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被破坏,后者在紫外光下可呈现蓝色荧光,利用这一特性可对维生素B1进行检测及定量。因此维生素B1缺乏时,糖在组织内的氧化受到影响。维生素B3维生素B3 ,又称为烟酸,是B族维生素中人体需要量最多者。维生素B12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用于红细胞的形成。......
2024-01-27
儿童包括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学龄前儿童是3~6岁的儿童,与婴幼儿相比,学龄前儿童的生长速度减慢,各器官持续发育并逐渐成熟,学龄前儿童营养的关键是供给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和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膳食模式;学龄儿童一般指小学阶段6~12岁的儿童,此期儿童的生长发育逐渐平稳,但后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且学习紧张、体力活动增加,故应格外注意学龄儿童的营养。
一、儿童的生理特点
(一)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 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增长,每年身高增长5~7 cm,体重约增长2 kg。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2.消化功能发育 学龄前儿童的牙齿已出齐,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年人的40%,对固体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能力仍有限。
3.神经系统发育 学龄前儿童脑细胞体积增大和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在进行,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加快。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分散,不能专心进餐,但模仿能力强,家庭成员应有良好的膳食习惯,为其树立良好榜样。
(二)学龄儿童的生理特点
学龄儿童活泼好动,肌肉系统发育特别快,对能量、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发育是不平衡的,需要统一协调。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任何一种因素作用于机体,都可影响到多个系统,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但能促进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也可促进呼吸、心血管和神经的发育。
二、儿童的营养需要
(一)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代谢较旺盛,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相对比成年人高。尤其是能量、蛋白质、脂类、钙、锌和铁等营养素。但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限制了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每日能量的摄入量为:学龄前儿童为5.4~7.1 kJ,男童高于女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学龄前儿童为45~55 g,其中至少一半为优质蛋白质;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为30%~35%。学龄前儿童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类,其供能比为50%~60%,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应避免摄入过多甜食。
为满足学龄前儿童的牙齿和骨骼生长,考虑到钙的吸收率为35%左右等情况,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钙的摄入量为800 mg;每日铁的摄入量为12 mg;每日锌的摄入量为12 mg;每日碘的摄入量为90 μg;每日维生素A的摄入量为400~600μgRE;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10μg;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的摄入量分别为0.6~0.7 mg、0.6~0.7 mg和6~7 mg。
(二)学龄儿童的营养需要
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快,基础代谢率高,体力和脑力活动量大,使其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较多,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后期随生长加速增加显著。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儿童每日推荐摄入量为能量6.67~10.04 MJ;蛋白质55~75g;钙、铁、锌、维生素A分别为800~1000 mg、12~18 mg、12~18 mg、500~700 μgRE。
三、儿童的常见营养问题及合理膳食
(一)学龄前儿童的常见营养问题及合理膳食
1.营养问题 目前,学龄前儿童严重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症已少见。但因铁缺乏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偻病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重点防治的儿科疾病,另外锌缺乏症也较多见。《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城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城市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
2.合理膳食
(1)多样食物合理搭配:学龄前儿童的食物种类与成年人相似,在食物搭配时要注意种类齐全、粗细搭配、营养全面。
(2)专门烹调,易于消化:学龄前儿童咀嚼和消化能力仍低于成年人,他们不能进食一般家庭膳食和成人膳食,此外,家庭膳食中的过多调味品,也不宜儿童食用。因此食物要专门制作,并且还要注意食物品种应丰富、形状新颖、色美味香,以增加食欲。
(3)制定合理膳食制度:学龄前儿童胃的容量小,肝脏中糖原储存量少,又活泼好动,容易饿,应适当增加餐次以适应学龄前儿童的消化能力。因此,以一日“三餐两点”制为宜。各餐营养素和能量适宜分配,早、中、晚正餐之间加适量点心。保证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胃肠道过多的负担。
(4)重视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对于增强体质,预防和控制肥胖有重要作用。
(二)学龄儿童的常见营养问题及合理膳食
1.营养问题 学龄儿童的主要时间在学校度过,学习任务较重,体力活动增加,如饮食不科学则影响营养状况。我国学龄儿童普遍存在铁、锌、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另外,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也增高,而超重和肥胖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将成为影响国民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2.合理膳食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2)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5)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 min,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梁 霓)
有关营养与膳食的文章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被破坏,后者在紫外光下可呈现蓝色荧光,利用这一特性可对维生素B1进行检测及定量。因此维生素B1缺乏时,糖在组织内的氧化受到影响。维生素B3维生素B3 ,又称为烟酸,是B族维生素中人体需要量最多者。维生素B12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用于红细胞的形成。......
2024-01-27
(二)铁缺乏铁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被WHO、UNICEF确定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病之一,亦是我国主要公共营养问题。严重缺铁性贫血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易发生左心心力衰竭。婴儿、儿童、孕妇和育龄妇女是锌缺乏的高发病人群。孕期严重锌缺乏可使胚胎发育畸形,胎儿出生后锌缺乏可导致侏儒症。因此,锌缺乏病患者一般面色苍白,具有明显贫血面貌。......
2023-07-15
维生素A缺乏症常见于营养不良以及长期腹泻的婴幼儿。如果经诊断属于维生素A缺乏的婴幼儿,需要每天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A。对于维生素A缺乏婴幼儿,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补充,正规治疗不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因此,在纠正维生素A营养不良的同时,还应纠正其他营养素不良的问题。本章回顾本章主要阐述了婴幼儿常见五种营养疾病包括佝偻病、营养不良、小儿肥胖、贫血、维生素A缺乏症。......
2023-07-04
观察被检查者的体型,看是否患有佝偻病体征;主要检查牙齿和骨骼,看发育是否正常。询问骨折、摔伤等相关情况,询问维生素D、钙补充剂情况,询问是否晒太阳等。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补充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增加室外活动等方法进行治疗。......
2023-10-11
由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易出现干眼病,故又称为抗干眼醇。其中有些类胡萝卜素具有与维生素A1相同的环结构,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故称为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含有两个维生素A1的环结构,转换率最高。动物的肝脏为储存维生素 A的主要场所。缺乏维生素A,会使上皮细胞的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干燥粗糙,失去光泽。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肠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损害,维生素A还可明目。......
2024-01-27
轻度维生素A缺乏时,仅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而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又称为“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以动物肝脏含量为最多。如有腹泻等疾病影响吸收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A,每日1次,剂量同上,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
2023-12-04
LC-MS/MS检测器可满足这方面的测试要求。测试步骤①标准液的配制:分别称取20 mg维生素D2、维生素D3和维生素K1标准品,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入约60 mL乙醇,待所有的标准品溶解后,加入乙醇至刻度,摇匀待用。再进一步稀释5倍、25倍和125倍,得到大约200 ppb、40 ppb和8 ppb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K1,以及100 ppb、20 ppb和4 ppb的维生素K2标准溶液。......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