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活动室环境创设:墙面、地面、天花板、窗帘、区域的方案

活动室环境创设:墙面、地面、天花板、窗帘、区域的方案

【摘要】:活动室是班级环境的主要部分,幼儿主要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发展。本部分从活动室的墙面、地面、天花板、窗帘、区域来具体分析班级环境创设。装饰性墙饰的主要目的是美化活动室环境,因此应遵循简单、少量的原则,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图3-5活动室功能性墙饰2.地面地面环境创设首先应考虑材质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在美观的同时,可选择具有耐磨、耐污和防滑功能的弹性地板。

活动室是班级环境的主要部分,幼儿主要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发展。本部分从活动室的墙面、地面、天花板、窗帘、区域来具体分析班级环境创设。

1.墙面

所谓墙面环境创设,是指教师与幼儿充分利用班级内外的墙面,进行有目的的悬挂、张贴等布置,以创造有益于幼儿发展的墙面环境。班级墙面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一种“环境”,是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园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班级内的墙饰可分为装饰性墙饰和功能性墙饰。

(1)装饰性墙饰。装饰性墙饰的主要目的是美化活动室环境,因此应遵循简单、少量的原则,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装饰性墙饰通常针对活动室四周墙面的上半部分(一般为1.2 m以上)。这类墙饰的选材可以是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适合幼儿欣赏的名画作品等。

案例3-1

本班环境创设的特色是打造春意盎然的景色,因而班级的墙面以绿色为主色调,且保留墙面已有的原木色底板,有浓厚的自然、生态气息,使人一进入班级内就能感受到希望和生机。

如图3-1所示,教师选用颜色鲜亮、易造型的彩色卡纸作为主要制作材料,使整个墙面空间变得生动、立体。柳枝、鲜花、山水、风车等元素,营造了花儿吐艳、柳枝婀娜、碧水传情、山峦叠翠、处处芳菲浸染的景色,让春天的气息带给幼儿满满的欢乐;灵动的“蝴蝶”则是由幼儿创作完成的,点缀在留白处,仿佛徜徉在春天的美景中,增强了幼儿与墙面环境的互动。

墙饰中的蝴蝶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替换,也可以添加带有春天气息的其他元素,如“风筝”“稻草人”“蜜蜂”等。但应注意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过多的装饰会破坏墙面的整体美感。

图3-1 活动室装饰性墙饰

案例3-2

本班环境创设的特色是打造活泼、有趣的童话风格,因而班级的墙面以淡蓝色为主色调,整体装饰颜色鲜亮,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如图3-2所示,教师主要选用彩色卡纸、轻纱、瓦楞纸、草帽作为制作材料,用拼接的方式,使整个墙面空间变得生动、立体。墙面上的白云、星星和动物等装饰物,让幼儿就像走进了童话故事中一样轻松、自在。造型可爱的小动物有的拿着话筒,有的拿着喇叭,画面感极强。月亮树、云彩树、草帽、花朵等装饰物,都能激发幼儿的无限想象力

墙饰中的动物造型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替换,但应注意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图3-2 活动室装饰性墙饰

(2)功能性墙饰。功能性墙饰即实用性墙饰,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能够与幼儿产生互动。它可以是班级常规,如晨检牌、值日表、评比栏等;可以是提供给幼儿自我展示、交流的平台,如作品墙等;可以是进行经验渗透的提示牌,如生活常识自然科学、安全提示牌等;还可以是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相关,能体现有关阶段性教育教学内容的墙饰。

案例3-3

如图3-3所示,这是为小班幼儿创设的温馨家园,能帮助他们缓解入园的焦虑情绪,使其在自然过渡中享受快乐的幼儿园时光。

墙饰整体以麻绳为制作材料,用自然的流线卷出一条条生动的树干造型,再选用仿真的枝叶、月亮进行点缀,整体给人温馨、宁静的感觉。教师将班级比作一棵“家庭树”,将班内幼儿的照片贴在树冠和叶片上,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到被重视。这也是一棵常青的“友谊树”,将幼儿从个体凝聚成集体。

该墙饰可以根据季节的变换进行更替。例如,冬季可用棉花点缀,把树装点成下雪后的景象,平面和立体的结合可让墙面更加灵动;还可以将照片替换成幼儿在园中游戏和生活的照片,记录幼儿成长的点点滴滴,增加幼儿与墙面的互动。

