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老年人营养需求与补给注意事项

老年人营养需求与补给注意事项

【摘要】:但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肾脏负荷。(五)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对于老年人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为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肠胃蠕动缓慢,老年人便秘的发病率增高。硒与心肌代谢有关,缺硒会引起心肌损害及使某些肿瘤发病率增加,老年人对硒的补给问题不容忽视。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由于期望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几乎在每一个国家中,60岁以上人口比例的增长速度比任何其他年龄组都要快。人口老龄化显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巨大成就,但也对社会提出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行动能力,是每个快速老龄化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营养因素作为老年人健康生存的物质基础,与健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当前,我国与老年人相关的营养机制和策略体系依然有待完善,老年人依然面临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双重负担,人群营养知识和素质水平较低,与营养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营养与健康领域的挑战依然巨大。

一、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出现了一系列的改变:代谢功能降低,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尤其是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基础代谢率降低,老年人体内的瘦体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嗅觉和味觉迟钝影响食欲,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和吸收功能有所减弱;体成分改变,细胞数量下降,肌肉萎缩、器官减少,功能下降;身体水分减少,影响体温调节,老年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适应能力降低;骨组织矿物质减少,骨质密度降低,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器官功能改变,肝肾功能降低,致使消化功能降低,维生素D的利用率降低;胰腺功能降低,老年人耐糖量降低;免疫组织减少,免疫细胞数量下降,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心率减慢,血管硬化,容易患高血压;心理问题,老年人丧偶、空巢、退休等造成心理上的寂寞孤单,影响食欲;另外,中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变化,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情绪不稳定,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绝经后期生理,雌激素的下降最直接地导致骨质代谢发生变化,导致女性骨质疏松症和冠心病的发生状况比男性更严重。

二、营养需求

(一)能量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组织细胞逐渐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体力活动减少以及体脂肪增多和去脂组织减少等,老年人对能量的消耗也随之减少。因此,需适当降低每日膳食中总能量的摄入量,以免过剩的能量转变成脂肪堆积于体内而引起肥胖。能量的摄入量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60岁以后应较18~49岁的成年人减少20%。老年人减少能量的摄入,主要是要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二)蛋白质

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减弱,摄入蛋白质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在人体衰老过程中,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超过了合成代谢,当膳食中蛋白质不足时,老年人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老年人应保证足量的蛋白质供应。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RNI)为65 g/d(男)及55 g/d(女)。其中要求有1/3~1/2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类和大豆制品。但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肾脏负荷。

(三)脂肪

老年人由于胆汁酸分泌减少,酯酶活性降低,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由于体内脂肪分解排泄迟缓,血浆脂质升高,因而老年人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特别要限制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SFA)的动物性脂肪及肝、脑、蛋黄等的摄入。

(四)碳水化合物

老年人胰岛素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糖耐量低,故有血糖升高的趋势,糖过多易发生糖尿病及诱发糖源性高脂血症。所以,老年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5%~65%为宜。老年人应控制糖果、精制甜点心摄入量,可食用一些含果糖多的食物,如各种水果、蜂蜜等。

(五)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对于老年人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为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肠胃蠕动缓慢,老年人便秘的发病率增高。适量的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有效防治老年性便秘。同时膳食纤维还有防治高血脂、结肠癌以及降血糖等功效。因此,老年人的膳食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在每日膳食中应安排一定数量的粗粮、蔬菜及水果。

(六)矿物质

1.钙 老年人常因胃酸分泌减少、胃肠功能减退,使钙的吸收减少,加上体内代谢过程中对钙的储存及利用能力下降,常发生负钙平衡状况。随着年龄增长,常发生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每日膳食应注意摄入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并且经常晒太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老年人膳食钙的AI为1000 mg/d。

2.铁 缺铁是世界性的老年营养问题,这是因为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老年人应多摄入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动物血、瘦肉、鱼类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老年人膳食铁的AI为12 mg/d。

