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配方、原料档案查询 了解食品产品的配方配比、原辅料状况、加工工艺等内容。查阅、准备产品研制过程中,有关加工工艺对食品营养成分影响的相关资料。根据原料预算产品营养成分 根据产品的原辅料名称和来源,查询食物成分表、辅料添加剂的说明书,初步计算和评估本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程序1:了解产品分析计划仔细阅读产品的分析计划,核对食品产品的原辅料和生产环节的信息,确定抽检样品来自不同批次的终样品。......
2023-10-1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食盐)、胆固醇的摄入较高。为指导和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身体健康,2011年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一、定义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是消费者最简单、最直接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也是均衡膳食,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基础性内容。
二、目的
1.指导消费者平衡膳食 当前我国居民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这些与每日的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营养信息将有效预防和减少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
2.满足消费者知情权 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食品营养标签作为选购食品的重要参考和比较依据,食品营养标签也有助于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
3.促进食品贸易 规范我国食品企业的正确标注,促进我国食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我国食品企业开展国际食品贸易。
三、内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对预包装食品营养的基本要求、标示内容、表达方式以及豁免强制标示等进行了规定。
(一)基本要求
(1)标示的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
(2)应使用中文。
(3)以一个“方框表”的形式表示。
(4)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应以具体数值标示。
(5)营养标签的格式应符合要求。
(6)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应有营养标签。
(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强制标示内容
(1)能量、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2)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3)营养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4)使用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三)营养成分的表达方式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应以每100克(g)和(或)每100毫升(mL)和(或)每份食品可食部分中的具体数值来标示。在产品保质期内,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允许误差范围为①维生素A和维生素D要求为80%~180%标示值;②食品中的能量以及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胆固醇,钠,糖(除外乳糖)要求小于等于120%标示值;③食品的蛋白质,多不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糖(仅限乳糖),总的、可溶性或不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单体,维生素(不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A),矿物质(不包括钠),强化的其他营养成分要求大于等于80%标示值。
(四)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2)酒精含量≥0.5%的饮料酒类。
(3)包装总表面积≤100 cm2或最大表面面积≤20 cm2的食品。
(4)现制现售的食品。
(5)包装的饮用水。
(6)每日食用量≤10 g或10 m的预包装食品。
(7)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示例见图5-1。
图5-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示例
四、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与营养立法
(一)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营养立法的必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卫生部就临床营养工作下发文件《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意见》,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管理条例》,对营养调查、国民营养改善及营养管理机构等做出了规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该条例未被采纳执行。1997年为落实《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卫生部拟起草和制定我国的《营养师法》。2001年中国营养学会组织营养专家再次调研和论证营养立法工作;2002年全国人大和政协开始呼吁营养立法的提案;2004年3月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负责我国营养立法的起草工作。
(二)营养立法起草的进展
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历时两年,完成了《营养条例的草案及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工作文件汇编》等立法文件。其中包括立法背景、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营养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与发展趋势、营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营养相关疾病负担和需求、国内外营养相关法律、法规条款的比较研究等内容。
为促进营养立法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中国营养学会受卫生部委托起草了部颁规章《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0年8月12日发布,该办法已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
《办法》包含七章共三十六条,对营养改善的定义、营养改善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进行了规定;同时对营养监测、营养教育、营养指导、营养干预和奖励营养改善先进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孙 艳)
有关营养与膳食的文章
产品配方、原料档案查询 了解食品产品的配方配比、原辅料状况、加工工艺等内容。查阅、准备产品研制过程中,有关加工工艺对食品营养成分影响的相关资料。根据原料预算产品营养成分 根据产品的原辅料名称和来源,查询食物成分表、辅料添加剂的说明书,初步计算和评估本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程序1:了解产品分析计划仔细阅读产品的分析计划,核对食品产品的原辅料和生产环节的信息,确定抽检样品来自不同批次的终样品。......
2023-10-11
这些物质会对食物的营养价值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当通过适当的加工烹调使之失活。3.1.2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指标各类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主要从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营养素的质量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对某食物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时,应先对其所含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含量。......
2023-12-05
食品营养与卫生包括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两部分。1.1.2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研究内容及任务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营养、营养与疾病、社区营养等;食品卫生学主要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2023-12-05
1.2.1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1)现代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紧密相连。1913年前后,首次出现我国自己的食物营养成分分析和一些人群的营养状况调查报告,刊载营养论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27年。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2023-12-05
阅读《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用于预包装食品的术语、相关规定、基本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和非强制标示内容。非强制性标示内容包括批号、食用方法、能量和营养素。......
2023-10-11
食物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及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一种食物如果富含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且易被消化、吸收、利用,那么这种食物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食物的营养价值是相对的。即使是同一种食物,由于其品种、部位、产地和烹调加工方法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食物营养价值评价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指标进行评价。营养素密度是指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占推荐参考摄入量的比。......
2023-10-11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原则是使患者达到能量负平衡,以促进脂肪分解,并能维持正常的体重,使各项生理指标趋于正常。控制肥胖的总原则是达到能量的负平衡,促进脂肪分解,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以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和控制能量摄入是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基本措施,但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类患者在其他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因肥胖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所以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10-11
糖尿病营养防治的目的是使患者恢复并能维持正常的血糖、尿糖和血脂等水平,以保护胰腺功能,并维持理想体重,从而达到控制病情及防治各种并发症的目的。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糖尿病患者尿量较多,糖异生旺盛,致使B族维生素丢失,消耗增加,应注意补充。......
2023-1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