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用以制止或约束对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各种侵犯行为,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稳定土地利用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或手段。其中,土地权属关系是土地关系的核心内容。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珍贵的生产资料。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围绕合理利用土地这一目标进行。......
2023-06-30
【土地资源】 耕地 全县耕地面积53.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9%。主要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不足2米的田坎、沟渠、田间小道和耕种3年以上的河滩地等。境内耕地分为10个类别:
注:1毫巴=100帕斯卡。
水田 面积0.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是用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滹沱河和同河沿岸,以及池泉灌区一带。
一般水浇地 面积20.1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9%。是指有灌溉设施,一般每年能浇水一至二次,但达不到高产水平。集中分布在平川地区,丘陵区也有少量分布。
保浇地 面积13.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6%。是能排能灌,一般能保证遇旱有水,旱涝保收。主要集中在平川地区,是高产高收的基本农田。
平川地 面积4.5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指冲积洪平原上的耕地,集中分布在平川乡(镇)。
沟川地 面积0.7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指丘陵和山区、河槽两岸阶地上的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山和北山一带的丘陵区。
河滩地 面积0.2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5%,分布在滹沱河、牧马河、云中河、同河流域的河漫滩上,易被洪水淹没。土质较差,地力较低,产量低而不稳。
梯田 面积8.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分布在东部、北部和南部的丘陵山区,呈阶梯状,有比较整齐的地埂,田面基本平坦,是比较好的产粮耕地。
坡地 面积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7%。又分为缓坡地、陡坡地、急坡地3种:缓坡地地块较大,也较平缓。陡坡地一般离村较远,水土流失严重;急坡地分布在东部山区被侵蚀沟坡和植被较好的山坡上。
菜地 面积0.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4%,包括温室塑料用地,但不包括季节性的菜地。分布在县城附近和平川乡(镇),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灌溉条件较好。
其他用地 面积0.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5%。
天然林 面积1.2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5%。指天然起源的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史家岗、南庄、李家庄、董家堰等东南山地区。大部分为天然次生林,其特点是立地条件差,郁闭度低。均为幼龄林,一般无采伐价值。
人工林 面积2.01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8.8%。指生长稳定,保存株数不低于合理造林株数的70%,或郁闭度达到0.3以上人工起源的林地。分布在全县各乡(镇),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和河岸边。
经济林 面积0.61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7%,指以采集林产品为主的林地。以核桃、花椒、柿子、红枣为主,集中分布在丘陵区的南庄河谷区。
