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园庭院的绿化区:一个重要的环境创设和文化体现

幼儿园庭院的绿化区:一个重要的环境创设和文化体现

【摘要】:幼儿园庭院绿化区包含种植区、绿化区、景观区等,是利用蔬菜、果树、盆花和攀缘等植物美化环境的一种绿化区域,是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进入种植园,左边是浅浅的水池,右边是凉亭和木凳,便于幼儿取水和休息。在炎热的夏季,绿化区不仅为师幼带来了清凉,使其减少了暴晒,还有助于师幼稳定情绪、陶冶情操。

幼儿园庭院绿化区包含种植区、绿化区、景观区等,是利用蔬菜、果树、盆花和攀缘等植物美化环境的一种绿化区域,是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1.种植区

幼儿园种植区一般利用园内空土地,按照地形进行合理规划,造型各异。种植区好比一个浓缩的生态园,季节和环境不同,种植的蔬菜、果树等也会有所不同。幼儿在管理、照料、采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验劳动的意义和收获的乐趣,同时还可观察与其共生的蚯蚓、蜗牛之类的小动物,既开阔视野,又增强爱心和责任感。

案例5-42

图5-46中的种植区规模比较大,入口处搭建了茅草顶的栅栏门,栏杆门的右侧一块石头上题写着“种植园”3个字,营造了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环境。进入种植园,左边是浅浅的水池,右边是凉亭和木凳,便于幼儿取水和休息。种植区中间铺设了一条砖路,两边被整齐地划分为多个小区域,可满足各班级种植不同农作物的需要。幼儿在播种、浇水、收获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劳动的快乐。

图5-46 种植区

案例5-43

图5-47中的种植区用3块圆形的木板贴上“小农场”3个字作为农场的门牌标志,绿色的字、原木色的底板都与环境相协调。种植架是用结实、耐用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便于藤蔓植物攀爬生长。种植区内还划分了种植大葱、青菜等的地面小区域,营造了错落有致的生态环境

图5-47 种植区

2.绿化区

幼儿园绿化区具有灵活性特点,可将地域文化融入绿化区的创设,与幼儿已有经验相联系,突出鲜明的本土特色。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空间进行多层次开发,可选用乔木、绿篱和花灌木共同组成层次分明、高低有序的植物空间。例如,可以种植果树、爬山虎、紫藤花、凌霄花、牵牛花等,不宜栽种有刺激性气味或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坚持安全、实用、美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绿化与园所文化相融合。

绿化区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幼儿园的小气候,减少周边环境中的噪声和尘土对幼儿园的污染。在炎热的夏季,绿化区不仅为师幼带来了清凉,使其减少了暴晒,还有助于师幼稳定情绪、陶冶情操。

案例5-44

如图5-48所示,该幼儿园在操场一侧用不多的一片土地种植了藤本植物,用树枝搭建了攀爬架,郁郁葱葱的攀爬植物使绿化区的空间感更强,富有庭院的意境,适合户外绿化面积小的幼儿园借鉴。

图5-48 绿化区

案例5-45

如图5-49所示,该幼儿园将荷花纳入绿化区中,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富有美感。绿化区设置了木制长凳、小石阶、竹制扶手,令人赏心悦目,与幼儿园“做真教育,育真儿童”的办园理念相吻合。

图5-49 绿化区

3.景观区

景观区包含庭院景观和景观小品,创设时既可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及幼儿园特色,也可结合季节、节日、主题活动等进行适宜的补充,以不同风格、造型的景观呈现。

案例5-46

如图5-50所示,该幼儿园巧妙运用院墙一角的空间,创设了富有生态气息的竹乐园,布置了石头假山,铺设了绿莹莹的草地,种植了竹子和鲜艳的小花等。各种姿势的大熊猫雕塑像是吃饱了竹子正在惬意玩耍,充满童趣。该景观区在吸引幼儿的同时,也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增强了幼儿对大熊猫的兴趣和关注。

图5-50 景观区

案例5-47

图5-51展示的幼儿园以审美教育为办园特色。环境寓美在景观内得到很好的体现。幼儿园的竹亭景观设置在幼儿园的一角,竹亭上面有古朴的屋檐,绿植从屋檐延伸下来,下面有长竹凳和顺势延伸下来的竹桥,与绿地连接。竹亭左侧是小湖,透过起保护作用的竹栅栏,依稀可以看见“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景象,假山的倒影呈现在清澈的水面上,给休息、观赏的幼儿带来绿荫、清爽和无限遐想。

图5-51 景观区

案例5-48

如图5-52所示,教师在大水缸上手绘色彩鲜艳的“艾玛和彩虹”景观小品,置于废旧轮胎上,旁边轮胎上可爱的小动物好像趴在草丛里休息,充满故事色彩,既生动、有趣,又传递了废物利用的环保理念。

图5-52 绿景观区

户外环境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升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了幼儿园的保教特色,有利于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思维进阶

•你印象最深刻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区域是哪个?为什么?

•请选择一两个你感兴趣的户外活动区域,采用手绘图纸、电脑平面设计或立体虚拟场景创设等方式进行全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