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组件交接状态确定原则:包括装配孔、定位孔、导孔、余量的选用原则。新标准的贯彻原则。......
2023-07-18
(1)一般原则
①制定装配协调方案应侧重装配过程和协调互换中的关键环节。
②制订协调方案,既要考虑装配过程中各环节的协调,又要考虑装配、冲压、机械加工等各环节之间的协调。
③利用工厂现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成熟的工艺方法,在充分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加以采用。对已生产机种的某些工艺薄弱环节,在制定新机装配协调方案时应予以改进。
④既要考虑工艺的继承性,又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保证互换协调方法,逐步扩大CAGD/CAM 技术在互换协调中的应用。
⑤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和误差计算,采用最佳装配协调方案。
(2)研制、试制阶段制定装配协调方案的原则
①合理减少装配单元,采用相对集中的装配原则,以压缩工装的品种、数量,减少装配协调环节。
②协调部位尽可能地采用配装和各种补偿来达到协调。
③广泛采用装配孔、定位孔的定位方法,充分利用工艺余量。导孔除确有把握外,应尽量少取。
④选用的工装及其结构,应考虑批生产时的继承性,大型工装尤为重要。
⑤必不可少的保证协调和互换的标准工装必须选齐,对已选定的标准工装应结构完整、功能完备并能满足批生产时的要求。
(3)批生产阶段装配协调方案制定原则
①根据产量、批量要求划小装配单元,以扩大工作面,提高装配机械化程度,缩短大型型架的架内装配周期。
②完善协调方案,提高零件及装配过程中的协调准确度,减少装配过程中的修配工作量。
③完善定位方法,减少划线定位工作。
④充分利用钻模、钻孔样板或导孔确定紧固件的孔位,提高生产效率。
⑤完善、补充重要零件的检验验收工艺装备,增加部件装配过程中必要的检验台、对合台、水平测量台等检验、配套工装,以稳定产品的质量。
⑥补充标准工装品种,达到全机标准工装系统的完整、协调、成套,满足全机互换协调和标准工装的返修、复制要求。
2.装配协调方案制订的步骤
①选取工艺分离面,划分装配单元。
②根据确定的装配单元及不能构成装配单元的组件,绘制指令性装配顺序图表。
③对每一装配单元中的主要零组件确定其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法。
④根据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确定参与装配的主要零部组件的交付技术状态。
⑤根据装配过程中对主要部组件的技术状态要求,安排装配过程中的主要工序。
⑥根据装配单元和主要装配工序的需要,提出主要装配工艺装备目录。
⑦根据选取的分离面、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法等条件确定协调部位及需要协调的零件。
⑧对每个协调部位及需要协调的零件确定其协调方法。
⑨按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零件协调、标准工装之间的协调等因素,确定协调依据的技术要求。
⑩提出所需标准工装目录。
有关飞机装配工艺学的文章
装配协调方案的内容包括结构介绍、装配方案、协调方案三部分。图6-2装配顺序图表格式主要零件、组件、分部件的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①装配基准的选择:确定以骨架为基准或以蒙皮为基准的装配。②零组件、分部件、部件协调互换部位的余量大小及容差。③采用数值量协调方法的范围、协调内容及与模拟量传递协调方法的衔接关系。④标准实样的协调内容及取制条件。③零件在检验工装内的定位基准、检查部位、检查方法及检验容差。......
2023-07-18
装配式建筑的根本特征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从建筑设计角度看,体现为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方法。装配式建筑的层高设计应按照建筑模数协调的要求,采用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n M的设计方法实现结构构件、建筑部品之间的模数协调。......
2023-08-23
表3-11带传送机构安装续表分拣单元的安装首先要考虑分拣单元的安装尺寸,如图3-39所示。表3-12分拣单元的具体安装步骤3.安装注意事项皮带托板与传送带两侧板的固定位置应调整好,以免皮带安装后凹入侧板表面,造成推料被卡住。......
2023-06-15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确保政策之间的连续性、协调性和一致性。与国际组织的共同理念接轨的原则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早已认识到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原则、指南和法律法规。这些原则无一例外地强调政府和公共领域的科学数据的低成本、无限制、平等的获取和共享,为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提供了可参考的原则和规范。......
2023-11-22
本实训环节要件较多,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图4-2的爆炸图部分的提示互相讨论建立装配模型;部分同学可参考基本装配约束的操作步骤互相讨论模仿学习建立数字模型。图4-208下盖的装配集3.上盖的装配再次点击(装配)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名称为的零件文件,点击。......
2023-06-22
为了避免普惠政策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冲击,消减利益导向政策的导向作用,防止政出多门,分散无序、多头管理,职责交叉、条块分割的现象,必须建立健全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决策协调机制。......
2023-07-30
对于市县制定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学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施。基于此,学校应在国家教育方针和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政策的指导下,细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结合学校实际编制出校本化的学生评价方案。真实性评价是美国学生评价的主导理念。编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必须立足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文化和当地民俗风情,挖掘本土特色资源。......
2023-07-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