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陈老师睿智化解同学争执的座位事件

陈老师睿智化解同学争执的座位事件

【摘要】:小睿气不过,小毅不道歉,两个人争执不下,索性拉开桌子。说着,更多同学围了上来,当起了调解的“老娘舅”:“每次小毅有错的时候,你也有错啊,不是每次都是他的错。”小毅安静地听我说完,心事重重地跟我说,其实他道过歉了,还给小睿写了张纸条,不知道她看了没。小睿抿着嘴说,其实自己也有过错,这次原谅了小毅。陈老师面对小毅和小睿之间因“断笔风波”引发的要求换座位的事件,以自己的睿智巧妙化解了同学间的矛盾。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陈可为

小毅和小睿同桌已经好几年了。小毅是个腼腆正直的男孩,小睿是个机灵活泼的女孩。两个人都是田径队的队员。他俩一个成绩中等,一个中等偏上,性格互补,学习上能互相促进。他们经常因为小事发生矛盾,小仙女的脾气总是来得很快,常坐在座位上哭鼻子。每次一吵架,她都流着眼泪风风火火跑来跟我说:“陈老师,我要换同桌,这次我真的不能忍了!”

一天快放学的时候,小睿因为一根笔芯的事和小毅闹掰了。原来是小睿把一根笔芯送给邻桌的瑶瑶,小毅把这根笔芯弄断了。小睿气不过,小毅不道歉,两个人争执不下,索性拉开桌子。这样一来,教室里的走道被挡住了……班干部见状,赶紧来找我求助,担心再这样下去,班级放学的通道都会被堵住了!我走进教室一瞧,俩人正吵得不可开交:

“那支笔芯是我送给瑶瑶的,你为什么要弄坏?!”

“送给别人了就不是你的东西了,我弄坏了又关你什么事!”

“可是那是我送给瑶瑶的!”小睿瘪着嘴,红着脸颊,吼完这一嗓子之后,眼里原本噙着的泪水串成珠儿,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见此情形,我当起了“和事佬”,立马劝了劝。可小睿大概是往事涌上心头,委屈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说要换同桌。

边上的同学见了,纷纷提醒我:“之前和小睿同桌的男孩,一个个都被她欺负怕了。”说着,更多同学围了上来,当起了调解的“老娘舅”:“每次小毅有错的时候,你也有错啊,不是每次都是他的错。”“不要老是掉眼泪,眼泪能解决啥问题?”“大家都是同学,不要老是闹别扭行不行?”……

我就事论事,把该讲的道理讲完,最后说:“想换就换呗,明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大课间给你们换。晚上你们回去还能再想想。明天好好珍惜最后做同桌的两节课吧。”边上的同学明显不太理解我的这个决定,张大了嘴巴表示震惊。而刚刚还风雨大作的小睿和一直默不作声的小毅不约而同地咬了咬嘴唇,点了点头。

带队到门口,我还是留下小毅念叨了几句:“老师知道小睿脾气是大些,但男孩有时也可以多让让女孩……”小毅安静地听我说完,心事重重地跟我说,其实他道过歉了,还给小睿写了张纸条,不知道她看了没。

第二天早上,我一来学校,就把两人叫到跟前问:“还想换座吗?想换给你们换。”小睿抿着嘴说,其实自己也有过错,这次原谅了小毅。她心平气和、面带微笑的样子很可爱,和昨天那只戾气很重的“暴走红眼兔”截然不同,简直像只温顺的小猫。

座位可以让老师给你们换,但是人生中遇到事情了还得自己解决呀。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长眼中的宝,受不得一点点委屈。遇到困难,父母第一时间就会出面解决,更有甚者会教孩子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错误方式去解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有问题找家长的习惯,对家长产生依赖,有很多孩子长大后依然没有独立自主处理问题的经验,甚至还会逃避问题。

在本案例中,我们能感受到,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缺少与同学沟通的能力与控制情绪的能力。男生不善于表达,女生脾气不好,这两个都是不好的习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接触他人、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社会是个万花筒,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沟通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而会控制情绪的人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作为老师,不应该亲力亲为地帮孩子处理各类问题,而是应该引导孩子们,让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自己去处理遇到的难题,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那遇到委屈或者生气的事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怎么样的呢?我觉得首先可以找一个信任的人倾诉一下,宣泄情绪,老师和家长就是很好的选择,有些话闷在心里不吐不快,说出来也许就没那么生气了,而家长和老师应该甘当倾听者,给予孩子真心的安慰、必要的帮助和正面的鼓励;其次,可以多想一想开心的事,多唱一唱喜欢的歌,多读一读有趣的书,多看一看窗外的风景,“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可以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接着可以去操场或者公园走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最后,等心情平复了,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遇事心平气和,礼让三分,用合适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别人道歉了,能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

名师引领

班级中的每一对同桌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当小矛盾、小摩擦发生的时候,同桌之间应该如何处理?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家长应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和同桌相处?陈老师面对小毅和小睿之间因“断笔风波”引发的要求换座位的事件,以自己的睿智巧妙化解了同学间的矛盾。陈老师的这个小故事至少带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1.面对班级风波,班主任要先倾听,而不是马上主观臆断。

2.对于高段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发展面对问题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3.面对同学间的矛盾时,教师可以尝试适度延迟处理的方式,让学生先冷静下来,引导学生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自己来解决。

其实,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对于学生,每一次同学间的矛盾都是成长的经历;对于老师,化解学生间的矛盾都是班主任成长的经历。这一期间,我们需要用心、用情、用智慧……那么一切矛盾都可以转化成我们的财富。

(点评专家:陈元隆,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