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32.加快陇东煤电化建设。加大对陇东地区煤炭资源勘查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研究当地用电补贴政策。加快实施农网、城网改造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完善省内330千伏电网。配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主网架规划,拓展区外市场,形成西北电网中心枢纽。......
2023-11-29
经济转型发展是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的首要要求,也是定襄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长期坚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要求以及“三大目标”新部署、市委“1661”发展战略和“六大主战场主阵地”新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一都四基地”,推动定襄经济转型发展。
一要围绕打造世界法兰锻造之都,推动法兰锻造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市委针对定襄法兰锻造产业提出的“用好9个品牌、打造法兰锻造工业4.0和百亿级支柱产业”的新要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在做大做强法兰锻造产业上持续发力,推动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进一步加快整合重组。在已组建22个集团公司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法兰锻造企业整合重组,年内全县法兰锻造企业争取整合到200户以内。要重点扶持培育20户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税收超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在规上企业全面推广六西格玛管理,在规下企业全面推广6S管理;规范行业管理,按照已经出台的《定襄县法兰锻造行业整改规范三十条》,严格对标进行整改,严格验收。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发挥六个“国字号”品牌(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中国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国家法兰锻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绿色锻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机械工程学会服务站)、两个省级品牌(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县、永旺物流园区出口保税仓库和进出口监管仓库)和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定襄县法兰锻造产业王一德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培育壮大法兰锻造产业,提升定襄法兰锻造的知名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自由锻工艺向模锻工艺升级,由低端法兰向高端法兰转型,法兰锻件产品逐步进入航天航空、船舶、军工、核电四大核心领域;由法兰向汽车、工程机械的锻件转型;由锻钢法兰向钛、铝、镁和铝镁合金法兰等轻量化方向转型;由零件向部件、整机转型,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进一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断更新改造工艺设备,推广模锻、高速数控机床设备,逐步将原有夹棒锤改造升级为智能化的电液锤。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法兰锻造工业4.0,打造百亿级支柱产业,促进法兰锻造产业的高端化发展。进一步发挥人才科研优势。不断加大技术中心创建力度,利用好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独立专家委员会专家和王一德院士工作站等92名定襄人才库专家,及时把脉会诊,为促进全县锻造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协会作用。建立信息化平台和行业自律标准,对进入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示范区的38户企业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和行业自律规范,38户入园企业均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可追溯制度,下一步将建立ERP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紧抓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培育军民融合企业,积极支持企业参与各类军民融合展会,签约军民融合项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二要围绕打造全国特色农产品基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一是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改变过去玉米种植的单一结构,下力气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以辣椒、甜瓜、蔬菜等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设滹沱河10万亩生态农业经济带。二是发展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小杂粮、瓜菜、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山投集团晋北小杂粮加工项目和广东温氏集团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两大农副产品加工项目,集中建设以甜瓜为主的设施蔬菜基地和以辣椒为主的露地蔬菜基地。三是实施六项农业改革。推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省粮改饲试点、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和全省2018年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六项改革,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投入全程监管,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四是打造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优秀品牌,在保护和利用好“定襄甜瓜”“定襄糯玉米”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的同时,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力度。
注:1亩≈666.67平方米。
同时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三大任务的要求,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要突出产业兴旺,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突出生态宜居,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突出乡风文明,持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突出治理有效,持续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突出生活富裕,持续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夯实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基础。特别是要实施在整村搬迁、整治风貌、整村提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白玉沟和小石岭整沟治理,探索一条脱贫攻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路子。
三要围绕打造电力装备制造基地,推动第二产业多元化发展。利用风电法兰优势,延伸塔筒、风机等风电产业链条,做大取向硅钢、空冷设备制造、高端变压器等项目;瞄准军工、核电等高端领域,引进电力装备制造项目;结合市委“十个特色小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项目要抓品牌、签约项目要抓落地、落地项目要抓开工、开工项目要抓进度、投产项目要抓效益,全力打造全市电力装备制造基地。
四要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推动第三产业转型升级。一是顺应全国旅游的发展大势,依托忻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整合定襄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围绕阎锡山故居、凤凰山景区两个4A级景区和七岩山景区、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遗山寺、东峪自然风景区、薄一波故居、二续纪念馆等特色旅游资源和木雕石雕、澄泥砚、蒸肉、黄烧饼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提升力度,构建多产业融合的旅游模式,提升定襄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打造全域旅游基地。二是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基础设施优势,围绕五台山机场这个核心,积极配合机场航空口岸建设,形成航空、高铁、铁路、公路相连接的立体多元的交通优势,进一步扩大定襄对外开放。依托永旺物流园区,加强与北京城投公司和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深度合作,引进国内外现代龙头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积极打造现代物流基地。
有关定襄年鉴.2019/的文章
(八)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32.加快陇东煤电化建设。加大对陇东地区煤炭资源勘查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研究当地用电补贴政策。加快实施农网、城网改造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完善省内330千伏电网。配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主网架规划,拓展区外市场,形成西北电网中心枢纽。......
2023-11-29
学者们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对话”的价值和意义,借助这些理论,企业积极尝试、创新,制定出适合培训对象的培训策略和模式,推动着企业人才建设稳步向前。......
2023-08-12
“仙作”一脉相承,仙游匠师们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使今天的仙游成为中国古典工艺之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仙作古典家具代表了红木家具文化进步,仙游相应地成为引领中国红木家具的创新、消费与收藏的高端产业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3-06-28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新媒体副刊传播既有专业组织对网民的大众传播,也有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10]以网络为技术支持的新媒体副刊具有共享互融的特征。[11]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副刊积极利用社会化媒体,利用社群化的传播渠道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新媒体环境下办好副刊,不应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盲目追求新颖性,减弱深层阅读的功能。在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还应根据自身定位打造新形式的品牌,保持副刊的思想深度和审美品位。......
2023-11-09
[10]在特殊历史时期,副刊淡化新闻性、政治性,于是就出现了副刊与新闻的背离现象。此时的副刊,以文艺为主,重视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重视现实问题,兼具新闻性。辛亥革命时期的副刊密切关注时事,针砭政治,参与斗争,宣传革命思想,成为正刊的有效补充。五四运动之后,一部分副刊再度脱离实际,复归到以消闲为目的的办刊路线。......
2023-11-09
正如滕守尧所说:“这里所说的对话,主要取决于一种‘对话意识’。因此,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共生和共存,致力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就是‘对话意识’。”......
2023-08-12
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翠屏区网络教研最初萌生于教师自发的教学交流。2014 年,在翠屏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翠屏区广泛宣传,开展网络教研。开放、共享和自主的专题教育社区建设经历,是开展区域网络教研经验的积累和资源的积淀过程,是翠屏区区域性网络教研比较成熟的探索。......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