图3-3 活动室功能性墙饰

案例3-4

本班环境创设的特色是打造清新的风格,因而墙面以草绿色、原木色为主色调,这些接近自然的颜色能让人感到轻松。

如图3-4所示,教师结合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将教育教学活动内容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成果展示在各个板块中,对幼儿进行相关经验的渗透。每个板块都用牛皮纸打圈或用麻绳缠绕,黑色的文字以草绿色卡纸为背景,辅以用黄色花瓣制成的边框,看起来十分清新、自然。

在做清新风格的墙饰时,切忌使用过多的原木色,否则画面颜色看起来暗沉、不清爽,可以选择白色、绿色与原木色搭配,增加整体亮度。

图3-4 活动室功能性墙饰

案例3-5

如图3-5所示,该墙饰的主题是“给垃圾分类,为健康加分”,因而整体墙面以绿色为底色,以4种颜色的垃圾桶为主要元素,并将墙面按照垃圾分类的种类划分为4个部分。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为了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垃圾分类,教师将垃圾分类教育巧妙地融入墙饰中,将四大类常见的“垃圾”以幼儿喜爱、易懂的图画形式呈现,并粘贴在相应的“垃圾桶”上方,十分形象、生动。幼儿通过与墙饰的互动,了解到不同的垃圾要扔到不同的垃圾桶中,知道垃圾分类的方法。因为四大类垃圾非常多,所以教师可根据幼儿后期的掌握程度随时丰富、替换材料。

图3-5 活动室功能性墙饰

2.地面

地面环境创设首先应考虑材质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在美观的同时,可选择具有耐磨、耐污和防滑功能的弹性地板。地面环境创设一般所需材料如表3-1所示。

表3-1 地面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案例3-6

如图3-6所示,地面颜色为暖色系,较明亮,且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教师选择了防滑、耐磨的木地板。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教师可以在地面上粘贴“小脚丫”、线条等标志,起到提醒幼儿有序活动的作用。不同颜色、形状的即时贴不仅有助于做出区别,而且使用时间也相对较长。

教师也可把即时贴剪成所需形状贴在地面上,贴的时候可用地面瓷砖、木地板接缝等作为参考线,以免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图3-6 活动室地面

3.天花板

活动室的天花板有的在装修时做了吊顶,有的则只是进行了乳胶漆粉刷。在原有装修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季节、节庆等主题适当悬挂装饰物,但不宜过多。天花板环境创设一般所需材料如表3-2所示。

表3-2 天花板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案例3-7

如图3-7所示,教师选用清新的海洋风格进行装饰,因而班级内的整体装饰都以蓝色为基调,班级的各个区域都添加了不同的海洋元素。整个班级都充满大海的气息,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

海洋风格最适合大面积体现,而天花板最能造势。教师采用颜色相近的蓝色彩带装饰天花板,特别能表现出海水的流动感。微风轻轻吹过,随着彩带的飘动,幼儿能联想到海的味道。区域周围悬挂的白色网布和蓝色水滴形状的立体吊饰,不仅能够分隔区域上方的空间,还便于展示幼儿的区域游戏成果。

在装饰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章鱼、小丑鱼等卡通海洋生物图片悬挂在天花板上,增添欢乐的气氛,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

图3-7 活动室天花板

案例3-8

如图3-8所示,此吊饰是为配合小班主题活动“小手真能干”而创设的,悬挂在活动室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使人一进入活动室就能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氛围。

整体吊饰利用了天花板的轨道进行悬挂,不破坏墙体,麻布、麻绳、树枝加圆木片的组合具有浓厚的怀旧情怀。吊饰中悬挂的作品,以白色长方形卡纸为底衬,配以方形边框,突出幼儿的作品。这样的设计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完成,也不失大气与童趣。同时这样的创设与主题紧密搭配,能体现幼儿园一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内容。吊饰中的作品可根据活动主题或幼儿兴趣进行更换。

