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法院积极打击犯罪,依法保护社会安全和财产权益

法院积极打击犯罪,依法保护社会安全和财产权益

【摘要】:依法惩治刑事犯罪。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主动查询银行存款信息720次、查封冻结被执行人财产100余次,强制划拨提取被执行人财产60余次,网络司法拍卖10件,对拒不履行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司法拘留8人次。及时制定《定襄县人民法院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院干警动员大会,进行详细安排部署。

【审判执行】 2018年,县法院聚焦司法办案主业不放松,大力提升审判执行案件质效。全年共新收审判、执行案件1227件,旧存68件,已结1212件,结案率93.59%。其中受理各类诉讼案件898件,旧存46件,已审结案件912件,结案率96.61%,审限内结案率为97.65%,增长3.63个百分点。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积极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始终将罪刑法定、尊重和保障人权、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理念和原,不折不扣落实到每个案件。全年共受理刑事案件82件,旧存7件,审结84件,结案率为94.38%。突出打击各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审结故意伤害、盗窃、交通肇事案件58件;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特别是发生在基层组织和扶贫领域的贪腐案件,审结职务犯罪案件3件。依法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审结被告人郭彦伟、张旭栋、张俊礼、王勇、韩景涛、侯志杰、梁志荣寻性滋事、妨害公务、危险驾驶的涉恶案件。勇于担当,单处罚金1人;免予刑事处罚1人。依法保障诉讼权利,对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人的,指定法律援助机构律师提供辩护。

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处理民商事纠纷,以化解矛盾、平息纠纷为宗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受理民商事案件763件,旧存39件,结案775件,结案率96.63%。加大劳动争议、人身侵权、“三养”等事关民生案件审理力度,审理三类案件309件。全面贯彻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主体要求,注重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保护,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审结民间借贷、小额贷款类案件313件。对涉及定襄发展的重点工程建设引发的各类纠纷,依法积极审理,有效防控风险,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全力推进执行攻坚。在“执行决胜年”关键时期,院党组高度重视,举全院之力破解执行难题,力争让胜诉群众拿到真金白银。先后部署开展了执行案件集中清理月活动和“百日攻坚”“执行飓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全年受理执行案件329件,已执结案件300件,结案率为85.47%,结案标的8656.74万元,实际到位金额5121.06万元。加大凌晨执行、夜间执行力度,全力寻找被执行人下落。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主动查询银行存款信息720次、查封冻结被执行人财产100余次,强制划拨提取被执行人财产60余次,网络司法拍卖10件,对拒不履行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司法拘留8人次。加大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力度,依法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三批290人,着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和惩戒机制,为诚信建设注入法治力量。

【服务发展大局】 积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始终把工作放在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中进行谋划,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妥善化解大量涉企业纠纷案件,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对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的案件开设绿色通道,全力为重点企业、重点案件营造全方位的诉讼环境。制定环境保护案件办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专业团队,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参与“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拍摄宪法宣传微视频,为平安定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注重源头化解信访难题,今年以来,我院克服各种困难,多方协调解决了汽车站建设中农民工劳动报酬群体性信访事件和多起农民工集体讨薪事件。

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时制定《定襄县人民法院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院干警动员大会,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召开会议推动落实主要领导批示18次,悬挂扫黑除恶宣传条幅3条,固定标语3条,摆放展板1块,设立举报箱1个,在诉讼服务中心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在所负责扶贫乡村及接待来访群众过程中发放扫黑除恶宣传资料若干、在定襄县火车站宣传扫黑除恶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若干。接受群众举报,经研判,向县扫黑办移送涉黑涉恶犯罪线索3条。审结以被告人郭彦伟为首的7人涉恶犯罪团伙寻性滋事、妨害公务、危险驾驶案件一起。

深入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全体干警在抓好执法办案主业的同时,定期到神山乡管家营村、杨芳乡西营村贫困户家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宣讲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察民情、汇民意,将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农户家中,理清帮扶思路,为贫困户制定增收计划,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开展驻村帮扶夏季“七大行动”,帮扶干部共走访贫困户30余次,两村群众中涉诉解答群众21人,采纳群众建议3条,化解邻里纠纷2例。入冬初期,院党组及每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赶赴贫困户家中,送去白面、色拉油等慰问品,并对贫困户过冬采暖所需的煤炭及炉具进行了详细询问。现在管家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7户12人已全部脱贫,西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5户32人贫困户仅剩一户一人未脱贫。

队伍建设】 人员分类管理,搭建高效团队。以法官为中心,以审判为重心科学合理配置审判资源。通过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现有员额法官17人,司法辅助人员34人,司法行政人员7人,确保80%的工作人员配置到审判执行第一线。搭建四个专业审判团队,明确内部成员分工,确保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权责清晰,使办案质量和效率得到稳步提升,真正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目标。针对办案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招用聘任制书记员14人。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原有人民陪审员28名,2018年补充选任35名,共计63名;全年共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762件1040人次。