防护林 面积0.89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8%,不包括四旁零星植树,主要分布在平川沿河堤岸两旁。
灌木林 面积16.7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72.9%,指覆盖度大于40%的灌木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山区,主要起水土保持作用和用于放牧等。
疏林地 面积0.67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9%,指树林郁闭度为0.1—0.3的林地。包括天然起源、人工起源两部分。主要分布在蒋村乡史家岗地区、河边镇李家庄地区、南王乡董家堰地区,其余乡(镇)也有零星分布。
未成林造林地 面积0.47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1%,指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株数的41%,分布均匀,尚未郁闭,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集中分布在李家庄、史家岗等地,零星分布在丘陵山区的沿河乡(镇)。主要树种有油松、杨树、榆树、柳树等。
苗圃地 面积0.2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1.2%。指林木育苗地。主要分布在平川和丘陵区,树苗有杨、榆、梨、苹果、核桃、红枣、葡萄等。
其他林地 面积0.004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0.02%。
天然草地 面积9.73万亩,占草地面积的99.7%。指生长天然草本植物为主,未经改良,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疏林、灌木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丘陵山区。
人工草地 面积0.03万亩,占草地面积的0.3%。分布在河边、杨芳等乡(镇)。面积不大。
果园 面积1.8万亩,占园地面积的99.3%,指种植苹果、梨、桃、杏、葡萄等水果的园地。分布在所有乡(镇)。
桑园 面积0.01万亩,占园地面积的0.6%,包括起水土保持作用和以产桑叶等为目的的成片桑园。主要分布在南王、受禄、季庄等乡,面积较小。
河流水面 面积1.79万亩,占水域面积的34.1%。指河流常水位岸线以下的面积。
坑塘水面 面积0.08万亩,占水域面积的1.5%。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蓄水量10万立方米,常水位岸线以下正反蓄水面积,全县集中分布在宏道、神山、南王、晋昌等乡(镇)。
苇地 面积0.04万亩,占水域面积的0.7%。主要分布在河边、宏道、季庄3个乡(镇)。
滩涂地 面积0.9万亩,占水域面积的17.3%。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以及时令湖、河洪水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面积。
沟渠 面积2.39万亩,占水域面积的45.8%。指人工修建,用于排灌的沟渠,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主要分布在平川区。
水工建筑物 面积0.04万亩,占水域面积的0.6%。指人工修建的水利设施及建筑物。
城镇工矿用地 面积0.28万亩,占工矿用地的4.8%。包括城区连片部分以及分散到郊区和城区有密切联系的城镇建设用地,不包括城镇行政区范围内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农村工矿用地 面积4.26万亩,占工矿用地面积的72.6%。指乡(镇)、村以及零散用户工副业生产、畜圈和晒场等生产设施占用地。
独立工矿用地 面积0.74万亩,占工矿用地面积的12.9%,指居民点以外的各种工矿企业。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特殊用地 面积0.58万亩,占工矿用地面积的9.7%,指居民地以外的国防、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墓地、废旧宅基地等用地。
铁路用地 面积0.12万亩,占交通用地面积的5.5%。指铁路线路及场站用地,包括两旁路堤、路堑、道沟和护路林。
公路用地 面积0.29万亩,占交通用地面积的13.4%。指连络村镇、工矿区和农村居民点的国家和地方公路,包括路堤、路堑、道沟和护路林。
农村道路用地 面积1.77万亩,占交通用地面积的81.1%,指农村大于2米宽的道路用地。