3.其他矿物质 老年人缺锌时可致味觉失灵,严重时可使心肌梗死、慢性肾炎等发病率增高,故老年人应注意膳食锌的补充。铬是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故老年人应注意膳食铬的补充。硒与心肌代谢有关,缺硒会引起心肌损害及使某些肿瘤发病率增加,老年人对硒的补给问题不容忽视。

(七)维生素

1.维生素A 维生素A能维护上皮组织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具有抗癌作用,对于老年人保持健康十分重要。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也富含胆固醇,因此可选择一些含有胡萝卜素的绿色蔬菜或营养补充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老年人维生素A的RNI为800 μgRE/d。

2.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倡老年人适当增加户外光照时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老年人维生素D的RNI为10 μg/d。

3.维生素E 维生素E是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稳定生物膜结构,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维生素E还可降低血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我国规定老年人维生素E每日供给量标准为12 mg,各种植物油是其良好的来源。

4.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促进铁的吸收,参与脂肪代谢调节等功能,对于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和防治疾病十分重要,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膳食维生素C供给量为130 mg,故应经常进食足量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其他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也需要适当补充。

三、常见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

(一)营养问题

1.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缺乏是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老年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比男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绝经后10年内骨流失速度最快。营养因素对骨质疏松症也有一定的影响,低钙摄入、维生素D摄入不足、营养不足或蛋白质摄入过多、高磷及高钠饮食、大量饮酒、过量咖啡因摄入等均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2.高血压、高血脂与冠心病 老年人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与冠心病。妇女绝经后高血压发生率高于男性;冠心病是50岁以上妇女首要死因,女性心脏性猝死率为男性的1/3,而心肌梗死病死率高于男性。与冠心病有关的营养因素包括能量、饱和脂肪摄入过高所导致的肥胖,以及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二)合理营养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它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以便于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参照执行。

(1)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丰富的膳食纤维,能调节血糖,预防便秘、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应有意识地多选择一些粗杂粮,做到粗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预防慢性病。建议老年人每天能吃到100 g粗粮或者全谷类食物。老年人由于消化器官功能和咀嚼能力下降,因此食物要松软,易于消化吸收。食物要尽量切碎煮烂,肉做成肉糜,蔬菜用嫩叶、嫩茎;掌握烹调温度,避免食物过冷过热;烹调方式以烧、炖、蒸、煮为主,应避免油腻、腌渍、煎、炸。

(2)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健康的进食心态和愉快的摄食过程。老年人应尽量与家人在一起进餐。家庭和社会应从各个方面保证老年人饮食丰富、进餐环境舒适、心情愉悦。

(3)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老年人可能因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原因导致食欲减退,能量摄入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禁不起疾病消耗,且容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老年人应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增加营养,少量多餐,适当选用强化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等措施,及时治疗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脑血管疾病等,定期监测体重。

(4)老年人容易发生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比较常见。防止贫血要增加主食和各种副食品,保证能量、铁、维生素B12叶酸的供给;调整膳食结构,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肝脏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和叶酸,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合成;饭前1 h不宜喝浓茶、咖啡;选用含铁的强化食物,如强化铁酱油、强化铁面粉等制品;适当使用膳食补充剂,如铁、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到医院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5)多去户外运动,维持健康体重。老年人宜坚持每天运动,并注意多做户外运动,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促进健康。WHO推荐户外运动最适宜时间是9~10点或16~20点,夏季上午可提前半小时,晚上可延后半小时,清晨或有雾的天气最好不进行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时间至少半小时,最好1 h,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以轻微出汗、自我感觉舒适为度。

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是一种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模式,它极大限度地提供了我国老年人群膳食中易缺乏的营养素,对改善老年人群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膳食有关的疾病具有长远的意义。应用平衡膳食宝塔需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才能充分体现预防相关慢性病、促进健康、延缓衰老的重大促进作用。

(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