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它还是聚集了国内最早的一批网民,并且让国人逐渐认识了BBS这种新生事物,因此曙光BBS站也被称为成为中国网络社区文化的开端。在这一阶段,1999年3月成立的天涯社区是另一个知名度较高的网络社区。网络社区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在第一代网络社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第一代网络社区常常被称为“虚拟社区”。......
2023-12-07
精彩看点
包围里加——埃里克·达尔贝里——荷尔斯泰因战役——无精打采的瑞典盟友神圣罗马帝国——卡尔十二世在斯科讷——卡尔十二世拮据的财政——瑞典舰队出海——汉斯·瓦赫特迈斯特——英格兰王国与荷兰共和国舰队抵达桑德海峡——与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舰队会合的困难——卡尔十二世与其海军上将的通信——瑞典人登上西兰岛——卡尔十二世的危险处境——《特拉芬达尔和约》——利沃尼亚的远征准备——瑞典大臣的规劝——卡尔十二世的沉默——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芒努斯·斯滕博克、阿尔维德·霍恩和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在佩尔瑙登陆——进攻纳尔瓦——三个月的艰辛——俄军营地——纳尔瓦战役——纳尔瓦战役引起的轰动——拒绝所有调解——莱亚斯城堡的冬天——卡尔十二世与其姐妹的通信
与此同时,瑞典与萨克森两军的战争已经打响。1700年2月,约翰·赖因霍尔德·帕特库尔随军前往利沃尼亚。因此,奥古斯特二世相信了约翰·赖因霍尔德·帕特库尔的诺言和陈述,下令让萨克森军队攻打利沃尼亚。约翰·赖因霍尔德·帕特库尔的计划是在他人的帮助下突袭里加。约翰·赖因霍尔德·帕特库尔说,肯定会成功,在利沃尼亚的贵族背叛瑞典之后,萨克森军队将迎来胜利。然而,这个计划被深谋远虑的指挥官埃里克·达尔贝里[1]识破了。埃里克·达尔贝里无疑是瑞典军队中最伟大的谋士和最勇敢的军官。1650年,在卡尔十世·古斯塔夫的统治时期,埃里克·达尔贝里便首次赢得荣誉。正是埃里克·达尔贝里向卡尔十世·古斯塔夫提议穿越冰冻、贫瘠的危险地带,最终赢得罗斯基勒战争的胜利。埃里克·达尔贝里的上级军官卡尔·古斯塔夫·弗兰格尔曾认为穿越冰冻、贫瘠的危险地带是完全不可能的,并决定永不原谅埃里克·达尔贝里。当卡尔·古斯塔夫·弗兰格尔成了摄政团中的一员后,卡尔·古斯塔夫·弗兰格尔提议说,埃里克·达尔贝里应当安享晚年,而不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拔。但年轻的卡尔十一世首先采取的行动便是重新任用并酬谢父亲的这位忠实下属——埃里克·达尔贝里,并先后任命埃里克·达尔贝里为伯爵、陆军元帅和总督。在卡尔十二世的统治时期,经验丰富的埃里克·达尔贝里即将创造最后的丰功伟绩。1700年2月月初,埃里克·达尔贝里率军在里加城外击退了萨克森军队,并在文登和诺伊姆赫勒的交战中获胜。但由于兵力不足,埃里克·达尔贝里无法阻止萨克森军队攻占陶格夫里瓦城堡。陶格夫里瓦城堡是通往德维纳的必经之路。1700年5月,萨克森人第二次入侵利沃尼亚,但在芬兰和爱沙尼亚军队的帮助下,埃里克·达尔贝里率领的瑞典军队再次击退了萨克森军队。1700年6月,在里加举行的一次州议会中,约翰·赖因霍尔德·帕特库尔被公开谴责为叛徒。缺乏人手和资金阻碍了瑞典将军的每一步行动。1700年7月,在第三次渡过德维纳河时,军事力量得到极大巩固的萨克森军队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在接下来的六周里,奥古斯特二世驻扎在里加城外,死死地包围着里加。1700年5月中旬,荷尔斯泰因的战争也开始打响了。当时,为抵抗丹麦人,吕讷堡的诸侯联合尼尔斯·于伦谢纳领导下的一小支瑞典部队坚守在阵地上。实际上,丹麦人当时已经占领了整个荷尔斯泰因,包围了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腓特烈四世最后的,也是最坚固的要塞——滕宁。当时,瑞典将军约翰·加布里埃尔·班纳顽强地保卫着滕宁。虽然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指挥着联合军队,但由于汉诺威士兵心中充满了忧虑,不愿意在战争中顽强奋战,甚至还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每一次可能的交战,整场交战看上去更像是在进行军事演习。由于汉诺威士兵的消极怠战,丹麦人对滕宁加强了围攻。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除了在谈话距离内谨慎地观察对方,乔治一世指挥的盟军和丹麦军队什么也没有做。而中立势力则在努力地、徒劳地试图调停。最后,无法容忍拐弯抹角的卡尔十二世突然主动出击,结束了这场战争。