图3-8 活动室天花板

4.窗帘

窗帘对室内整体环境装饰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选择窗帘时,不仅要考虑室内整体风格、幼儿的喜好,还要从环保、健康等方面去考虑。窗帘颜色的选择切记不要过于暗沉或者过于鲜艳,图案的选择可以从幼儿的喜好出发,如卡通人物、动物等,但图案不宜过多、过杂。教师可根据班级采光情况选用适宜的遮光性窗帘,如布艺窗帘等,窗帘的材质要环保、安全、透气。出于对幼儿安全、健康的考虑,窗帘的中下部分一定不要带有复杂花边或吊坠等装饰物品。

案例3-9

如图3-9所示,这是寝教一体的活动室,整体风格为原木自然风格,因而窗帘的整体颜色以米色和浅绿为主,没有花纹的装饰,给人清新、素雅的感觉。因该活动室的窗户是落地大窗户,所以窗帘也设计为落地的大窗帘,遮光性好,还能遮挡玩具橱柜,保证幼儿午睡不受干扰。

图3-9 活动室窗帘

5.区域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班级可创设5—9种区域。创设区域时注意以下几点:(1)干湿分离,如需要水和不需要水的区域要分开;(2)动静分离,如阅读区和表演区要分开;(3)开放与封闭相适宜,即材料应是开放式的,但区域之间要有明显划分;(4)材料灵活,即根据人数以及年龄段的不同,提供的游戏材料应有所区别;(5)各区要畅通,安全、无阻挡,方便幼儿和教师走动。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交往、自主操作、获取经验、获得发展,教师不仅要注重区域中的物质环境创设,还应以幼儿为本,营造接纳、宽松、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围。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选择、表现,并提供合理的时间、空间及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等,以吸引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

(1)阅读区。阅读区是指在班级适宜的位置提供阅读材料,幼儿可自主进行阅读的区域。阅读区的环境创设与幼儿专注力、阅读成效有着密切关系。为了培养幼儿“乐读”“悦读”的习惯,教师要高度关注阅读区的童趣性、舒适性、开放性和实用性,这些因素对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时间、阅读方法有着直接的影响。阅读区环境创设一般所需材料如表3-3所示,整体规划如表3-4所示。

表3-3 阅读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表3-4 阅读区的整体规划

案例3-10

该阅读区位于活动室中的一角,透过明亮的窗户与户外的绿植融为一体,营造出安详、宁静的氛围。

如图3-10所示,原木色的家具风格统一,有原生态的美感。半开放式的小帐篷对幼儿充满吸引力,铺设的地垫便于幼儿坐下来阅读。书架既可以隔断区域,也可以使图书有充足的摆放空间。为了便于幼儿取放,教师将图书摆放在立体书架上,同类别的图书放在同一个书架上。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图书并到小帐篷中阅读,也可以坐在地垫上阅读,这样可适应不同幼儿的阅读习惯及需要。

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增加书袋,以容纳更多的图书,也可增添小沙发、靠背,让幼儿更加舒适地阅读。

图3-10 活动室阅读区

(2)角色区。角色区是通过情景创设还原家庭、超市、餐厅、医院等生活场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进行模仿与想象,创造性地再现社会生活的游戏场所。幼儿可在角色游戏中整合生活情境中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角色区既可以为幼儿提供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又可以强化幼儿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角色区环境创设一般所需材料如表3-5所示,整体规划如表3-6所示。

表3-5 角色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续表)

表3-6 角色区整体规划

案例3-11

该班级在活动室的一角创设了“娃娃家”,利用墙面及教师自制的橱柜将“娃娃家”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相对封闭的空间能使其感到更安全。

如图3-11所示,活动区中间放置了一张圆桌、四张凳子,构成客厅场景;边角空间设置了厨房、盥洗室、梳妆台、卧室等多个家庭场景。材料丰富多样,每一个场景内的材料均利用实物或教师自制的教玩具,尽可能地还原生活。周边场景的材料都放置在各个家具上,摆放合理,可操作性强。教师还非常用心地在自制的橱柜上用白底粉色小花的包装纸进行装饰,增添了“家”的温馨感。

“娃娃家”不仅可以有“餐厅”“客厅”等场景,还可以根据幼儿兴趣及发展需要创设“厨房”“盥洗室”“书房”“婴儿房”等场景,供幼儿有选择地进行游戏。

图3-11 活动室角色区

(3)生活区。生活区是提供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让幼儿与材料进行互动、练习生活技能的区域。生活区可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性、手部小肌肉精细动作,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其专注、认真、耐心、细致、井然有序的学习品质。生活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如表3-7所示,整体规划如表3-8所示。

