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反动派把三四十万兵力部署在陕西、甘肃一带追堵我们,对红军北上抗日,不能不说是严重威胁,所以,北上抗日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1935年9月22日,中央红军在甘肃省岷县哈达铺关帝庙的院子里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了话,动员红军继续北上。[7]徐海东的红军:指红二十五军。[8]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原系中央红军的组成部分。......
2023-08-23
每当想起长征,九个炊事员的形象,总浮现在老红军谢方祠的眼前。
长征时,谢方祠在红三军团某连当司务长。连里有九个炊事员:班长姓钱,江西吉安人;副班长姓刘,江西兴国人;班里年龄最大的老王,也是江西人。
长征是流动作战转移,物资供应时断时续。上级为了减轻炊事员的压力,明文规定:每人挑的东西不能超过40斤。可是九个炊事员全都打了“埋伏”,每人都挑六七十斤。炊事班开党小组会,大伙纷纷给谢方祠提意见:只知道照顾炊事员,不关心战士,犯了本位主义。不让多挑,万一前方搞不到粮食,部队吃什么?大伙多挑些粮食,是为战士们的肚皮着想。
行军路上,炊事班最热闹,锅碗刀盆相撞,叮当作响。副班长老刘,生性活泼,好讲笑话,唱山歌,经常逗得战士们哈哈大笑。走得高兴了,还吹着口哨飞跑,六七十斤的担子就像没在肩上。
行军路上,炊事班也最辛苦。中途休息,要烧开水;夜晚宿营,要安锅灶煮饭。第二天还要早起做饭,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长征进入广西后,山区人少,粮食供应有了困难,炊事员的担子就更重了。他们经常要翻山越岭,跑出很远去买谷子。谷子要把谷糠碾掉才能吃。有一次,钱班长怕以后找不到石磨,发现一种重130多斤的小石磨,就花钱买了一个回来。于是炊事班又增加了这个笨家伙,直到爬雪山时才忍痛扔掉。
1935年3月下旬,谢方祠所在连奉命在土城南山阻击敌人。他们连坚守在最前沿阵地,炊事班被敌人隔在后边,几次组织送饭,都未能冲过敌军封锁线。战士们一天一夜没吃上饭了,炊事员急得团团转。他们商量了一下,副班长老刘说:“司务长,让我与老王再送一次吧!”
他俩把饭背在身上,向前沿冲去。大伙站在山头上看着他们。只见老王在前,副班长在后,飞快地冲到了敌人的封锁线。大家正拍手叫好,敌人的轻重机枪一齐响了起来,只见老王栽倒了,接着副班长也倒下了。大家垂下了头,以为他们都牺牲了。谁知到了后半夜,他们又跑回来了。副班长开玩笑地说:“我们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可把门小鬼不让进门!”原来他们过封锁线时,假装被击中,欺骗了敌人,终于把饭送到了前沿,保证了战斗胜利。
6月中旬,部队开始爬雪山。山上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气候又变化无常,一天之中,便遭到风雪冰雹的轮番袭击。爬到山顶,有的战士实在支持不住了,坐下来想休息一会,可是,一坐下,就站不起来了。炊事员便赶紧上去灌辣椒水,喂生姜,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这时,炊事员个个又变成了“卫生员”。炊事班响亮地喊出:“不让一个战友牺牲在雪山上”!
可是,就在抢救战士的时候,有两位炊事员却倒下了,无论大家怎么呼喊,怎么灌辣椒水,都无济于事。
8月下旬,部队进入草地。第一天晚上,班长老钱来找谢方祠,“司务长,我代表炊事班的7名同志请求:战士们走沼泽地,脚会泡坏的,你不让烧热水,让战士们烫烫脚,怎么行呢?”
谢方祠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炊事员和战士们一样行军,挑的东西比战士们多,休息时间比战士们少,他怎能忍心再增加他们的负担呢?拒绝了钱班长的要求。
可是,他的话,炊事班并没有执行。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情况越来越严重了。第四天一早,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走在谢方祠前面,忽然身子一晃,倒了下去,一声不响地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眼里噙着泪水,跑过去,捡起铜锅挑起来,又吃力地前进了。
草地气候异常,接近中午,一阵狂风过后,便下起了暴雨,把全身都淋湿了,部队只好停下来休息。炊事班马上支起铜锅烧姜汤,给战士们驱寒。水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那个炊事员,端着一碗姜汤,正想往战士们手中送,忽然就一头栽倒了,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时间哪!眼睁睁看着两位炊事员牺牲了。谢方祠失声痛哭。
第五天晚上,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两名战士。炊事员知道了,推举钱班长去见连长,“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会影响连队战斗力;牺牲同志的担子,我们挑得起!”
