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家校及时反馈,连心共力,周周的行为习惯自然慢慢地变好了。在此案例中,周周的约定是和老师、妈妈的约定,家校拧成一根绳,力往一处使,一起监督周周的行为,成效明显。周周从幼儿园孩子到小学生的角色变化经历了三个月的过渡期,如果没有家校连心,没有三方约定,这个过渡期也许会更长,会更艰难。......
2023-07-18
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小学 胡严寒
我们班有一个叫萱萱的女孩儿,她是个不太起眼的小姑娘,课上从不调皮,很少说话,似乎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一开始,我对这个小姑娘没什么很好的印象,因为她太沉默、太冷淡,各科老师普遍反映萱萱课上听讲效率太低,作业态度和质量极不理想,老师们很是头疼。在这种情况下,我几次找萱萱进行谈话,但都收效甚微,她依然我行我素。
在几次不成功的谈话后,我请来了萱萱的妈妈,就孩子的情况做了一次深谈。在这次谈话中,我了解到萱萱的父母已经离婚,孩子为此深受伤害,逐渐变得冷漠、内向。萱萱现在和妈妈一起住,但妈妈经常出差,孩子只能由姥姥、姥爷照顾。两位老人虽然很尽心,但慢慢地,孩子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在反省、自责之后,我们共同为萱萱制定了一套《家校协作计划》:
学校、班级方面:
1.成立班级互助小组,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同伴的帮助。
2.教师以谈心、聊天的方式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做她心灵上的朋友。
3.在半个月内,孩子将所有家庭作业完成后,才可回家。
家庭方面:
1.家长务必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
2.每天晚上,让孩子做小老师,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复述一遍。
3.督促孩子自行检查作业,家长发现错不直接告知。
4.看到孩子进步,一定大力表扬;看到孩子不足,一定委婉批评。
虽然签订了《家校协作计划》,但我的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唯恐伤害了这个心理本就很脆弱的孩子。然而,在一段时间后,这个冷漠、内向的小姑娘有了一定的变化:上课她总是积极举手发言,下课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作业总是干净、整洁并且按时完成……我每天都能看到萱萱的进步。
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萱萱的妈妈也因为孩子的转变兴奋不已。在期末游园的前几天,我去萱萱家做了一次短暂的家访。我看到萱萱为了这次游园活动,主动地看书、做题,有不会的内容,及时地向家长或者打电话向同学请教。她和妈妈交流一天学习生活时,会因为一道题争论不已……果不其然,萱萱游园成绩全部优秀。同学们为萱萱热烈鼓掌,看到萱萱因为喜悦和激动而涨红的脸,我的心中也感慨不已。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家校联系像纽带,像催化剂,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心相连了,情相融了。可以说,学校教育离不开家校的联系和沟通,两者相辅相成,学校教育固然万分重要,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
由此可见,当两种教育进行了科学的联合后,教育不再是难题,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也不再有困难。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把家校协同教育做深、做广。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走入孩子的家庭,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名师引领
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问题学生的转化更是让教育者感到棘手的事。本案例再一次证明了家校合力,必能使孩子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案例中像萱萱这样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内心深受伤害,又因监护人工作的繁忙,未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导致孩子在个性、学习态度上的转变,在当今社会上已成为一种常态。作者通过时间规定、监督作业、及时表扬、给家长布置任务等,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家校协作计划》。通过家校协作,共同帮助孩子改变与成长。整个案例叙述结构合理,脉络清晰。事件简单明了,措施得力,反思深刻,值得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借鉴。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师生之爱、父母之爱是家校合力教育的基础,也是促使孩子转变的良药,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文中萱萱的沉默、冷淡,实际上是一种缺爱的表现,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充满爱,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对症下药,才能点燃孩子心灵深处的火花,促使其奋发向上。
以爱铺路,家校合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点评专家:冯静叶,浙江省教坛新秀,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教师)
有关成为小学教师的文章
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家校及时反馈,连心共力,周周的行为习惯自然慢慢地变好了。在此案例中,周周的约定是和老师、妈妈的约定,家校拧成一根绳,力往一处使,一起监督周周的行为,成效明显。周周从幼儿园孩子到小学生的角色变化经历了三个月的过渡期,如果没有家校连心,没有三方约定,这个过渡期也许会更长,会更艰难。......
2023-07-18
20条钻石法则:好方法从好问题中来为了孩子,改变自己,任何时候都站在孩子的同一战线,告诉他:我爱你!为此,我整理自己多年来讲课的笔记,归纳了20个这方面的问题供家长们参考,我私下里称之为“钻石教育法则”:一则,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钻石,只不过可能需要耐心和带技巧地打磨,二则,钻石的美在于它完美的多面性,正如教育的多元性。......
2024-01-09
概言之,社会参与原则属于对未成年被告人的 “合力关爱”。通过对最高法院发布的63个典型案例的梳理,我们发现这一 “合力关爱” 体现为:合适成年人到场、心理疏导和法庭教育。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2023-08-09
小惠有一个 4岁的儿子。小惠立刻觉得,孩子绝不能和这样的人交朋友。经过儿子的解释和小惠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那孩子真的正在变得越来越积极乐观,越来越有礼貌。小惠后来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母有段时间吵架、打架很凶,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不过现在这一家人又和好如初了。据统计,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人际关系要占85%。只有给孩子充分的交际自由,孩子的交际能力才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2023-11-24
作为老师,甚至是作为家长,在孩子的表现距离自己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的时候,我们都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恨铁不成钢。可是,郑老师一个不经意的标点,让我真的恍然大悟:恨,铁不成钢。一个小小的逗号提醒着我们:恨,只会让铁不成钢。为此,我专门到网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了恨铁不成钢的解释:[解释]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2023-10-18
徐旭东实施小班教育已近两年,尽管人少,可班级中的潜能生也不可避免。今天我们所指的潜能生,是指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因身心的某些障碍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某方面的潜能的学生。在小班中,这些潜能生无疑得到了更多的机会。潜能生的直观表现是有差异性的。我以自己任教的班级为例,谈谈转变潜能生的一些做法。在班级中,这潜能生中,最多的莫过于贪玩懒惰型。......
2024-04-24
然而,9月过后,晶晶渐渐“凸显”出来了,其他小朋友都已慢慢适应了小学的课堂,慢慢融入了新的环境中。不过,晶晶会完成作业,只是时间问题。渐渐地,给我发消息的人除了晶晶妈妈外,又多了一个人,那就是晶晶自己。一次展示、一句表扬,给了晶晶信心,点亮了孩子的心灯。从此,孩子感受到了潘老师的关爱,还能和潘老师用英语交流了!......
2023-07-18
一开始小程非常不配合,以低头、逃跑等方式拒绝。案例主人公小程,他的不适应表现在明显还没有集体意识,不能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而小程的行为显然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规范一个孩子的行为,需要家校合力。缘于爱,她关注到了小程这种很多老师不管的学生;缘于爱,她不厌其烦、追根溯源,找寻小程同学掉队的原因;缘于爱,她寻求家校合作、恩威并施;缘于爱,她……......
2023-07-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