【河流】 定襄县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为过境的季节性河流,随着降水量的丰枯,径流量的年际丰枯悬殊。水量利用一般受上游用户制约。
滹沱河《礼记》作恶池或霍池,《周礼》作厚池。东汉以来,始有滹沱河之称。《史记》作滹沱,又作亚沦。曹魏称呼沱河,西晋复称滹沱河。北魏以来滹沱河之称基本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经代县、原平市,至界河铺于三家村西流入定襄县,至河边镇出境入五台县,曲流20千米后,复流入定襄县河边镇南庄,于岭子底浮石口入盂县。流经定襄县受禄、晋昌、季庄、神山、宏道、河边等乡(镇)的41个村,顺流向自上而下,左岸有:三家村、玉会、寺家庄、白村、上汤头、下汤头、向阳、北受禄、受禄、北庄、大南庄、小南庄、黄咀、高村、西庄头、前营、后营、邱村、阎徐庄、留念、大营、马城、咀子、平东社、戎家庄、赵家庄、河南坪、岭子底;右岸有:北关、崔家庄、赵家营、镇安寨、卫村、管家营、陈家营、河一、河二、河三、河四、阎家庄、南庄。流程全长59千米,占地面积约为54平方千米,流域面积约511平方千米。河床宽200米—1600米,界河铺滚水坝至济胜桥河床纵坡为1/910—1/1410,相对高差40米左右。济胜桥至甲子湾为1/1575—1/665。多年平均年径流为4.7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为6.2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为2.2亿立方米。历史最大洪峰2700立方米/秒(1853),枯水季节最小流量0.2立方米/秒。干涸断流期一般在立夏至6月中旬。年平均最大含沙量为54.3千克/立方米,最小含沙量3.73千克/立方米。
牧马河 发源于忻州市西北吕梁山支脉的济通、山岭、洞站、马圈、塔西、新开、阳子等7个岭,因而又名七岭河。由杨芳乡智村西南2千米处流入定襄县,经杨芳、南王、晋昌、神山、蒋村、河边等6个乡(镇)26个村,顺流向自上而下,沿河左岸有:智村、西邢、庄力、董村、待阳、南西力、北西力、小王村、神山、卫村、管家营;右岸有:张村、镡村、大南邢、赵村、东王、东力、下东留、前高蒋、后高蒋、草泉、蒋村、砂村、南作、芳兰、陈家营。于陈家营村西北汇入滹沱河,流程全长31千米,占地面积约2.21平方千米,流域面积约291.7平方千米。河床宽50米—60米,智村至陈家营河床纵坡为1/600,相对高差30.89米。一般流量为170立方米/秒,历史最大流量1890立方米/秒(1932),1949年后,最大洪峰为636立方米/秒;年平均含沙量19.5千克/立方米。干涸期7至8个月。
云中河 俗称沙河,又名天槽河、二贤河。发源于忻州市北云中山脉之北沟岭,从杨芳乡兰台村西入定襄县,经西营、西河头村于滹沱河大桥西1千米处汇入滹沱河,顺流向自上而下,沿河右岸有:兰台、西营、西河头、西关4村,流程全长8千米,占地面积0.53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4.67平方千米。河床平均宽80余米,河床纵坡为1/100。相对高差7.97米,多年平均径流量0.07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0.3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0.04亿立方米。历史最大洪峰1388立方米/秒(1932),1949年后,实测最大洪峰426立方米/秒(1954)。年平均含沙量为1.64千克/立方米,最大含沙量为46.5千克/立方米。干涸期3个月左右。
同河 发源于原平市老爷尖山石门沟,从宏道镇西社村东北1千米处入定襄县,于平东社村东北汇入滹沱河。顺流向自上而下,沿河左岸有:北社西、北社东;右岸有:西社、贾庄、南社、平东社。流程全长9千米,占地面积0.45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1平方千米,河床宽40米—50米,纵坡约1/30—1/100,正常年径流量0.1327亿立方米。历史最大洪峰为1144立方米/秒(1883),1949年后,实测最大洪峰为463立方米/秒(1970)。
【泉水】 出露于南部边山区的吕布池泉水,水量较稳定。年泉水量200万立方米—300万立方米,补给源在南部系舟山灰岩区。
分布于白村、寺家庄一带的白村泉(地下),以大口井取水。年利用量在200万立方米—250万立方米左右,补给源为北部山区滹沱群岩溶裂隙水和穿越山区的原平盆地地下水,水量亦较稳定。
三会泉 包括吕布池、娘娘泉和黄沙泉(亦称龙液泉),位于丛蒙山北麓,东霍与中霍村之间,为天然泉。三泉出水量为0.035立方米/秒。
砂村泉 旧名温泉,在砂村东圣阜山下,万历《定襄县志》载:“有三穴长流。”今存1泉,涌水量为0.003立方米/秒。
七岩泉 位于黄场峪村南,1964年人工开挖,为基岩裂隙泉水,涌水量为0.004立方米/秒。
白村泉 位于白村西,为人工泉,1973年白村、上汤头、下汤头、向阳、横山、于家庄6村联合挖凿。池口面积2000平方米,深12米,静水深10米,出水量为0.142立方米/秒。
