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摘要】:筹备完毕后,于6月8日及时上报省市联社及县总工会《关于召开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收到省联社和县总工会批复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召开了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会议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产生了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委

【经营指标】 截至2018年末,资产总额43.81亿元,较年初增加3.02亿元,其中,各项贷款17.36亿元,较年初减少0.59亿元;负债总额42.51亿元,较年初增加2.55亿元,其中,各项存款38.24亿元,较年初增加0.9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0.4亿元,较年初减少3.38亿元。实现各项收入2.44亿元,经营利润0.87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均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

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05笔,金额7163.37万元。其中,单位扶贫贷款7笔,金额2973万元;个人扶贫贷款798笔,金额4190.37万元,其中小额扶贫贷款775笔,金额3969.1万元。不良贷款率2.32%,较年初(21.09%)下降18.7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5.97%,较年初(-0.48%)提高6.45个百分点;拔备覆盖率为265.46%,较年初(74.43%)提高191.03个百分点。

【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好党建领社,深促改革发展,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高压态势常态化,深入推进。2018年,县联社党委高度重视,按照中央、省市县及上级联社要求和定襄联社实际,借鉴兄弟行社先进经验,持续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严格贯彻落实2018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和加紧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两次赴岢岚学习并接受市联社的指导,党建各项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党建引领初见成效。

一是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党委会、社务会、周例会、业务季度会等各类会议上均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三重一大”事项都经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通过后再实施。

二是持续抓好理论武装。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每周学习一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所有党员均记录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笔记并撰写了心得体会。组织开展了讲党课学习活动。党员集中学习和班子成员集中学习时间均超过了要求学习的时间。

三是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已将党的建设写入了《章程》,在一线岗位持续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挂牌服务”活动,并亮明党员身份。全年每周一到周五组织柜面人员进行业务技能比武,并设优秀柜员奖和进步奖,对表现优异和进步较大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

四是持续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实行了“机关+基层”联合支部模式,按要求对支部进行了命名。机关、基层党支部均因地制宜的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并配备了必要的桌椅、党务资料柜、学习书籍等,各项制度、标语上墙,悬挂国旗、党旗。党委按要求开展组织生活,并留存活动记录、图片等相关活动资料。将每月19日确定为主题党日,主题党日活动按规定开展,且留存有活动记录及图片资料。主要监管指标均较上季有所提高,未发生系统性风险。全部完成市联社确定的金融扶贫目标。辖内营业部获得市级“青年文明号”,河边信用社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五是大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专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和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抵制“四风”。按照要求开展“五好五带头”活动,以引领改革、服务中心、保障发展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改革发展、经营管理中的统领作用。

【改革工作】 2018年2月5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向省、市联社提出了农商行改制申请并于3月16日,获省、市联社批复。定襄县政府成立了由政府张生明县长任组长的筹建工作小组,同意对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山西定襄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农商行改制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11月份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已对不良资产进行了处置。

【助力区域经济转型】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产联动协调发展、四位一体全面进步”总体思路,以“一都四基地”落户项目为支持重点,为县域内转型升级锻造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小杂粮生产企业、永旺物流等提供所需信贷资金,发放贷款近7亿元,力促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为县域开创无资源地区转型升级发展之路添油加力。

【精准助推脱贫攻坚】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扶贫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驻村扶贫,一是金融扶贫。驻村扶贫方面,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为根本出发点,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授人以渔的方式,或帮助其找工作,或帮助其创业,或帮助其提高种植产量,或帮助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精准施策助力精准脱贫。2018年底25户贫困户将全部脱贫。金融扶贫方面,我社客户经理坚持逐户调查,了解资金需求,并帮助贫困户分析项目可行性和盈利率,助力贫困户寻找到创业好项目,科学合理投资,确保收益,早日脱贫。截至目前,扶贫贷款共913户,余额8457.54万元,其中,单位扶贫贷款8户,余额3408万元,包括产业扶贫贷款6户,余额2460万元,项目扶贫贷款2户,余额948万元;个人扶贫贷款973户,余额5059.04万元,其中小额扶贫贷款598户,余额2842.83万元。2018年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05笔,金额7163.37万元。其中,单位扶贫贷款7笔,金额2973万元;个人扶贫贷款798笔,金额4190.37万元,其中小额扶贫贷款775笔,金额3969.1万元。

队伍建设】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员工进行了结构优化,置换了6名老员工,充实了6名新员工;新招聘了10名员工。这批新员工再一次为定襄农信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鲜活力。他们将是我们定襄农商银行这艘巨轮上的优秀航行家,必将助推定襄农商银行的行稳致远

