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妈妈,老师打我!我的困境引发关注

妈妈,老师打我!我的困境引发关注

【摘要】: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金子贤忙完一天的工作,临睡前接到一位班主任的语音电话,电话那端有些迟疑,小心翼翼地询问我:“金老师,今天体育课上我们班小A同学又犯事儿了吗?”第二天早上,看着镜子里“熊猫眼”的我,内心仍然忐忑不安,整个人蔫了一般,仿佛是一个等待审判的罪犯。第二天,“熊猫眼”更加严重的我,陆陆续续遇到几个较为亲近的同事来询问我的情况。

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 金子贤

忙完一天的工作,临睡前接到一位班主任的语音电话,电话那端有些迟疑,小心翼翼地询问我:“金老师,今天体育课上我们班小A同学又犯事儿了吗?”我感觉到了事态不对,满心困惑:“没有啊,Z老师,今天我还表扬他了呢,他最近表现有很大进步哟!”我满嘴的夸赞之词。本来以为只是班主任向任课老师询问调皮学生的情况,可后面的话却让我失眠了整整一夜。班主任继续说:“今天晚上他妈妈打电话跟我说,小A被您体罚了,他被您拉到教室门口扇了4个嘴巴,有这回事吗?”当我听到这句话时,犹如晴天霹雳,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这个小朋友是有些调皮,是班级里的“小刺头”,所有任课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平时我对他是有过批评教育,但是我从未逾越“警戒线”。要知道,体罚是教师万万不得碰的高压线呀。我斩钉截铁地回答她:“我没有打过他,这个小孩子乱说。你让他妈妈来查监控吧。”我有点气愤,也有些委屈。我觉得自己的专业度遭到了质疑,我觉得我那颗热爱学生的心被一盆冷水浇得冰冰凉。明天校长、领导们应该也会知道吧,他们会怎么想我?会认为我体罚学生吗?就这样,我胡思乱想了一夜,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看着镜子里“熊猫眼”的我,内心仍然忐忑不安,整个人蔫了一般,仿佛是一个等待审判的罪犯。H校长在确认我没打孩子的情况后,说:“好的,这事情我们处理,你去吧。”就这样,我去上课了。然后,我看到校长带着班主任一个个地询问班级的学生,那场景、那感觉,就像是警察在询问目击证人一样,唯独我这边,没有人来询问我事情的具体情况。就这样,一天过去了,没有任何的结果,我就这样一直被晾在一边,事情的进展,我丝毫不得知。我有些郁闷,这样的事件也是大事件了吧,为什么我这个当事人不能参与调查呢?下班之后,我觉得很是憋屈,就去篮球场打球了。晚上八点半左右,C校长说他在学校等我,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的内心没有丝毫的紧张和害怕,不担心工作是否会被影响,不担心我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平静,是对我当时心情的最好描述。

见到校长后我再次说明自己没有对这个孩子动手,并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或一个比较公正的结果。校长说:“我们校方会客观、公正地处理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不是小事情,你也知道的,这是条警戒线。我们明天会再好好地查监控的。”当然,这一夜我还是没睡好。第二天,“熊猫眼”更加严重的我,陆陆续续遇到几个较为亲近的同事来询问我的情况。“听说……”基本都是以这种句式开头,我风轻云淡地回答道:“没事的,我没打他,你们知道的。”尽管表面很坦然,其实我内心无比焦虑。最终校长说:“学校是信任你的,从监控录像也能证明,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件,你有想过吗?”我等待着她继续说下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你一定要注意与孩子的肢体接触,有的时候你是关心或者是安慰她们,才伴随着一定的肢体接触,但是孩子不懂,他可能就以为你是在打他。还有,孩子和大人对于疼痛的感知也是不一样的。”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夜不能寐,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被宽恕的罪犯一般。那段时间的每节课,我看到孩子都有种莫名的恐惧,孩子们靠近我,我都会下意识地躲开。我害怕一个拥抱或者一次抚摸会被放大成体罚,没有人知道那段时间我是多么煎熬。我也有反思,没有把握好跟学生的安全距离,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言语让学生误会了,严格和严厉之间没有控制好分寸。现在的我已经从这件事走了出来,不管当时的事件到底是一个什么结果,我相信教学路上的碰壁一定能更好地督促、鞭策我们前进!

名师引领

作为老师,跟家长发生误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只不过成熟的老师会在事前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减少误会的发生,保护好自己,就算发生误会,也会及时跟家长沟通,解除误会。如果文中的金老师能在接到班主任电话的第一时间及时打电话给这个孩子的家长,清楚、诚恳地说明当时的情形,可能就不会那么被动。但是事实上,很多新老师,宁可自己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等待事情发展,都不去从症结上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老师的短板之一。因此,积极主动地跟家长沟通,也是新教师的必修课之一。比如,事前,不管什么学科的老师,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有点不妥,就可以跟家长沟通,说明自己的意图;事后,一旦发现家长有不理解的地方,也要立刻跟家长沟通,消除他们的误会。当然,平时,也可以多通过微信、校讯通等形式跟家长交流孩子在自己任教的学科的学习情况以及自己教学的一些意图,力争取得家长的信任。家校沟通,不仅仅只是班主任的事,任何学科教师都需要重视。在沟通的时候,不要告状,不要为自己申诉而更加激化矛盾,而是站在为了孩子发展的角度,诚恳、清晰地说明事实,没有错的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有错的要承认错误,有误会的尽量说开。做老师,不仅需要跟孩子沟通,还需要跟家长沟通,这也是老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点评专家:梁高英,宁波市象山县名师,象山县外国语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