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元仁沿山区的地理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慈镇县所属的沿山区,沿着达蓬山脉向东南延伸,辖有原属庄桥区(慈东区)的汶溪、长石、骆驼三个乡和一个河头镇;在山脉的东南端,经邱王村,辖有原属龙山区的一个溜浦镇和清湖、觉度、通德、沙河、曲塘、福田、湾塘七个乡,全区共计十二个乡镇,面积约45平方公里。越河头镇的雁门岭,或由澥浦镇经邱王便进入龙山区的山北境内。......
2023-08-24
1947年2月28日凌晨3点左右,国民党军警一连多人,突然包围了曾家岩。这里住着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吴玉章、省委的工作人员和中国共产党驻重庆联络处的工作人员。
接着便是一阵猛烈的打门、撞门声,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警破门而入,强行搜查。他们翻箱倒柜,抢劫贵重物品,并把所有的工作人员拘禁在楼下大厅里。
住在楼上的吴玉章被惊醒了,接着就有军警闯入他的住室,把吴玉章软禁起来。吴玉章对这班强盗大声质问呵斥。他马上又意识到《新华日报》馆也一定会同时被包围袭击。他对同志们的斗争精神是放心的,担心的是同志们的安全,于是马上打电话联系,可电话线被切断了;想派人联系,可又失去了自由。
这时,一位军官拿出了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签署的一份公函给吴玉章,内容是限定中共人员3月5日前必须从重庆撤退。吴玉章当即提出抗议:“你们这是破坏和谈,破坏团结!”并要求和同志们见面,这时军警才向他说明,其他人员已被集中在楼下大厅里。
吴玉章不顾军警的阻拦,坚持要下楼和同志们见面,并说:“你们绝不能抓走我们任何一个同志,我要去找孙元良,去找张市长!”军警被吴玉章的威势震住了。吴玉章马上冲出门去,下楼去见同志们,此时他真担心有同志被抓走,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吴玉章一到楼下,看到同志们毫无惧色,心中顿感安慰:“多好的同志啊!”大家一见吴玉章来了,一时群情激愤,纷纷向他控诉军警特务的粗暴抢劫行为。吴玉章对同志们说:“同志们不要怕,他们三更半夜闯进来是无理取闹,是非礼行为,要我们撤退可以,但要有国民政府的公文和我党中央的命令,否则,我们是不会撤走的。再说让我们走也不必三更半夜包围。同志们,我们要坚持党的立场,保持共产党员的气节!”吴玉章一身是胆,毫不畏惧,同志们深受感染。为坚定同志们的信心,他对同志们进行了革命气节教育,给大家分析形势,他要求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斗争到底;他给大家讲革命前途,讲共产党员的修养,讲了许多先烈英勇斗争、慷慨就义的故事。同志们听了非常感动,纷纷表示不怕流血牺牲,要和敌人斗争到底。
军警特务虽然把这些人拘禁在一起,可对他们的顽强斗争却毫无办法。负责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孙元良不得不出面了。
上午10点左右,孙元良来了,他面无表情地复述了一遍公文大意。吴玉章当即表明了他的态度:“没有国民政府的公文和中共中央的命令,我们决不撤走!”并且义正词严地说:“我已是快70岁的人了,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风险没经过?为革命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孙元良见吴玉章威武不屈,也无可奈何,只好回去请示上级。
吴玉章惊人的胆略,和同志们的紧密配合,使孙元良无计可施,僵局一直持续到3月2日。
这期间,吴玉章一再向国民党重庆市长张笃伦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和《新华日报》社的负责人见面。张笃伦和孙元良商量后,只得让《新华日报》的负责人到曾家岩和吴玉章见面。向吴玉章汇报情况。他们刚要交谈,一个特务就气势汹汹地说:“只许讲45分钟!”吴玉章严厉地质问:“为什么?我们不是囚犯,难道连讲话的自由都没有了吗?我准备讲三个钟头……”那个特务也就不敢作声了。
吴玉章由报馆的同志汇报得知:正像他预料的那样,敌人也派兵包围了《新华日报》馆。事情发生后,报馆的同志马上商讨对策。然后埋藏了收发报机,烧毁了文件,并计划如果敌人实行武装袭击,就捡起凡是可以当作武器的东西,坚决地自卫抵抗。与曾家岩不同的是敌人虽然在夜间包围了报馆,却一直到天亮才敢进门。原来,他们谍报人员的“真实情报”说,报馆内藏有许多武器,并修筑了防御工事,因此敌人没敢“冒险”。这真是笑话,报馆内的所谓“武器”是同志们锻炼身体用的木制品!
