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纳休闲服务引入我国,对提升和完善特殊群体的公共服务保障,进而保持社会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性,保障社会公平性等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国民的闲暇时间内,不同群体都能公平享有社会资源,融入社会各个角落,是全纳休闲的宗旨和目标。全纳休闲观的引入和构建休闲社会符合文明发展趋势,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将对我国在世界上树立国际强国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07-17
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特殊群体的休闲生活始于21世纪初,一是哲学视角下平等休闲观的提出,朱菁菁和徐炎章[58]、可妍[59]等最早提出应当在休闲服务中给予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特别关注,从外在环境和自身因素两方面改善弱势群体的休闲生活,消除偏见和歧视,体现人文关怀。二是以社会学、教育学视角下的城市残障人士的休闲现状研究,张哲乐[60]、别江侠[61]分别运用社会学冲突理论和社会排斥观点关注无障碍建设和社会排斥因素对残障人士休闲生活的影响,此外,李群力[62]、付善民[43]、肖昕茹[63]、李果[64]、汪丽娟[65]、陈文力[66]、刘文璐[67]、宋湘勤[68]、王凌瑾[69]等学者分别以特教学校学生、听障者、视障者等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休闲空间、娱乐方式、休闲教育等开展了深入研究。三是体育学和跨文化视角下对国外残障人士休闲权利保障和措施的介绍,唐征宇介绍了美国全纳娱乐,提倡残障人士与健全人娱乐活动的双向融合[70];刘洋基于社会融合观点分析了欧美残疾人体育立法特征[71];郭叶基于残障人士康复介绍了美国治疗游憩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美国支持治疗游憩的相关法律与公共服务[72]。
从相关研究回顾来看,虽然国内社会、公众和学者开始重视无障碍休闲环境建设,但国外已有丰富实践的全纳休闲服务和研究在国内尚未兴起,涉及纳入残障人士,为其提供专业服务的休闲机构、休闲项目和专业人员等方面的实践和相应研究少之又少。北美休闲研究对中国学术界最重要的影响,是中国休闲研究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文化与历史发展,集体主义文化导向意味着在休闲方面对不同人群的分析可能要优先于社会心理学研究[73]。结合中国社会发展与残障群体现状,全纳休闲对国内研究的启示在于:第一,引入全纳休闲服务供递的概念,重视全纳休闲效益和休闲制约研究对休闲主体的心理和体验,深度揭示全纳休闲服务对特殊群体而言的社会融入价值,以及全纳休闲对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主观体验的提升程度等;第二,构建全纳休闲服务体系,包括服务环境和氛围营造,全纳休闲项目设计的理论与知识,全纳休闲服务的标准化等,国内可结合无障碍旅游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方向,进一步考量无障碍休闲服务体系的构建;第三,中国文化传统深厚,国人的行为、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基于文化制约观点,跨文化环境下全纳休闲的发展在中国有着深远的研究价值。
有关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20)的文章
将全纳休闲服务引入我国,对提升和完善特殊群体的公共服务保障,进而保持社会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性,保障社会公平性等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国民的闲暇时间内,不同群体都能公平享有社会资源,融入社会各个角落,是全纳休闲的宗旨和目标。全纳休闲观的引入和构建休闲社会符合文明发展趋势,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将对我国在世界上树立国际强国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07-17
基于概念的演变,以北美为代表的研究者进一步阐释了“全纳”的内涵。从全纳休闲内涵来看,上述研究表述核心在于“全纳”意味着不同群体公平参与休闲活动的机会,这种公平包括资源分配的平等性,活动选择的主动性,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接纳,社会和社区对特殊与非特殊群体一视同仁的包容性。......
2023-07-17
从活动方式来看,全纳休闲以促进休闲技能为核心,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场地、室内与户外辅助设施、发展辅助技术,并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相应服务,如大学为残障学生提供全纳项目,社会机构为残障儿童举办全纳夏令营,社区为残障居民提供休闲服务等。Hunter D.针对社区项目、体育俱乐部和康复运动机构的全纳休闲服务研究提出,上述机构应当提供背景知识、特殊设备以保证残障人士安全而有效地参与休闲活动[16]。......
2023-07-17
在TR不断发展壮大中,部分学者提出质疑。1987年,Dan,David和Ralph在《特殊游憩:残障人士的机会》中首次提出“特殊游憩”的概念,区分于“治疗型游憩”,专指在住宿机构或其他场合特别为残障人士提供的游憩服务。全纳休闲概念提出过程充分反映出:一方面残障人士的休闲权利逐步受到重视、关注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则是特殊群体的休闲服务逐步从特殊对待走向公平对待和促进融合的理念演变。......
2023-07-17
全纳休闲服务机构管理是能否成功地提供全纳休闲项目的重要基础,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提出了对管理层面的要求[26],只有休闲机构所在系统的无障碍环境和受欢迎的态度发生转变时,全纳项目才会更为普及。(一)机构使命是全纳服务的基础“使命的陈述表达了机构的价值或信仰、服务供递模式或理念、组织结构,以及全纳服务实施的步骤或过程[7]。”人际关系与合作在研究全纳游憩的文献中备受强调。......
2023-07-17
休闲活动对残障人士融入社会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残障人士如何通过休闲参与实现社会接纳与认同,是全纳休闲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另一方面,部分研究还聚焦于全纳休闲环境下残障与非残障群体的互相认知和接纳。与普通休闲活动相比,全纳休闲的特殊效益在于,全纳环境下的各种场所有利于消除外界对残障人士身心局限的刻板印象。......
2023-07-17
Carter等学者在研究中都强调了需要聘用具备全纳服务供递知识背景的员工。此外,非残障同伴也需要在全纳体验中做好准备[7]。Smart等对14位参与艺术类全纳夏令营服务人员的访谈发现,参与不同背景的全纳活动能帮助服务者策划和实施项目,而促进参与者和服务者的、以及参与者和环境的关系是塑造全纳休闲空间的关键所在[24]。......
2023-07-17
大多数研究表明,满意的全纳休闲参与的制约并不在于身体和物理上是否可达,而在于活动过程中的社会性或心理性互动[47]。休闲服务机构、活动项目和员工专业性等结构性制约也是全纳休闲的重要制约因素。Devine和Kotowski在美国公共公园和休闲机构调查中发现,全纳休闲服务最常见的两类制约是资金缺乏和员工问题。Schleien,Ray和Green的研究则列出了需求评估、员工不胜任、消极态度、活动策划和营销问题都是全纳休闲活动的常见制约因素。......
2023-07-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