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纳休闲活动方式及其服务优化研究

全纳休闲活动方式及其服务优化研究

【摘要】:从活动方式来看,全纳休闲以促进休闲技能为核心,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场地、室内与户外辅助设施、发展辅助技术,并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相应服务,如大学为残障学生提供全纳项目,社会机构为残障儿童举办全纳夏令营,社区为残障居民提供休闲服务等。Hunter D.针对社区项目、体育俱乐部和康复运动机构的全纳休闲服务研究提出,上述机构应当提供背景知识、特殊设备以保证残障人士安全而有效地参与休闲活动[16]。

从活动方式来看,全纳休闲以促进休闲技能为核心,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场地、室内与户外辅助设施、发展辅助技术,并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相应服务,如大学为残障学生提供全纳项目,社会机构为残障儿童举办全纳夏令营,社区为残障居民提供休闲服务等。从具体服务内容和参与方式来看,“全纳”主要体现在:

(一)家庭项目的实施、家庭成员的参与、服务者与家庭成员的合作

Mactavish和Schleien结合了家庭参与模式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如就业状态、残障特征),对发展型残障儿童的调研发现,最普遍和频繁的家庭休闲活动包括五种基本类型:被动型(看电视),游戏(黑板或视频游戏),体育(游泳),社交(走访亲友)和娱乐/特殊节事(看电影)[9]。Scholl等通过对明尼苏达州24个家庭的访谈研究全纳户外休闲体验对于有一个残障小孩家庭的影响,结论表明家庭协作中成员休闲满意度的增加、全家休闲所感知到的障碍减少[10]。Mactavish和Schleien通过问卷和访谈对拥有残障小孩家庭的家长的休闲认知研究表明,家庭休闲一般由成员数量较少的家庭参与(如只有妈妈和小孩),一般活动为体育活动,家长认为这些互动能够增进家庭关系并促进孩子成长,残障小孩的技能和自我发展机会尚在可接受的支持性环境[11]

(二)残障人士与非残障人士共同参与

Devine和Lashua通过深度访谈考察到残障人士在全纳休闲环境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在全纳休闲实践中,被试者厘清了构建社会接纳与休闲频繁程度的关系,有助于发展友谊,接纳差异性和加强休闲意愿[12]。Schleien,Green和Stone在全纳社区休闲项目研究中讨论了不同层次的社会融入(身体融入和功能融入),研究认为非残障人士的相互性、义务和倾向起到了监督作用,强调友谊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当通过受欢迎的、容纳性强的和社会融入式的社区休闲项目来促进残障人士和非残障人士之间的友谊[13]

(三)社区环境营造

Ellen Fennick和James Royle在发展性残障儿童和青少年的社区融入研究中提出,休闲活动日程安排的困难会限制参与者数量,过多的沟通和规划可能会限制文化多样性群体参与,发展性残障儿童与青少年一般只参加个人范围内的活动,将其纳入社区群体活动的程度应根据阶层不同有所变化[14]。Kleinert,H.L.等对教授中度和重度智障学生的252位老师开展调研,了解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的智障学生数量和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在每种活动参与中所需要的基本支持类型,提出在学校的附加课程和社区游憩活动中纳入中度和重度智障学生的重要意义[15]。Hunter D.针对社区项目、体育俱乐部和康复运动机构的全纳休闲服务研究提出,上述机构应当提供背景知识、特殊设备以保证残障人士安全而有效地参与休闲活动[16]。Rossowkimball和Goodwin研究了共同参与社区中心休闲活动的智力障碍与正常的老年人,发现后者希望活动更丰富,而前者则更需要融入式的环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