敌人闯进报馆后,把人员统统集中起来,并以“机枪点名”、“活埋”、“关集中营”相威胁。这招不灵,又以给愿回家者发路费和安家费来诱惑。同志们的回答却是:“收起你们的那一套吧,我们是不会上当的!”在敌人的威胁利诱下,同志们意志坚定,镇静如常,照旧学习、做操、扭秧歌、唱《国际歌》。
同志们这种临危不惧的表现,不仅感动了周围的群众,有些国民党士兵也受到了触动,有的甚至落下了眼泪。
听了汇报,吴玉章坚定地说:“国民党这些暴行,表明它要最后关死和谈的大门,决心内战到底。我们要保持共产党员的人格,不怕牺牲。我们牺牲一个,会有一万个人来代替……”
由于吴玉章和同志们的坚决斗争,在党中央的多方交涉下,最后蒋介石不得不答应由美国派飞机,将重庆的中共人员分批送回延安。
3月8日和9日两天,重庆中共人员全部撤回延安,上飞机时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大声说:“我们是一定要回来的!”
有关爱国主义教育 拳拳赤子心的文章
毛元仁沿山区的地理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慈镇县所属的沿山区,沿着达蓬山脉向东南延伸,辖有原属庄桥区(慈东区)的汶溪、长石、骆驼三个乡和一个河头镇;在山脉的东南端,经邱王村,辖有原属龙山区的一个溜浦镇和清湖、觉度、通德、沙河、曲塘、福田、湾塘七个乡,全区共计十二个乡镇,面积约45平方公里。越河头镇的雁门岭,或由澥浦镇经邱王便进入龙山区的山北境内。......
2023-08-24
白书奇出狱后,更加坚定了组建农民游击队的决心,为此他亲自到禹县神垕镇与皮定均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武装部队联系。白书奇农民游击队员早已埋伏在寨壕沟苇子丛林中,只等日军上钩。当日军退到南寨壕沟时,白书奇一声令下,抗日部队和游击队一齐开火。守寨抗日部队五十八团官兵迅速撤离。为防止日军增援,白书奇农民游击队立即撤离转移。半坡店阻击战的胜利,使白书奇农民游击队在人民群众中名声大振。......
2023-08-26
1942年5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以及浙赣战役爆发后浙东地区的形势,确定了进一步发展浙东敌后地区的方针:“争取有利时机,扩大与发展武装,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作,创造敌后根据地,广泛开展统一战线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与工作方法达到发展的目的。“5月底6月初,华中局领导人陈毅、曾山电令谭启龙、张文碧、刘亨云等一批干部立即挺进到浙东敌后。6月,谭启龙和淞沪五支队支队长连柏生、大队长张席......
2023-08-24
抗日战争时期,慈东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浴血奋战,成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在慈东地区有不少的基本群众,觉悟较高,党的领导同志和民运干部把他们的家当做革命活动的秘密联络点,他们的家被誉为红色堡垒户,全慈东地区有红色堡垒户十几户,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很大的贡献。慈东地区主要的红色堡垒有以下这几家。......
2023-08-24
在母校老师鼓励下,他们和在校高年级学生,都想做些抗日救亡工作。经大家商讨,参照上海、宁波等地的经验,组织“慈东青年抗日救亡宣传队”。自编剧共有10个,旨在唤起民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宣传队的足迹遍及慈东区各乡镇。宣传队多次活动后,不但提高了群众抗日救亡的认识,也教育了队员自身。......
2023-08-24
谭启龙[1]谡启龙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地处沪杭甬三角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关于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皖南事变后,1941年2月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对新四军在华中作战的战略部署作了新的调整。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在沪杭甬间的浙东地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并把这任务交江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负责实施。谭震林要我在这两支武装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浙东杭日根据地。......
2023-08-24
鬼子去后,李平、林勃和我仍商量组织游击队问题,决定用“浙东抗日游击大队”这个名称,组织机构,领导人作了初步确定。但我们没有经验,还不敢公开成立游击队,怕被当地地主武装扑灭。镇北与慈北第一次组织游击队就这样失败了。......
2023-08-24
同志们怀着对慈东人民的热爱和对慈东工作必胜的信念,克服黑夜行路难的困难,向目的地疾进。总之,全区形势的特点是敌强我弱,慈东大地笼罩着严重的白色恐怖,慈东抗日军民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但是,慈东区委、区署干部都铁了心,一定要把胜利和光明带给这块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田井根据慈东地区的现实情况,田井部长和区委领导感到当前特别需要的是学习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经验。......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