表3-7 生活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表3-8 生活区整体规划

案例3-12

该班级的操作区设置在班级安静的活动区内,呈阶梯状的开放橱柜内的材料源于幼儿的生活,整体布置给人温馨、舒适的感觉。

如图3-12所示,家具颜色和地板颜色相统一,有整体的美感。教师用高低不同的玩具橱作为区域的间隔,形成独立的空间供幼儿活动。该区域中间摆放的桌椅适合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如拉拉链、穿珠子、扣纽扣等。

操作区环境创设在材料选择上,要最大限度地从幼儿生活及发展需要出发。教师可以借助与幼儿、家长一同收集材料,在活动区单独设置一个低结构生活材料投放区,方便幼儿随时拿取。

图3-12 活动室生活区

(4)科学区。科学区即幼儿操作、实验、探索的区域。其环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激励幼儿完成探索活动。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探究和实验中获得感受、体验和挑战,有助于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兴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科学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种类繁多,教师可围绕幼儿科学领域的年龄段关键经验进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搜集(见表3-9)。科学区的整体规划如表3-10所示。

表3-9 科学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表3-10 科学区的整体规划

案例3-13

该班级的科学区设于安静的区域,靠近窗户,阳光充足,能让幼儿专心观察和进行实验,使幼儿愿意去探索、发现。

如图3-13所示,栏杆上有供幼儿观察的挂图,墙上有科学小知识图片,上下呼应创造适合幼儿主动参与的环境。教师利用玩具橱对区域进行隔断,桌椅摆放在区域中间,方便幼儿操作。开放式的四层玩具橱(见图3-14)便于材料分类摆放;同种材料放在同一个盘子内,便于幼儿操作和收纳

与科学区邻近的墙面或栏杆都是幼儿科学探索展示的空间,幼儿可自主张贴各自所搜集到的图片、实验记录表等,与同伴分享。

图3-13 活动室科学区

图3-14 活动室科学区

(5)益智区。益智区是指针对幼儿智力发展需要,提供有益于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多角度地寻找答案,促进其思维能力和智力品质的发展而设立的专门区域。幼儿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去挑战困难,玩有关数、量、形、集合、排序、空间、测量等的游戏,可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探究能力。益智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如表3-11所示,整体规划如表3-12所示。

表3-11 益智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表3-12 益智区整体规划

案例3-14

该班级的益智区设置在活动室中安静的区域,适合幼儿独立思考和操作。墙面用具有可操作性的拼图以及介绍游戏玩法的图片等装饰,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如图3-15所示,活动区内的橱柜、桌椅与地面颜色统一,橱柜将活动区与邻近区分隔开。区域中放置了两张长方形桌子,能满足幼儿进行独立及分组游戏,互不干扰;桌子上的透明桌垫下放置了部分游戏操作指引图,便于幼儿自主探索;游戏材料分别放置在玩具柜的盒子中,用一一对应贴标签的方式实现幼儿自取自放。

有些益智游戏材料比较细小、零散,容易混乱、丢失,教师可将游戏材料再细化分类收纳,这样可使幼儿在游戏收纳的过程中培养分类的规则意识。

图3-15 活动室益智区

(6)建构区。建构区是以积木、积塑和废旧材料等作为主要资源进行建构造型的区域。幼儿运用接插、镶嵌、排列、堆积、交叉、转向等搭建方法,形象地模拟、再现和塑造周围生活中各种建筑物、建筑活动、建筑格局以及熟悉的物体形象等,从而发展建构能力,激发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增强对数量、形体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及创新能力。建构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如表3-13所示,整体规划如表3-14所示。

表3-13 建构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表3-14 建构区整体规划

案例3-15

该班级的建构区设置在活动室靠近窗户且较宽敞的区域,活动面积能满足幼儿自由想象搭建的需求。

如图3-16所示,白色玩具橱与墙面颜色一致,原木色积木与地板颜色统一,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搭建、摆放建构作品。在墙面粘贴建构图纸和生活环境中常见的著名建筑图片,便于幼儿观察,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废旧材料要一物多用,既可以做游戏道具,也可以做展台。活动材料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和大小都保证了幼儿的实际需求。开放式的玩具橱方便幼儿取放积木,幼儿完成的作品可放置在橱面或桌面上,也可以放置在建构区的地板上,方便下次活动时继续搭建。

