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摘要】:幼儿的审美能力是指幼儿在审美过程中对具体对象进行感受、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时期是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的审美能力是指幼儿在审美过程中对具体对象进行感受、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情感和反应即对美的感受。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时期是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非常强,环境的变化可以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例如,幼儿园环境中材料的丰富性、色彩的多样性、搭配的协调性、线条的灵动性、造型的童趣性、内容的适宜性等都会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2.提升幼儿对美的鉴赏力

幼儿对幼儿园环境中美的事物进行分析、鉴别,即对美的鉴赏。幼儿园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绿植区的花草,精心修饰而又不露痕迹的环境,以及教师对环境的肯定或有倾向性的评价,极易使幼儿获得愉悦感和不同的审美体验。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与教师的共同参与中可以发展独特的审美个性,并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审美环境,进而提高自身鉴赏美的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环境中的画作,了解其色彩搭配、构图等特点后,幼儿可自然借鉴其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3.促进幼儿对美的创造力

幼儿在环境创设中表现出来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即对美的创造。幼儿园营造的富有想象力的空间、留白的设置、有价值的环境元素,以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的策略等,均能激发幼儿对环境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更多地参与到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活动,体验快乐和美好。例如,幼儿园内的墙面、天花板、窗户、地面、门,户外的井盖、轮胎、废旧油桶等,凡是可看到和可触及的物品,都能成为幼儿创造的对象。

基于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价值,《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环境创设与利用的专业能力,并从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四项要求,同时强调幼儿教师要掌握环境创设的知识与对策。可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既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又是幼儿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是幼儿园工作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