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权保护与法律援助功能探析

人权保护与法律援助功能探析

【摘要】:如今,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人权”被规定在大多数国家的宪法之中,对人权的保护成了各国体现民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了法律援助制度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如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对贫者、弱者诉讼权利的保障,防止公民因经济、身体上的缺陷导致诉讼权利无法实现。

根据上述诸位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普遍认可法律援助具有人权保障功能和弥补功能,在安定功能、资源再分配功能、推进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方面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对法律援助功能的界定势必要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法律援助进行分析。

功能是指事物的效能、功效,与作用不同,功能本身不应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属性,即功能需要与外界发生联系之后才能产生作用,继而收获积极或消极的效果。据此,笔者将法律援助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功能;二是弥补功能;三是平衡功能。

(一)保障功能

法律援助产生于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之下,“人权”是这一时期的主题之一,法律援助的产生与人权有着天然的联系,保障人权显然是法律援助的首要功能。如今,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人权”被规定在大多数国家的宪法之中,对人权的保护成了各国体现民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了法律援助制度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法律援助的保障功能作用于两方面客体。一是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如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对贫者、弱者诉讼权利的保障,防止公民因经济、身体上的缺陷导致诉讼权利无法实现。法律援助通过为贫者、弱者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帮助,以实现法律援助的保障功能。二是对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功能。律师、法律服务者当然地需要一定的经济报酬,公民的经济基础往往决定着其所获得的法律质量,进而导致经济困难者无法获得合格的法律援助甚至出现没有诉讼代理人的情况。这样的局面极易使贫者、弱者丧失对国家司法制度的信心,出现对国家政权的不满与敌视,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为贫者、弱者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可以保障他们的基本诉讼权利,进而使之相信国家司法制度和社会公平正义,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全因素,实现对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功能。

(二)弥补功能

法律援助的弥补功能主要作用于法律制度和司法机制中存在的缺陷。首先,从法律制度这个层面来理解,法律援助能弥补法律的某些缺陷。“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通过法律形式赋予公民平等权,而公民平等权的实现则需要具体制度加以落实,否则只会是“纸上谈兵”。随着法治的日益健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文明的推进,社会成员的平等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公民之间出现的各种权利纠纷必然会大量以诉讼和非诉讼的途径解决。但是,由于贫困的客观存在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因经济或其他因素,在遇到法律纠纷时无法请律师或其他法律服务人员,导致诉讼权利无法实现、社会矛盾加剧,这种矛盾体现为平等的法定权利与保障权利实现的经济条件之间的不适应,而法律援助的建立给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了无偿的法律服务,极大地缓解了这种矛盾。

其次,从司法公正的层面上来看,法律援助弥补了司法机制存在的某些缺陷。例如,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处于特殊地位,加上法律知识的缺乏、人身自由的限制以及心理上的恐吓,使得其自身无力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需要既掌握法律知识又有诉讼技能的律师给予帮助,但是某些经济困难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请不起律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强大的控诉方,他们无法收集证据来举证并有力地发表自己的辩护意见。因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得不到充分地行使,既不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又不利于司法机关正确地定罪量刑。就刑事诉讼而言,对刑事被告人实施法律援助,是一个国家刑事司法公正的标志。同时,由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偶尔会存在滥用职权甚至非法行为,侵犯着特定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因此对这样的当事人给予法律援助也是弥补司法机制内部缺陷的重要途径。

(三)资源再分配的功能

法律援助的资源再分配功能主要是指对于法律资源的再分配。如大多数国家的律师行业,律师的法律服务讲究的是“等价劳动相交换”的市场法则,以提供法律服务获取相应报酬。律师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的有偿性,也就是说,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绝大部分是收费的。律师服务的有偿性决定了律师服务资源必然向拥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群体倾斜,导致贫穷者无法享受法律服务,不能实现基本权利。因此,社会需要一种制度来对法律资源进行合理的再分配。法律援助对贫穷者、弱者伸出援助之手,为贫穷者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可以使法律服务资源分配的缺陷得到矫正,使贫穷者的“平等”“正义”能够得到和其他成员一样的合法保护,法律援助使法律服务资源在所有社会成员之间都能够得到共享。法律援助实质上是国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对法律服务资源进行的再分配,以保障贫弱残疾者不因经济能力、生理缺陷所限而平等地获得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