管理监督并重,确保案件质效。正确处理放权与监督的关系,坚持有序放权和依法监督有序统一,建立《定襄县人民法院审判权清单》《审判管理流程管理办法》《合议庭办案规则》等七个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审判权职设置,严格落实法官办案责任。加强审判质量监督,全年无错案、无重大瑕疵案件、无超审限案件。健全案件质效管理体系,构建精细审判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审判质效分析、案件研判、审判经验交流等制度,本院内部评查案件1136件,政法委和相关部门抽查14件,均未发现实质性问题;对评查中提出的文书瑕疵都予以及时整改,并由审管办技术人员对相应操作进行了业务培训,避免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做好队伍整肃,主动接受监督。认真开展政法队伍集中整肃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对照“八查八整”所列问题的具体表现,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并对查摆出的问题梳理汇总,制作整改清单。开展“以案为鉴,筑牢防线”专题警示教育活动,通报了“6·03”案件和“5·17”案件的具体情况,剖析了两起典型案件中暴露出的少数政法干警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不良风气盛行等问题,以关中翔违法违纪事件为警示重点,要求全体干警认真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守住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底线。同时,能够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人大调研指导扫黑除恶、审判执行工作2次,政协调研1次,院长定期向人大进行工作报告,虚心接受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司法服务】 推进司法公开有新进步。创新阳光司法机制,深入推进立案、审理、裁判、执行信息网上全程公开,及时全面地公开审判流程节点信息。对刑事、民事案件实行动态监管,依托数字化法院系统,审管办对案件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及时对在办案件下达催办通知。今年以来,我院新收案件全部可在网上查询进度,并上网公布裁判文书,共计上传各类裁判文书1010份,文书上网公开率为83.33%,其中审判案件文书上网率96.82%,极大地推进了司法公开。加强对企业和青少年普法教育,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和“公众开放日”活动,使更多群众走进法院零距离感受审判工作,进一步突出司法为民,加强司法公正。加强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设,主动公开司法信息,让司法公正看得见、能评价、受监督。

落实司法便民有新措施。2018年10月完成了诉讼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工程,在立案大厅实行当事人立案、法律咨询、案件查询、信访接待“一站式”窗口文明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制作和完善相应的诉状格式文本,方便当事人填写诉状;在醒目位置放置立案登记流程图解;增设立案窗口,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井喷式”案件数量的增加,并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各分管院长亲自到立案庭进行监督,及时掌握改革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并对当事人的反映、投诉及时处理并予以回应、反馈。立案大厅电子屏流动播放当日庭审信息,便于当事人了解自己案件的开庭时间和开庭地点。

建设智慧法院有新作为。大力推行网络庭审直播,将案件公开开庭审理情况在互联网同步推送,并提前在定襄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案件直播预告,让社会公众在家中就可以了解案件开庭的全部情况,全年庭审直播441次,观看次数达270371次。现有的四个法庭全部配置庭审直播和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每庭必录,数据全部上传,庭审案件同步录音录像案件600件。应对数字化档案管理需要,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存档案件1056件全部进行了电子扫描,生成电子卷宗系统,方便其他业务单位和来访当事人对案件信息材料的查询、复制。树立人文观念和文化兴院理念,丰富文化生活载体,营造良好氛围。在机关大楼走廊建成“文化长廊、廉政长廊”,2018年成功创建忻州市精神文明单位。

党建工作】 紧扣时代主题,加强机关党建。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基层法院党组织建设工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紧跟新时代司法工作步伐,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引导监督作用。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组中心组和党小组定期开展会议,全面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章党规,提升党组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以中央巡视反馈问题为导向,全面进行整改提高。通过组织参观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建学习园地、写学习笔记等方式,加强党建工作。今年4月,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全体党员均表示收获颇丰,主动书写心得体会。7月,组织开展了“全力破解执行难、司法改革显风采”演讲比赛、书画名家进法院活动、“庆七一”乒乓球比赛活动,培养高尚人文情怀和职业道德操守,提升干警文化修养,培育高素质法官队伍。党建工作受到了上级法院的高度肯定,被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2018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坚持正本清源,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三重一大”监督。院领导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把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县和上级法院有关规定。自觉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用《廉洁自律准则》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认真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廉政建设。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审判业务和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坚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书账册”制度,由院办公室、政治部每季度对各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纪律作风建设进行一次检查,年底与业务工作一起考核。充分发挥党组主体责任,明确年度主体责任清单,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根据责任要求,如果出现问题,绝不护短,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