【成立工会委员会】 按照省市联社要求,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组建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暨成立工会筹备组并上报请示,待省市联社批复同意后筹备组人员认真、细致筹备相关工作。筹备完毕后,于6月8日及时上报省市联社及县总工会《关于召开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收到省联社和县总工会批复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召开了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会议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产生了定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同日,“两委”分别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均以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产生了工会委员会主席、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在第一届工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全体委员以举手表决方式提名通过了第一届女职工委员会委员,并召开第一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产生了女职工委员会主任。

【营销代发工资户、在建工程户】 一是通过与政府、财政局、财政预算单位多次沟通协调,与各企事业单位多次洽谈,将原建设银行代发工资户的80%转入了我社。现我社有代发工资户88户,占到全县代发工资户的55%,为我社今后各项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社将提升服务质量,留住客户资源,利用代发工资户带动存款、利息收入、新业务等方面的发展。二是通过协商动员,政府在解放路分社开立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账户,4月30日入账2400万元。

【清收不良贷款】 一是清旧与堵新相结合。在综合通过现金清收、依法清收、政府协助清收等措施清收存量的同时,实行新增贷款全员营销制,责任到人,严格考核,贷款到期前1个月和贷款利息逾期90天则下达警示通知书,确保新增贷款无不良。二是处罚与奖励相结合。提前听证,前置问责,贷款到期前1个月即进行听证认责,限期收回,否则严厉追责。同时,收回存量不良贷款则给予适当奖励,调动清收积极性。三是自收与依法清收相结合。实行领导包大户、全员包户清收。细化奖惩措施,分解落实清收任务,全员行动。同时,县法院成立“金融法庭”,开通“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信用社贷款诉讼案件;派专人成立清收小组,下达支付令,依法清收。四是督导与考核相结合。按日督导,每周召开不良清降调度会,每月倒排工期,对未能完成倒排工期任务的网点负责人进行约见谈话,两次约见谈话则记一次慢作为,两次慢作为则停职。已对五位网点负责人进行了约见谈话。五是宣传与曝光相结合。加强征信宣传,充分利用已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之影响,提高客户对不良征信的深刻认识,促使客户归还不良贷款。六是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法院联合开展“飓风行动”。对下达支付令的欠贷客户进行拘捕,通过政府力量清收贷款。七是信用社与政府融合清收。信用社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为、积极举措、应收尽收的同时,积极利用省市党委政府倾斜政策,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沟通,县委、县政府从大局考虑,充分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成立领导组、制定《定襄县创优金融生态环境清收处置农信社不良贷款实施方案》,召开了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动员部署会,要求信用社落实主体责任,公、检、法、纪检、组织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欠贷主体形成高压态势。县政府拟定清收公告,信用社与政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大量宣传,累计出动112人次,信用社16个网点利用多媒体播放机每天10小时滚动播放清收公告,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张贴公告200张,悬挂宣传条幅30条,累计出动流动宣传车17辆,其中专业宣传车2辆各宣传半个月,全县156个行政村全部覆盖,做到了家喻户晓。

【助农帮农】 涉农补贴款,种类多,涉及人员广,农民急切期盼甚至对生活有重大影响。信用社高度重视,款项一到立马核对信息,进行发放,确保各种补贴款及时准确发放到位,让大家最快拿到补贴款,开展生产生活。2018年定襄县联社共发放涉农补贴款31种,107918笔,6544.75万元,其中,低保58572笔,3874万元;五保6315笔,705万元;碳补11585笔,214万元;老兵补3122笔,279万元;退耕还林4313笔,286万元;孤儿1419笔,157万元;百岁老人4笔,0.36万元;残疾补505笔,13万元;高龄补助2577笔,52万元;烈士子女415笔,32万元;老党员64笔,12万元;定扶定补865笔,188万元;伤残军人293笔,174万元;80岁老人1159笔,14万元;失能补307笔,11万元;优抚救助37笔,3.26万元;自主创业4笔,5.85万元;大病救助584笔,147万元;自然灾害补助329笔,10万元;低保电费2227笔,18万元;五保电费1447笔,18万元;特困护理费513笔,14万元;五保安葬费20笔,3.4万元;社会救助167笔,23万元;退职救济2137笔,40万元;低保医疗补2699笔,63万元;建档贫困户补助4885笔,112万元;百岁老人1笔,0.09万元;五保护理费1320笔,45万元;退伍兵9笔,17万元;义务兵24笔,3.0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