建筑图片和建筑图纸应随着幼儿能力的发展而更换;可考虑在地板上铺设地垫,减少建构材料带来的噪音,避免干扰其他区域。

图3-16 活动室建构区

(7)美工区。美工区是幼儿借助多样化的材料,自由进行绘画、手工创作和艺术作品欣赏的区域。幼儿使用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感受其材质特征,以绘画或手工创作的方式自主地表达生活经验或再现创造经验,还可与艺术大师“对话”,与同伴交流,探讨对美的感受,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工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如表3-15所示,整体规划如表3-16所示。

表3-15 美工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表3-16 美工区整体规划

案例3-16

该班级的美工区设置在活动室内靠窗、靠门的地方,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以幼儿的作品为吊饰,整体设计体现出以幼儿为本,处处彰显幼儿对美的表现和创造。

如图3-17所示,区域内的家具风格统一,按照类别有层次地摆放。装饰物、墙壁、地板、家具以原木色和黄色为主,色彩统一,呈现了艺术的美感;根据幼儿的需要,以玩具橱作为区域之间的间隔,使幼儿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两张桌子可以合并,也可以分开;采取标签与物品一一对应的方式,将材料整齐、有序、分类放置,方便幼儿自主取放;幼儿的作品完成后,经过教师加工提升,可直接在区域内展览。

在美工区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材料进行创作,如用纸盒作为作品边框,纸盒的深度可以展示作品的立体感,还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PVC(聚氯乙烯)管进行创作。

图3-17 活动室美工区

(8)表演区。表演区是为幼儿开展故事、音乐等表演游戏所创设的区域。在表演区,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头饰、服装、乐器等道具,自编自演,自由抒发情绪情感,创造性地表达对生活及文艺作品的理解。表演的动作以自由、简单的模仿和再现为主,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满足幼儿表演、表现的欲望,培养其自信心创造性思维。表演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如表3-17所示,整体规划如表3-18所示。

表3-17 表演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表3-18 表演区整体规划

案例3-17

该班级的表演区设置在班级靠窗的角落,利用玩具橱分隔出充足的活动空间,既可利用自然光增加亮度,也可拉上窗帘营造表演的氛围。

如图3-18所示,原木色的玩具橱与地板颜色统一,具有美感;活动区内的钢琴可作为音乐伴奏的乐器,可为表演区增添艺术感;玩具橱按照表演道具、乐器分门别类收纳;将演出服悬挂起来,方便幼儿游戏时自由挑选;把较大的表演道具作为环境装饰物;墙上的小黑板、软木板可以展示幼儿表演的照片和表演节目的海报。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表演区安装镜子,便于幼儿装扮自己,或调整自己的动作和欣赏自己的表演,还可以在地板上铺地毯,达到吸声的效果。

图3-18 活动室表演区

(9)生态区。生态区以种植和饲养为基本活动,一般可以设置种植区与饲养区。幼儿通过参与种植各种花卉、应季蔬菜与水果,照料、饲养小动物(如金鱼、乌龟等适合在室内饲养的小动物),可了解常见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规律,发展观察力,萌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生态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如表3-19所示,整体规划如表3-20所示。

表3-19 生态区环境创设所需材料

表3-20 生态区整体规划

案例3-18

该班级的生态区位于班级南侧一处半封闭式阳台上。阳台平时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通风顺畅,非常适合做生态区。

如图3-19所示,区域中的5个标记牌清楚地提醒幼儿如何管理生态区。教师多层次地充分利用空间(花架、墙面、地面),让幼儿在不同的区域完成不同的种植活动,传达不同的教育意义。防腐木种植箱适合种植蔬菜、水果,花架适合摆放盆栽植物,墙面上的废旧PVC管适合种植可垂吊的植物,这样大大增加了植物的多样性。

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养殖动物的活动,如养金鱼、乌龟等。

图3-19 活动室生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