湖村小池 位于湖村西,1974年掘深并修建长100米、宽50米的蓄水池1个,静水深1.5米,涌水量0.016立方米/秒,1980年后毁弃。
南王池泉 位于南王村,大小28个水泉,较大者有村北的韩家泉、刘家泉,村西的沤麻泉、杨家泉、任家泉、胡家泉、郭家泉、大泉、小泉,村西南的肖家泉等。水泉底部均有黑沙泥,唯沤麻泉底部为白沙,水质特甜。20世纪60年代后,村南钻凿深井,泉水逐年减少,到1975年仅存肖家泉1处。
上汤头温泉 位于上汤头村东南400米处。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井深67米,水温52℃。但其热水价值未被引起重视和利用。1984年,县科委同向阳电灌站联合利用该热水进行罗非鱼的养殖试验,走出开发利用热水水源、提高热水价值的第一步。此后,陆续有个人、机关单位进行投资建设,但都没有形成规模。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度假、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升温,该泉被重新开发利用。1998年,新打热水井1眼,出水量每小时32吨。
【湖泊】 留念湖 该湖为人工湖,建造于1958年,占地面积26.68万平方米,湖堰高3米,蓄水能力66万立方米。1972年大旱,在湖内打浅井30余眼,建机房6间,配套6台6寸离心泵,净扬程20米,修出水池1座,填方高灌渠1500米。当时,能蓄水24万立方米,可解决留念村2600亩浇地用水。1973年,从马城村南新开滹沱河引水渠,全长2500米,引水新增20余万立方米。
【金属矿产】 铁矿 探明储量约380万吨。分镜铁矿和赤铁矿2种,比重大,品位高,一般含铁量在20%—60%之间,易冶炼。但由于喀斯特溶洞的形态出现,不易开采。矿点分布在史家岗、向阳村(凤凰山铁矿)、李家庄、姑姑山、寇村、无畏庄、贾庄等地。史家岗矿点位于史家岗东南3千米处。铁矿形成于太古界五台系台怀亚群柏枝岩组绢云石英片岩中,矿层分上、中、下3个矿带。矿体呈层状,长1000米,延伸500米,最厚7.91米,一般厚4米。矿物成分以镜铁矿为主,赤铁矿次之。矿床总储量325万吨,其中,C1级202万吨,占总储量的62.5%;C2级123万吨,占总储量的37.5%。明末始采,经清、民国均有开采,1958年至1980年,开采规模渐大。矿石供蒋村、原平两个铁厂冶炼,1980年停产。先后采出矿石约8万吨,地表矿已采空。无畏庄矿点(漆郎山铁矿),曾于1958年采出矿石0.3万吨。其余矿点均未开采。
铜矿 已查明储量7.5万吨,储藏于南王乡藏孤台一带。寺家庄一带也有储藏,但储量未查。
铝土矿 储量337.5万吨,储藏于南王乡尧头村和百泉郊两地。
高铝矾土 储量48.75万吨,储藏于南王乡尧头村和百泉郊两地。已开采。
【非金属矿产】 白云矿 储于河边村北大关山,总储量4299万吨,平均品位17%—22%,由太钢大关山白云矿厂开采。年均开采量12万吨。
硅石矿 又名矽石,俗名马牙石。储藏于河边大关山白云岩的夹层中,储量少,年可开采量1.5万吨。此外,白村和李家庄山中也有少量储藏,两地年可开采量共约2500吨。
石灰石 石灰石是定襄县各种矿藏中最为丰富而又分布最广的矿产资源,储量大约84亿立方米,比重大,质量好,是水泥的主要原料。主要分布在城南7千米处的南山一线,现已利用。
大理石 储藏于城西北20千米处的受禄乡向阳村北,探明储量165万立方米。1974年,受禄乡政府建大理石厂,年产水磨石、白石子7500吨,花岗岩1000立方米。但从1988年以后,由于矿藏深度和硬度增加,以及对环境污染较重,已全部停产。
纹石 俗称砚石,储藏于河边镇河边一村和河边三村村东文山中,储藏范围约7平方千米。分红、黑、绿、紫4种色彩,绿色尤佳。是雕刻砚台和工艺品的极好原材料。明代至1960年均有开采,1973年,河边镇建石刻工艺厂,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开采。20世纪80年代初工艺厂停办,转由个体开采。
青石 储藏于河边镇青石村东青石山中,开采量不大,多用于石雕。
砖瓦黏土 储藏于河边、芳兰、集贤一带。主要用于烧制砖瓦,年开采量约15万吨。宏道镇马城村附近也有储藏,1970年以前,马城村村民用之烧制瓦盆、瓦罐等器皿。
河沙 储藏于滹沱河、牧马河两岸,储量较大,用于建筑。
地热水 储藏于受禄乡上汤头村一带,热水系北部山区降水,沿构造裂隙渗入地下深处,受深部及花岗岩体中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量作用形成,然后沿构造断裂上涌的热水挤入砂砾石含水层中,形成一定面积热水分布范围。井口热水温度多年保持在38℃—43.5℃。允许开采量500立方米/天。
矿泉水 一出露在宏道镇无畏庄漆郎山山前坡洪积倾斜平原地带,为锶、碳酸氢钠钙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允许开采量2500立方米/天。二出露在蒋村乡砂村圣阜山一带。
