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育,爱的力量

教育,爱的力量

【摘要】:“想家”是不变的主旋律,为了能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让自己提前进入了“妈妈”的角色。年轻的华老师虽然走上教育岗位才刚一年,但她已经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文章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初上三尺讲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华老师。毋庸置疑,华老师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的情感及爱的行为。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老师要像妈妈一样给学生充分的爱,使他们感受到上学的幸福快乐。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华莎莎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是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短暂的一年新教师生涯中,我在讲台上不断地上演着自己的教育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日的流逝而被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犹记得刚开学的那一天,一群可爱的孩子牵着爸爸妈妈走进教室,喊出第一声:“老师好!”我的心被融化了——这也许就是我想当老师的原因。寄宿制学校的第一周,注定是不能安稳的。“想家”是不变的主旋律,为了能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让自己提前进入了“妈妈”的角色。但在每天的傍晚,小朋友们的情绪就开始各种波动,一个传染给另一个,而我除了抱着安慰,别无他法。一个小朋友跟我说:“老师,当我看到外面小区灯亮的时候,我就开始想家了,我想回家!”是啊,忙碌了一天,谁不想回巢呢?晚上睡觉时,一个小男孩悄悄跑到我身边轻轻地告诉我说:“老师,我不想让你走,我想让你陪着我睡觉。”我笑着回应他:“那老师睡哪儿呢?这么小的床,我也没有被子。”他往里挪了挪位置,说:“你可以睡这里!”我摸着他的头说:“你快睡,我陪你!”之后的每一天他都会跑来找我,这种被信任的感觉真好!这时,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教学生们掌握知识,更是教导他们如何在人生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坚信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对加减乘除的认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上我坚持让学生多说,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在说的过程中可以暴露出很多不足。我常常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字、图形,让他们试着发现其中的规律。练的次数多了,在后来的学习中,小朋友看到对比的算式或者百数表时,会主动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规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小朋友已经有意识地去思考,即使有些规律说得不太对,但是他们会不自觉地从多方面去着手考虑,这无疑是很棒的!

对待那些动作慢、反应迟缓的学生,我曾心急如焚,但事实上是越催越适得其反。慢慢地,只要耐下心来,我发现他们其实都是懂的,只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思考。有时家长的帮助,也能弥补新教师在教学上的缺陷。有位妈妈在辅导孩子时,发现孩子只会机械地计算,对我课上讲的计算方法一点都不懂,连原始的掰手指方法都不会,更谈不上搞清计算的算理了。于是妈妈在家就重新辅导孩子,返校时我也及时与孩子沟通,个别指导,平时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确保孩子能跟上节奏。几周下来,孩子进步不少,不但作业速度快了,而且上课发言积极了,发言的声音也很响亮,整个人自信了不少。从这个孩子的身上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管自己向前冲,而不管学生身处何处。一定要手把手地把每个孩子都牵到知识的彼岸,让他们享受知识带来的喜悦!

三尺讲台虽小,但手捧师爱,明天更好。一年虽短,却也让我感悟颇多。作为老师,我们要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学习中的错误、失败、成功以及喜悦!用关心凝成温暖,用真心传递幸福,用时光铸就“爱可以改变一切”的金色长城

名师引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教育是爱的事业。年轻的华老师虽然走上教育岗位才刚一年,但她已经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她提前进入“妈妈”的角色,陪伴一年级寄宿生入睡;她主张自己的数学课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她与家长积极沟通,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计算方法……在文章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初上三尺讲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华老师。她满怀爱心,怀揣对教育理想的憧憬,在教海中启航

毋庸置疑,华老师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的情感及爱的行为。只是,爱的艺术更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去磨炼。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老师要像妈妈一样给学生充分的爱,使他们感受到上学的幸福快乐。但又不要忘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自控力比较差的孩子,除了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爱心与耐心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严与爱的尺度,那就是:严要严得有分寸,掌握严的契机,达到严的效果;爱要爱得有原则,掌握爱的技巧,见到爱的成效。

(点评专家:吴学军,宁波市大榭开发区小学语文名师,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教务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