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非标资产在银监会的监管下虽然变换形式或是隐藏在表内继续存在,但是如前文所说,大量积聚的非标资产无疑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提出了重大挑战。最后,对于银行来说,进行非标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在于非标资产转成标准化资产时风险计提的调整。非标资产的证券化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2023-07-17
由于非标资产的类贷款性质削弱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导致风险积聚,因此银监会不断对非标资产做出规范。
2010年8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的72号文,其中对银信合作产品做了限制规定,要求产品的期限不得低于1年且不得为开放式,投向上也不可以是非上市公司股权。更为严格的限制是,融资类业务占银信合作比例不得高于30%,并且银信表外资产要在2年内转为表内资产,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银信理财业务规模。
2013年3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8号文,提出商业银行的理财资金投资非标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并且明确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定义,还要求“如果不按通知的要求管理非标债权投资,银行不能继续做新的业务,整改不到位的存量投资也要占用银行的资本”。在8号文后,多家银行为满足监管检查的要求,对资产池进行了拆分。但由于资产池的拆分不仅涉及前台记账,而且涉及核心系统建设、关联交易定价、托管账户拆分等多方面的问题,银行大多采取了账面拆分的方法。物理账户依然是原有资产池和资金池的账户,但该账户进行了进一步拆分,设立了多个虚拟账户。银行通过此途径满足了监管部门对三张报表定期上报的监管要求,但多个产品间的损益,依然可以通过关联交易的途径进行内部转移。在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下,8号文限制了风险在银行系统中通过理财渠道积累的速度,尽管其拥有透明化和规范化的初衷,但由于收益率模式下理财产品所特有的兑付特征,8号文并没有完全达到监管的目的。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107号文对影子银行业务进行界定,对信托、理财进行整治,并明确商业银行不得开展理财资金池,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
2014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的11号文,加强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非标投资的监管,而且11号文的监管异常严厉,不仅规定“非标资产投资总余额(理财资金加自有和同业资金投资)不得高于上一年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以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原则上应该满足监管评级的二级(含)以上”,而且还规定以“自有或者同业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原则上应该满足监管评级二级(含)以上且资产规模在200亿元(含)以上,业务规模不得超过本行同业负债的30%”,最后还对非标投向做出了限制——“只能用于支农支小,不得投资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保障房除外)和‘两高一剩’行业项目或产品,也不得投资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项目或产品”。
2014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的127号文,逐项界定并规范了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同业投融资业务,要求“金融机构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同业业务,应当按照各项交易的业务实质归入上述基本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同业业务实施分类管理”。127号文各条内容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指出“买入返售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非标资产因此被排除在外。同时要求“买入返售和同业投资业务,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127号文出台前,同业业务通过票据、信托受益权、存单质押等资产的买入返售,以绕开监管为目的,将大量资金投向以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其他监管限制的行业,以获得高额回报。但是,随之而生的各类隐性担保、期限错配埋藏了巨大的系统性信用风险隐患,并成为2013年“钱荒”的根本原因之一,最终引发了银监会对同业业务的清理规范。在127号文和《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出台以后,旧模式下的同业业务规模明显下降,同业业务的利润贡献也明显收缩。同业资产的调整主要以压缩买入返售资产和减少同业存放款为主,降低非标资产持有规模;部分买入返售项下的类信贷资产被放入投资科目的应收款项投资项下。随着监管层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同业项下的非标资产规模将持续下降,企业的融资需求可能转向传统融资渠道。而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同业资产中的“非标资产”将由资产证券化等标准产品替代。
有关结构化融资工具案例分析的文章
1.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非标资产在银监会的监管下虽然变换形式或是隐藏在表内继续存在,但是如前文所说,大量积聚的非标资产无疑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提出了重大挑战。最后,对于银行来说,进行非标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在于非标资产转成标准化资产时风险计提的调整。非标资产的证券化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2023-07-17
非标资产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简称,最早的存在形式有信托受益权、信托贷款和信贷资产,但其存在形式一直不断变换,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非标资产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截至2012年末,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汇票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在融资总量中占比达到23%。2013年,商业银行对利率债券的偏好日益下降,不断追逐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至2013年6月末,银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余额达到2.78万亿元。......
2023-07-17
1.银信合作模式非标资产的交易结构最初很简单,即通过银信合作。交易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银信合作模式交易结构1银行将信托公司信托计划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销售给投资者,获取资金,实质上是将银行贷款打包切分,销售给投资者。投资者获得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通过同业业务,绕过商业银行理财中非标的规定,将非标资产转到同业资产中。......
2023-07-17
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项目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举债并承担偿债责任。资产证券化成为PPP模式下可以选择的重要融资方式。......
2023-07-17
非标资产为规避监管不断变换交易结构、增加参与方,使其越来越复杂。1.导致货币空转,干扰宏观经济正常运转和调控“货币空转”指的是资金通过转几次才进入实体经济,社会融资存在重复计算,体现在货币供给量、新增信贷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等体现货币供应和社会资金的指标,其增速大幅高于经济总量增速。其次,就非标资产本身来说,进行资产证券化也是转为标准资产的选择之一。......
2023-07-17
第七条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023-07-16
第五步,由中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对SPV拟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信用评级。资产证券化运作的一般流程如图1-7所示:图1-7资产证券化运作一般流程3.资产证券化的核心要素标准的资产证券化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真实出售、破产隔离和信用增级。真实出售与否对证券化交易会计和税收的处理影响巨大。资产证券化产品实践中采取的信用增级措施包括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两类。......
2023-07-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