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渴望一面:重伤员对见毛主席的期望

渴望一面:重伤员对见毛主席的期望

【摘要】:一天,从黄河东岸抬回一名重伤员。他多么渴望能见毛主席一面啊!医生和院长一面安慰伤员,一面商议着:毛主席工作太忙了,离这儿又远,恐怕没时间来。最后,医院决定试着给毛主席打个电话。毛泽东有个习惯,在城里从不骑马,总是出城后才骑。毛泽东来到医院,医院的同志们忙着招呼他休息,向他汇报伤员的伤势和抢救过程。毛泽东默默地肃立一旁,直到装殓完毕。毛泽东来到医院的消息传遍了医院,伤员们都想见一见毛主席。

延安城东40里有个拐峁村。抗战开始后,这里成了八路军的后方医院。

一天,从黄河东岸抬回一名重伤员。子弹穿透了他的胸部,伤势很重,生命垂危。

伤员处于昏迷状态,不时地翕动着嘴唇,吃力地轻声呼唤着:“毛主席……毛主席……”

当他偶然清醒时,医生才弄清楚:他参加革命几年,还没见过毛主席。他多么渴望能见毛主席一面啊!

医生和院长一面安慰伤员,一面商议着:毛主席工作太忙了,离这儿又远,恐怕没时间来。可是,伤员生命垂危,想见毛主席的心情又那样迫切,怎么办?最后,医院决定试着给毛主席打个电话。

清晨,电话打到延安,秘书马上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当即决定去看望这位伤员。

警卫员马上打来洗脸水,端来一碗饭,又备好了马。毛泽东匆匆洗了脸,草草吃了几口饭,急急跨上马,向拐峁村奔去。

毛泽东有个习惯,在城里从不骑马,总是出城后才骑。这次一出院门,他就跨上马,一出城门,他就放马奔驰起来。

时令正当初冬,遍地白霜,寒风刺骨。毛泽东迎着寒风,心急火燎地打马奔驰。马跑得浑身淌汗,呼呼喘气。

毛泽东来到医院,医院的同志们忙着招呼他休息,向他汇报伤员的伤势和抢救过程。毛泽东没有休息,连口水也没喝,忙说:“快去看看那位同志吧!”

医生们陪着毛泽东向病房走去。病房设在山坡上的窑洞里。毛泽东爬上山坡,轻手轻脚地走进洞门。那位伤员躺在床上,昏迷不醒。毛泽东轻轻地走近床边,深情地端详着这位战士。

一位护士伏在伤员耳旁说:“同志,毛主席来了,毛主席看你来了!”

伤员猛地睁开双眼,看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就在他的床边,他用尽力气,想坐起来。毛泽东伏下身去,小心地扶他躺下:“同志,不要动,好好躺下……”伤员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毛泽东的手,两眼溢出泪花。

面对此情此景,周围的人深受感染,大家眼里都噙着泪水。伤员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他的手慢慢滑下去,垂在床边,他的双眼慢慢合上了,他的呼吸慢慢停止了。

毛泽东两眼含泪,低头肃立在床前。医护人员眼含热泪,垂首肃立。窑洞里一片悲痛气氛。

“同志,安息吧!”在悲痛的寂静中,毛泽东深情地说:“你是我们的好同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医护人员抬来了棺材。毛泽东默默地肃立一旁,直到装殓完毕。

山坡的一边是烈士公墓,这位烈士也要安葬在这里。毛泽东随着送葬的队伍来到墓坑边,将烈士埋葬。然后又回到医院。

毛泽东来到医院的消息传遍了医院,伤员们都想见一见毛主席。轻伤员纷纷走出病房,站在山坡上看望毛主席,重伤员嚷着让护士背着去看毛主席。毛泽东听说这种情况后,便对院长说:“赶快让伤病员同志们都回到窑洞去休息,我要到每个窑洞去看望大家。”

毛泽东爬上这个山坡,又登上那个土坎,走遍了医院的每一孔窑洞,与伤员们一一握手、问伤、问病,伤病员感到无比温暖,无比亲切。

太阳西斜,天近傍晚,毛泽东骑马赶回延安。一路上,他默默不语,心情沉重。他心里翻卷着波涛,万千革命烈士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