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36座城市休闲化指数的变化趋势

36座城市休闲化指数的变化趋势

【摘要】:显而易见,尽管36座城市休闲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分布等级主要集中在第二至第五等级内,但是各个等级的分布数量已经出现显著变化,充分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城市休闲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综上所述,成都和杭州是36座城市中休闲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递增最快的城市,而两座城市又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国推进“休闲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城市。

运用百分制等级划分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5个等级。第一等级,以A为好(80~100);第二等级,以B为较好(60~79);第三等级,以C为一般(40~59);第四等级,以D为较低(20~39);第五等级,以E为低(1~19)。以此为标准,将我国36个城市连续10年来的城市休闲化指数综合评价值进行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凸显出各个城市自身变化的相关特征(见表3-2)。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处于不同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的城市在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第一,从总体分布等级看,城市休闲化水平稳步提升。在2011年,36座城市休闲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主要分布在第二等级至第五等级四个层面,数量分别是1个、3个、9个、23个。在2020年,36座城市仍然主要分布在第二等级至第五等级四个层面,数量分别是2个、4个、18个、12个。从变化看,第二等级的城市数量由1个增加到2个,增加了100%;第三等级的城市数量由3个增加到4个,增加了25%;第四等级的城市数量由9个翻倍至18个,增加了100%;第五等级的城市数量由23个锐减至12个,降低了52.17%。显而易见,尽管36座城市休闲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分布等级主要集中在第二至第五等级内,但是各个等级的分布数量已经出现显著变化,充分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城市休闲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城市休闲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看,由于处在第四等级与第五等级的城市主要是分属于中部地区,尤其是集中在西部地区,所以处于第五等级城市数量的急剧减少和属于第四等级城市的大幅度增加有力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休闲化水平整体上在缓慢提升。

第二,从东中西部地区城市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休闲化水平的广泛提升是发展的主调,但是各个城市的提升幅度差异较大。对36个城市休闲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的梳理看,西部地区的城市最显著,接着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相对滞后。以西部地区的成都为例,10年来提升了将近16个百分点。此外,西部地区的重庆、西安和贵阳,也分别提升了将近9个百分点。在东部地区,进步最大的城市是杭州,十年来提升了将近11个百分点。而广州和上海,则分别提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仅有长沙一个城市比较突出,十年来提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成都和杭州是36座城市中休闲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递增最快的城市,而两座城市又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国推进“休闲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城市。显然成都和杭州开展休闲城市建设无疑成为提升城市休闲化水平的重要动力(见表3-3)。

表3-2 2011-2020年中国城市休闲化水平等级数量变化

(续表)

(续表)

表3-3 2011—2020年中国城市休闲化水平等级数量变化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