另外,在受禄乡向阳村凤凰山还储有铀矿,含铀0.05%—0.1%,平均品位0.08%,最高达0.4%—0.8%。矿体规模不大,未开采利用。
【动物资源】 定襄县动物分为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境内的环节动物有蚯蚓(人称曲蟮)和水蛭,软体动物有蜗牛和田螺。
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纲的有粉蝶、凤蝶、蛱蝶、灰蝶、弄蝶、眼蝶、天蛾、夜蛾、灯蛾、螟蛾、斑蛾、刺蛾、麦蛾、毒蛾、枯叶蛾、卷叶蛾、木蠹蛾、果蛀蛾、尺蠖蛾、透翅蛾、蚕蛾(蚕)、瓢虫、金龟子、天牛、叶甲、叩甲(俗称叩头虫)、跳甲、虎甲、象鼻虫、步行虫、龙虱、椿象(俗称放屁虫)、臭虫、介壳虫、蚜虫、叶蝉、蝼蛄、蝗虫、蟋蟀、蝈蝈、地鳖、舍蝇、醋蝇、食蚜蝇、寄蝇、蚊、牛虻、蓟马、蜜蜂、胡蜂、泥蜂、细腰蜂、小蜂、蚂蚁、螳螂、蜻蜓、虱、蚤、蠹鱼(壁鱼)等。属于甲壳纲的有鼠妇(俗称泼害虫)、虾、水蚤(鱼虫)等。属于蛛形纲的有园蛛、狼蛛、扁蛛、花蛛、蟏蛸(俗称喜蛛)、蝎子、叶螨、瘿螨等。属于多足纲的只有蚰蜒一种。
脊索动物中属于鱼纲的有草鱼、鲢鱼、青鱼、镛鱼和泥鳅等。属于两栖纲的有青蛙、蟾蜍(俗称疥蛤蟆)。属于爬行纲的有蜥蜴(俗称蛇狮子)、鳖、黑眉锦蛇(俗称黑乌蛇)、赤链蛇、菜花蛇、白脊蛇(白花蛇)和土条蛇等。属于鸟纲的有雉鸡、啄木鸟、猫头鹰、乌鸦、喜鹊、斑鸠、黄鹂、眉鸡、杜鹃、燕、雁等,属于哺乳纲的有豹、狼、狐狸、黄羊、狍子、野猪、野山羊等。
【植物资源】 用材树 树种主要有杨(青、白2种)、柳(旱柳、杆柳2种)、榆、槐(国槐、刺槐2种)、椿(香椿、臭椿2种)、桑等,以上多生长于平川区,丘陵区次之,山区亦有;桦、松(油松、落叶松2种)、杆、椴、柏、桧、楸、蔡,以上多生长于山区,丘陵区也有零星分布,平川区鲜见。另有檀、泡桐、梧桐、银杏等,但为数很少。
经济树 树种主要有梨(夏梨、黄梨、秋白梨)、果(槟果、夏果)、杏(苦核、甜核2种)、桃(毛桃、伏桃、秋桃3种)、李、葡萄(龙眼、牛奶),以上多生长于丘陵区,平川区次之,山区也有零星分布;红枣(木枣、黑腰枣、牙枣、星宿枣等),分布于全县,集中在丘陵区。核桃(绵、夹2种)、柿(盖柿、托柿、牛心柿3种)、花椒(黄金椒、大红袍、老笨椒3种)、黑枣、榛子、山桃、山杏、山葡萄、山定子等,以上树种多生长于南庄山区,其他山区亦有,数量不多。
景观树 树种主要有垂柳、龙须柳、侧柏、榆叶梅、刺玫、石榴、丁香等。
灌木 主要灌木丛有红(河)柳、紫穗槐、沙棘(酸刺)、虎榛子、六道子、桑胰、黄栌、麻花子、王荆子、圆刺梢、朴油子、马姑姑、段婆婆、山榆、荷条、对角子、楸子、卫矛、黄杨(大叶、小叶2种)、紫荆、紫叶李、酸枣、木瓜等,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也有见。
引进的品种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09年底引进的新品种有杨(北京杨等10余种)、柳(垂柳、龙须柳)、刺槐、白榆、胡桑、落叶松、侧柏、苹果(红富士等10余种)、梨(雪花梨等10余种)、葡萄(巨峰等)、枣(骏枣等10余种)、核桃(汾阳核桃等)。另外,还有泡桐、银杏等。
草本植物 境内草本植物可分为牧草和药草两大类。牧草主要有芦芽、水稗、节续草、白草、狗尾草、毛小狗草、纹纹草、板板草、毛薕、羊耳格、虎尾草、牛枝草、灰起苋、盐板柳枝、青蒿、猪耳朵菜、灰菜、甜苣、苦苣、蒲公英、马齿苋、芦豆苗、马奶奶草、米布袋草、甘草苗、老来红、野苜蓿、洋蓖麻、盐蒡子、蒲草等。还有苍耳、蒺藜、老虎刺草、苫坡草、霜草、黄蒿等。药草主要有穿地龙、黄姜、黄芪、苍耳、甘草、大蓟(俗称刺蓟)、白茅(俗名称白草),此外,还有半夏(俗称圪罗罗旦)、远志(俗称小鸡草)、知母(俗称马儿草)、马勃(俗称马屁勃)、追风草、葛、天南星、百合花(山丹花)、马兜铃、拳参、何首乌、玉竹、丹参、柴胡、黄精、独活、贯众、防风、卷柏、马先蒿、篇蓄、薄荷、葶苈子、夏枯草、车前子(俗称猪耳朵)、龙葵、水红花、葎草、益母草、蒺藜、牵牛子、扫帚菜、猫眼草、猪毛菜(沙蓬)、薤白(俗称小蒜)、香蒲、浮萍、芦苇等。
有关定襄年鉴.2019/的文章
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用以制止或约束对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各种侵犯行为,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稳定土地利用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或手段。其中,土地权属关系是土地关系的核心内容。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珍贵的生产资料。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围绕合理利用土地这一目标进行。......
