行多层次开发,可选用乔木、绿篱和花灌木共同组成层次分明、高低有序的植物空间。例如,可以种植果树、爬山虎、紫藤花、凌霄花、牵牛花等,不宜栽种有刺激性气味或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坚持安全、实用、美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绿化与园所文化相融合。
绿化区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幼儿园的小气候,减少周边环境中的噪声和尘土对幼儿园的污染。在炎热的夏季,绿化区不仅为师幼带来了清凉,使其减少了暴晒,还有助于师幼稳定情绪、陶冶情操。
案例5-44
如图5-48所示,该幼儿园在操场一侧用不多的一片土地种植了藤本植物,用树枝搭建了攀爬架,郁郁葱葱的攀爬植物使绿化区的空间感更强,富有庭院的意境,适合户外绿化面积小的幼儿园借鉴。
图5-48 绿化区
案例5-45
如图5-49所示,该幼儿园将荷花纳入绿化区中,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富有美感。绿化区设置了木制长凳、小石阶、竹制扶手,令人赏心悦目,与幼儿园“做真教育,育真儿童”的办园理念相吻合。
图5-49 绿化区
3.景观区
景观区包含庭院景观和景观小品,创设时既可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及幼儿园特色,也可结合季节、节日、主题活动等进行适宜的补充,以不同风格、造型的景观呈现。
案例5-46
如图5-50所示,该幼儿园巧妙运用院墙一角的空间,创设了富有生态气息的竹乐园,布置了石头假山,铺设了绿莹莹的草地,种植了竹子和鲜艳的小花等。各种姿势的大熊猫雕塑像是吃饱了竹子正在惬意玩耍,充满童趣。该景观区在吸引幼儿的同时,也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增强了幼儿对大熊猫的兴趣和关注。
图5-50 景观区
案例5-47
图5-51展示的幼儿园以审美教育为办园特色。环境寓美在景观内得到很好的体现。幼儿园的竹亭景观设置在幼儿园的一角,竹亭上面有古朴的屋檐,绿植从屋檐延伸下来,下面有长竹凳和顺势延伸下来的竹桥,与绿地连接。竹亭左侧是小湖,透过起保护作用的竹栅栏,依稀可以看见“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景象,假山的倒影呈现在清澈的水面上,给休息、观赏的幼儿带来绿荫、清爽和无限遐想。
图5-51 景观区
案例5-48
如图5-52所示,教师在大水缸上手绘色彩鲜艳的“艾玛和彩虹”景观小品,置于废旧轮胎上,旁边轮胎上可爱的小动物好像趴在草丛里休息,充满故事色彩,既生动、有趣,又传递了废物利用的环保理念。
图5-52 绿景观区
户外环境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升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了幼儿园的保教特色,有利于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思维进阶
•你印象最深刻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区域是哪个?为什么?
•请选择一两个你感兴趣的户外活动区域,采用手绘图纸、电脑平面设计或立体虚拟场景创设等方式进行全面设计。
有关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文章
其次,幼儿园应将节庆文化如元旦、劳动节、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教育渗透到环境创设中。案例2-2某幼儿园教师设置了“欢乐国庆节”的主题墙。主题墙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照片、彩图布置“祖国真伟大”场景,第二部分用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我去过的地方”场景,第三部分用收集的各地庆祝国庆节的图片布置“祖国,生日快乐”场景。......
2023-07-18
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所有幼儿园教职工所处的大环境;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幼儿园各部门、各功能室所处的环境,包括人文办公室环境和自然办公室环境。设计人员应根据办公室面积和教师人数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注意办公室的整体风格,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有利于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也便于教师个人物品及备课所需物品的收纳。......
2023-07-18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一)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创设新鲜的、动态的环境是幼儿教育的艺术之一。环境创设,特别是室内环境创设,应充分让幼儿参与,征求幼儿的意见。......
2023-07-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三)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另外,幼儿园的日常规则、一般行为标准也是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组成部分。......
2023-07-30
(二)精神美化环境美化既包括物质的美化,如校园建筑的设计、绿植的栽培等,也包括精神的美化,即通过文化的建设来美化校园环境。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其次是班风的建设,这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
2023-11-17
这种参与性主要体现在环境创设主题构思、材料收集、作品制作与环境布置等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规划、设计与材料的准备中,满足一日活动的实际需要。......
2023-07-18
[36]对于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而言,极其重要的则是明确“环境”这一核心概念,从而准确界定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的对象领域与本书的研究界限。显然,我国法律规范中“环境”概念的界定亦遵循环境科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模式。以“语义三角”对作为法律概念的“环境”进行分析,有助于更为清晰地掌握“环境”一词的概念内涵。......
2023-08-03
物质环境涵盖幼儿园所有室内外的活动设施设备。门面、围墙的设计应该与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和建筑风格相协调,并能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特色。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教委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室外环境应满足下列规定:一是必须设置各班专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得少于60平方米,各游戏场地之间采取分割措施。......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