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也有道理。连队经过近一年行军打仗,减员很多,100多人的连队,只剩下30多人,也实在抽不出人到炊事班了。
刚到后半夜,钱班长就起来烧开水。谢方祠知道老钱还在发高烧,要他多休息会,自己来干,说什么他都不肯。谢方祠只好帮着他烧水。望着老钱消瘦铁青的脸,他的往事涌上心头:
老钱和谢方祠是邻居,孤单单一个穷汉子。红军打到家乡,老钱就参加了革命,那时,谢方祠还在家中。老钱跑去动员他,“你还不参加红军?蒋介石的军队天天进攻根据地,杀人放火,你能咽下这口气?”在老钱的动员下,谢方祠也参加了红军。
长征路上,老钱最辛苦。行军时几十斤的担子挑在肩上,从不让别人换;宿营时,总劝别人多休息,自己抢着去干活;打土豪分到好吃的,自己从不尝一尝,全部留给了战士;即使在连续行军的情况下,也想尽各种办法改善部队生活。连长、指导员看到老钱皮包骨头,多次劝他注意身体,每次他总是说:“没关系,我能吃能睡,累不倒。”因此,战士们一提到钱班长,总竖起大拇指,“有我们钱班长,你别愁饿肚子……”
“老谢,给我点水喝。”钱班长声音低沉、嘶哑、颤抖把谢方祠从以往的思绪中拉回来。
谢方祠抬起头,借着火光,看到钱班长脸上滚动着大颗大颗的汗珠,觉得不对头。连忙掀开锅盖舀水。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谢方祠伏在老钱身上哭喊着,钱班长的身体在他怀里渐渐变凉了。
灶堂里火光熊熊,而钱班长就牺牲在他多年战斗的岗位上——锅灶前。
炊事员醒了,连长、指导员、战士们全来了,大家都沉痛地垂下头,流着眼泪。
第二天,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艰难地前进!每到宿营地,照样有开水,有洗脚水。
1935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时,那口铜锅担在谢方祠的肩上。连长、指导员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谢方祠没有流泪,他的眼泪早流干了——九个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连里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外,没有因饥饿牺牲一个人。
谢方祠紧紧抓住那口标志着炊事员业绩的铜锅。
有关爱国主义教育 拳拳赤子心的文章
国民党反动派把三四十万兵力部署在陕西、甘肃一带追堵我们,对红军北上抗日,不能不说是严重威胁,所以,北上抗日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1935年9月22日,中央红军在甘肃省岷县哈达铺关帝庙的院子里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了话,动员红军继续北上。[7]徐海东的红军:指红二十五军。[8]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原系中央红军的组成部分。......
2023-08-23
彭:1.顷据二师报告,腊子口[1]之敌约一营踞守未退。该处是隘路,非消灭该敌不能前进。★这是毛泽东和红一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给红三军军长彭德怀的电报。腊子口是红军北上遇到的一个“天险”隘口,红军要继续北上,首先必须攻占腊子口。注释:[1]腊子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北部,是甘南藏区通往甘肃内地的要口。[3]黑拉:村名,位于迭部县东部桑坝沟,地属桑坝乡。......
2023-08-23
1936年7月1日,红二、红六军团齐集甘孜,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三十二军领导人在会上介绍了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同党中央发生分裂的一些情况。因在红军到来之前他们接到瞻化、甘孜喇嘛寺的来信,又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尊重藏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遂放弃抵抗,红军顺利进入城内。......
2024-01-10
等因;附抄发表式2份;奉此,合行抄发原表式,令仰该厅遵照令饬各节,分别办理。并将应填之表,转饬所属依式填报,呈由该厅核明赍府,以凭汇转,是为至要。原件现藏甘肃省档案馆注释:[1]所附表式2份从略。......
2023-08-23
根据目前情况,估计四方面军在循化附近渡河不成问题。此次西渡计划决定,决非从延误党和军事上统一集中领导观点出发,而是在一、二、四方面军整个利益上着想。朱、张、徐、陈二十六日二十时★这是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给党中央及红二方面军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的电报。......
2023-08-23
苏区群众斗争情绪较好,只因地区贫困,经济上不能有大负担,故至今苏维埃除盐税以外,尚未收任何税。己、通南巴川北之巴山脉中,有王邵春部活动,如散川陕鄂豫边境,可造成大规模游击战争之重要的战略地区。毛、周、彭★这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给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的电报。[4]关中苏区:指陕西省关中地区西北部及毗连甘肃省陇东南部地区,包括耀县、旬邑及正宁、宁县等县的部分地区。......
2023-08-23
乙、西北国防政府已经有了迅速组织的可能与必要。关于二、四方面军的部署,我们以为宜出至甘肃南部[2],而不宜向夏洮地域。若出夏洮则将聚王、毛、鲁、马各部于一狭小地区,红军行动将较困难。育英洛甫恩来博古泽东德怀★这是毛泽东和林育英(张浩)、洛甫(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秦邦宪)、彭德怀给朱德和张国焘并转任弼时的电报。......
2023-08-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