2023-06-30
在全省71.7万km2的国土面积中,耕地68.14万hm2,占总面积的0.95%;草地4038.62万hm2,占总面积的56.29%;林地241.58万hm2,占总面积的3.37%;水域315.8万hm2,占总面积的4.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仅占0.32%;其余为难以开发利用的石山、雪山、冰川、沙漠、戈壁和盐沼,面积达2487.5万hm2,占总面积的34.67%。图9-1青海省土地利用结构图从表9-1可以看出,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并不相同。......
2023-10-22
波斯猫是一种体型很大、毛又厚又长的很漂亮的猫,原产于波斯。据说有的波斯地毯特别贵重和独特,一个波斯人甚至要花费一辈子才能完成一张这样的地毯。波斯的一些地区种植着这种漂亮的植物,他们会用玫瑰花瓣制作香水。“狮子和太阳的土地”是对伊朗的称呼,这是因为伊朗的国旗上就有一头狮子和一个太阳。有的地区则是沙漠,环境异常恶劣。全世界最珍美的珍珠来自伊朗的波斯湾。......
2023-11-01
植物品种及分布据2001年普查,神木县共有林木品种21科,33属,81种。野生植物资源:截至2012年,神木县林业用地58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5%。活立木蓄积达115.6万立方米。臭柏属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沙柳、柠条、踏郎是防风固沙先锋树种。野生动物资源至2012年,神木县野生动物主要有73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2种,三级保护动物3种。......
2023-08-20
在众神谱系中,土地的“级别”最低,是最基层的神灵,所以一般没有祠庙,只附在神庙或桥亭等地方祭祀。土地各处土地均非同一神,多以人鬼升任。最初灶君的形象,是一个女性。灶君是民间信仰的主管饮食之神,又称“灶王” 。到了晋代,灶君的职权也逐渐扩大,由管一家饮食演变为司察世人罪过、操一家生死祸福之神。......
2023-12-06
土地资源也是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宝贵资源之一。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土层。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无水之土或无土之水,均不可能存在农业生产。在非农业部门,水土资源是当作基地,作为载体或原料来发挥作用,无论工业、建筑业或交通运输业无不以土地为基地,以水资源为基本条件。总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土资源以特有的职能为人类服务。......
2023-06-30
水系是由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河网系统,水系的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和地质构造的控制。我国河流不仅水量丰沛,水能资源蕴藏量及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加上河流水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极为丰沛;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76亿k W,年发电量为59200亿k 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为3.78亿k W,年发电量19200亿k W·h。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均居世界首位。......
2023-11-22
幼鳗长大,拉长、加宽,体内组织密度增加,渐渐升上比较亮的水域。幼鳗呢,被饥饿的甲壳类、乌贼、水母、蠕虫追捕,还有许多种鱼张大着嘴在海中巡游,过滤水中所有的食物。它们上升到表层水域,亮绿的海水中,敌人可清楚看到它们黑色的眼睛。它们感觉到波浪的起伏,见识到大海上正午令人眩晕的阳光。表层海域有各种移动的洋流,洋流所至,幼鳗随之。它们浩浩荡荡的队伍像一条长河,在百慕大南方的海面漂流、觅食,其数不可胜数。......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