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区分合同义务的移转和第三人代为履行。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义务的性质不能移转的合同义务,以及合同约定不能移转的义务,不得移转。故此,合同义务的移转须经债权人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第三人与债务人达成的合同义务移转协议效力待定,可能因债务人追认而自始有效,也可能因债务人拒绝追认而自始无效。后经神龙教同意,陈近南将该债务移转给其弟子韦小宝承担。......
2023-07-25
1.有完全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
第一,针对一个名义价值为2亿美元特定的资产组合(即参照实体,该资产组合既可能位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内,也可能位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外),发起人向SPV购买一个CDS,发起人作为保险买方,定期向作为保险卖方的SPV支付保费,与此同时也将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转移给SPV。
第二,SPV以签订的CDS合同为基础,发行各级CLN。其中,优先级证券获得AAA评级,价值17 600万美元,收益率为LIBOR加上50个基点;中间级证券获得BBB评级,价值1 000万美元,收益率为LIBOR加上300个基点;股权级证券没有信用评级,价值1 400万美元,收益率也事先不确定。
第三,SPV向机构投资者销售上述各级证券。
第四,SPV将销售CDO证券获得的2亿美元收入,投资于一个独立的抵押资产池,资产池中的资产均为AAA级无风险资产,如国债、货币基金等。
第五,如果参照实体没有发生违约事件,那么SPV将利用CDS保费以及抵押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向证券投资者支付利息;如果参照实体发生违约事件,那么SPV将利用抵押资产池产生的收入或者利用出售抵押资产池中无风险资产的收入,向发起人进行赔偿。
第六,当CDO证券期限届满时,SPV出售抵押资产池中所有资产,向投资者支付本金。
在CLN中,由于发起人已经将资产组合中的信用风险转出,从而降低风险资产的规模,也缓解了监管层对自有资本的压力。同时,由于信贷资产的债权本身并未发生转移,与SPV订立CDS合同也不需要通知借款人,从而避开了通知借款人的义务以及债务是否合法转移等法律问题。
2.有部分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
图6-2 有完全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
有部分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和有完全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的构造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在于第一步。发起人针对名义价值为2亿美元的资产组合(参照实体)的信用风险,订立两个优先次序不同的CDS合同。首先,发起人与超优先级投资者订立了价值17 400万美元的CDS合同;其次,发起人与SPV订立了价值2 600万美元的CDS合同。发起人作为保险买方,定期向超优先级投资者和SPV支付保费。一旦参照实体发生信用事件,那么首先由SPV向发起人支付补偿,只有当发起人的损失超过2 600万美元以上时,才由超优先级投资者向发起人赔偿。正是由于超优先级投资者受到了SPV(以及SPV所发行的CDO证券投资者)的保护,因此超优先级投资者的保费收益率远低于各级CDO证券的收益率。如图6-3所示,超优先级投资者的收益率仅为LIBOR加10个基点,远低于优先级CDO证券的LIBOR加50个基点。由于SPV只承担了2 600万美元的风险头寸,因此SPV总共只发行了价值2 600万美元的CDO证券,包括800万美元的优先级证券、1 000万美元的中间级证券以及800万美元的股权级证券。其余构造均与有完全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相同。
图6-3 有部分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
有部分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与单纯的CDS和单纯的CLN对比:
第一,有部分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与有完全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即CLN)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不需要充分融资。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发起人只需通过SPV发行价值2 600万美元的证券,就能管理2亿美元的信用风险头寸,而向超优先级投资者支付的CDS保费又显著低于向SPV支付的保费,这样便大幅降低了发起人的风险管理成本。
第二,有部分资金支持的合成型CDO与通过直接购买价值2亿美元的CDS保险相比,通过构造CDO,使得绝大部分信用风险集中在股权级CDO证券中,从而为超优先级投资者乃至优先级和中间级CDO证券的持有者提供了信用保护。这种内部信用增级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超优先级、优先级和中间级的信用等级,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降低风险管理成本[2]。
有关结构化融资工具案例分析的文章
注意区分合同义务的移转和第三人代为履行。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义务的性质不能移转的合同义务,以及合同约定不能移转的义务,不得移转。故此,合同义务的移转须经债权人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第三人与债务人达成的合同义务移转协议效力待定,可能因债务人追认而自始有效,也可能因债务人拒绝追认而自始无效。后经神龙教同意,陈近南将该债务移转给其弟子韦小宝承担。......
2023-07-25
⑥债权让与将实质性地增加债务人的风险时,该合同权利不得转让。债权让与虽然是让与人和受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但是涉及债务人的利益,因此为了保护债务人,各国立法大多规定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的生效要件。需要注意的是,债权让与无须债务人的同意,只要债权让与合同符合生效要件,债权让与在让与人和受让人之间仍然发生效力,只是没有通知债务人的仅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023-08-12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546条的规定,债权让与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以转让通知为前提。因此,在转让通知前,债务人对原债权人的履行行为,或者转让人对债务人为免除或抵销的,均为有效。受让人不能以债权转让为由,要求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只能向转让人要求返还其所受领的给付。债权让与通知债务人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让与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这一规定保证了债务人的抗辩权不因债权让与受到损害。......
2023-08-12
合同债权人有权受领债务人的给付,使自己获得合同利益。主给付义务,是指合同关系所固有和必备的,决定合同类型的基本义务。例如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提供租赁物的义务以及承租人交付租金的义务都是主给付义务。先合同义务,是指当事人为了订立合同而进行磋商谈判时,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所负有的说明、告知、保护以及注意等义务。例如,银行在放贷前审查对方资料时的保密义务即为先合同义务。......
2023-07-25
(一) 债权让与的概念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合同的内容,债权人通过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让与行为是法律行为,相当于将债权作为“有金钱价值的财产”予以处分,具有融通资金的功能,将其作为交易的标的,使债务的实现力、变现力增强。债权让与是通过让与合同将债权当作财产处分,因为债权是一种财产权利,所以可以作为转让的标的。因此,债权让与是债权处分行为,让与人须对债权有处分权。......
2023-08-12
各债权人可以独立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也可以共同代位行使,成为代位权诉讼的共同原告。但是代位权客体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保护债权,有违代位权制度设立的目的。我国《合同法解释(一) 》第21 条规定: “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请求数额超过债务人所负债务额或者超过次债务人对债务人所负债务额的,对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3-08-12
此时主债务存续,混同原因为弱义务被强义务吸收。此种情形下,合同债权不得因混同而消灭。王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王甲偿还3000元债务,并赔付医疗费2000元。王甲欠王乙的3000元借款,王乙已经予以免除,双方互不欠账。故王甲不同意王乙的诉讼请求。......
2023-07-25
法条链接混同的效力,在于绝对地消灭债的关系。债消灭,导致该关系所生的从权利如利息债权、违约金债权、担保物权也随之消灭,但是债权与保证债务混同的,保证债务归于消灭,主债务仍然存在。例如,债权人以其债权为第三人设立了质权,此时债权成为他人权利的标的,为了保护质权人的利益,合同债权不因混同而消灭。[7]参见王利明、崔建远: 《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644 页。......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