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装配协调方案的优化措施

装配协调方案的优化措施

【摘要】:装配协调方案的内容包括结构介绍、装配方案、协调方案三部分。图6-2装配顺序图表格式主要零件、组件、分部件的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①装配基准的选择:确定以骨架为基准或以蒙皮为基准的装配。②零组件、分部件、部件协调互换部位的余量大小及容差。③采用数值量协调方法的范围、协调内容及与模拟量传递协调方法的衔接关系。④标准实样的协调内容及取制条件。③零件在检验工装内的定位基准、检查部位、检查方法及检验容差。

装配协调方案的内容包括结构介绍、装配方案、协调方案三部分。一般以部件为单元编写,也可以分部件(又称段件)为单元。对于改动量不大的改进、改型机,可以整机为单元编写。

1.结构概况介绍

①部件外廓尺寸:例如,机身的长、宽、高,机翼的翼展、最大厚度、最大弦长等。

②结构件布置:例如,部件的结构形式,框、肋、梁、门、盖的布置等。

③部件对接分离面的构造、连接形式、对接技术要求,必要时画出对接面结构示意图

2.装配方案

(1)装配单元划分

①工艺分离面的选取位置;

②装配单元目录:包括装配单元名称、图号、数量;

③部件划分出的装配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指令性装配顺序图表

重点表示装配过程中各装配单元、不构成装配单元的设计组件(即散装进入总装)逐级进入总装或进入架外装配的先后顺序。

装配顺序图表自下而上表示组件装配—架内装配—架外装配—部件的装配过程。平级的装配顺序从左至右排列。方框内横线上为工作内容,横线下为产品图号。装配顺序图表的格式如图6-2所示。

图6-2 装配顺序图表格式

(3)主要零件、组件、分部件的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法

①装配基准的选择:确定以骨架为基准或以蒙皮为基准的装配。

②定位基准的选择:以协调、互换及装配准确度考虑,确定主要零件进入组件、分部件、部件装配时的定位基准;主要组件、分部件进入部件装配时的定位基准以及分部件进入部件装配时的定位基准。指出主要定位基准、辅助定位基准及重要基准定位件的公差带和补偿间隙。

③定位方法的选择:确定装配元件定位基准的定位方法,如划线、装配孔、基准零件、工装定位件等。

(4)主要工序的内容、安排和要求

①确定主要装配工序:如精加工、外形检查、水平测量点标制、重要对接接头的检查、部件水平测量、分部件对接等。

②主要工序的安排。

③主要工序的内容及完成顺序。

④主要工序的工艺容差、检测方法和工具设备。

(5)零组件、分部件、部件的交付技术状态

①零件的配套交付要求。

②零组件、分部件、部件协调互换部位的余量大小及容差。

③重要部位在移交或下架前的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检验所需的设备及检验容差。

④各种检查、试验工序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⑤组件、分部件、部件完成状态和需要明确的工艺分工。

⑥其他需要明确的技术状态。

(6)主要装配工艺装备目录

目录应包括装配型架、精加工型架、对合型架、检验台、试验台及主要的铆接夹具等较大型工装。目录栏目有产品图号、工装名称和工装数量等。

3.协调方案

(1)互换协调部位及协调方法

①互换协调部位包括:设计分离面,互换件与基准件的互换部位,协调关系复杂的工艺分离面,多台型架重复定位的同一接头或型面,复杂理论外形部位,装配工装与零件工装需要统一协调依据的部位,采用数值量协调的部位等。

②协调内容:明确协调要素、协调容差及协调控制环节。

③协调方法:即达到协调的手段,包括使用标准工装协调、标准实样协调、利用设计补偿与工艺补偿协调,或采用数值量协调。

(2)协调依据的技术要求

①所选标准工装的名称、结构功能、用途、特殊容差要求。

②标准工装的制造依据及标准工装之间协调关系(协调制造或对合检查),对合检查时的对合基准、协调检查内容及协调容差。

③采用数值量协调方法的范围、协调内容及与模拟量传递协调方法的衔接关系。

④标准实样的协调内容及取制条件。

(3)重要协调关系零件的指令性状态要求

①零件的协调控制部位。

②零件检验工艺装备(或制造检验工艺装备)的协调制造依据。

③零件在检验工装内的定位基准、检查部位、检查方法及检验容差。

(4)标准工艺装备目录

标准工艺装备目录包括保证协调的主要标准工艺装备,目录栏目包括:产品图号、标准工装名称和工装数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