埃里克·达尔贝里
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
滕宁要塞示意图
卡尔斯克鲁纳
1700年4月,卡尔十二世抵达了卡尔斯克鲁纳。卡尔十二世监督和动员军队并鼓舞士兵、检查舰队装备的情况,并根据战事的需要在斯科讷的哥德堡、马尔默和卡尔斯克鲁纳之间来回奔波。卡尔十二世有着非同寻常的精力和热情,在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是如此。而现在,瑞典最主要的困难便是贫困已经让国家无法运作。瑞典虽然现在非常需要钱,但没有资金来源。瑞典经受着持续了三年的严重饥荒带来的影响:国库空空荡荡;贵族们因削减制度的苛刻要求而一贫如洗,只能给予那些窘迫的人很少的帮助或几乎无能为力。在一场代价高昂的战争前夕,瑞典政府发现自己几乎已经弹尽粮绝了。难怪卡尔十二世许多经验丰富的顾问都摇头,喃喃自语地说,对瑞典来说,卡尔十二世想从事的事业太过伟大了。然而,卡尔十二世却完全没考虑瑞典目前的艰难情形。“凡事皆有可能”是卡尔十二世一贯的座右铭。在与那些看似显然无法克服的困难搏斗中,卡尔十二世获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乐趣。然而,周围的人非但没有对卡尔十二世的行为感到不安,反倒充满了敬佩。卡尔十二世用十分武断和不同寻常的方法筹集了一些现金——提前一年征收税款;向参议员借现金;在卡尔十二世的命令下,瑞典各省的总督说服当地的富豪给王室赠送礼品;从荷兰共和国和吕讷堡的贵族那里获得小额贷款。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瑞典的舰队终于准备出海了。卡尔十二世调动了斯科讷的军队,准备进行第一次军事冒险。瑞典整个外交使团的联合抗议也无法阻止卡尔十二世。一个世纪以来,为了达成关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分割条约的谅解,法兰西王国、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等海上强国第一次达成了共识,并急于去阻止一场没法本土化的战争,但卡尔十二世没有听从其建议。卡尔十二世采取了一种简单而令人恼火的权宜之计。为了摆脱那些无所不在的外交官的纠缠,卡尔十二世不断地把他们召到五百英里[2]外位于斯德哥尔摩的驻瑞典大使馆。对于斯德哥尔摩发给卡尔十二世的信,卡尔十二世从不回复。卡尔十二世每天都在桑德海峡等待着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舰队的到来。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虽然表面上是瑞典和丹麦的朋友,但暗地里带着不是很明确的秘密指令与瑞典合作——目的就是要使丹麦在荷尔斯泰因问题上听从它们。最后,1700年6月12日,英格兰王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率领的十二艘英格兰王国班轮和阿拉蒙德率领的十三艘荷兰共和国班轮抵达哥德堡。1700年6月16日,包含三十八艘大船和一些小型轮船的瑞典舰队携带二千七百支枪也出海了。这支壮丽的瑞典舰队是古斯塔夫三世统治以来最好的舰队。这支瑞典舰队是伟大的海军上将汉斯·瓦赫特迈斯特一生的心血。在1665年6月短暂而血腥的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汉斯·瓦赫特迈斯特曾作为一名志愿兵在英格兰王国舰队服役。
乔治·鲁克
汉斯·瓦赫特迈斯特
尤里克·弗雷德里克·格尔德龙
1675年至1679年,瑞典与丹麦的战争给了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大展拳脚的机会。加入这场战争时,汉斯·瓦赫特迈斯特还只是一名海军上校,而战争结束后,便已经升为海军上将。尽管当时瑞典舰队被荷兰共和国和丹麦的联合舰队击败,但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在厄兰岛和莫恩的海战中表现出色。随后,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又在旗舰上战胜了七名荷兰人。在1678年的第二次厄兰岛战役中,汉斯·瓦赫特迈斯特仅用一支有六艘船组成的小舰队便击败了丹麦的十二艘班轮。战争结束时,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全心全意地致力于重建瑞典海军。经过二十年不间断的努力,汉斯·瓦赫特迈斯特终于可以指挥自己亲手创建的舰队。与此同时,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的联合舰队也通过了桑德海峡。丹麦海军上将尤里克·弗雷德里克·格尔德龙带着四十五艘班轮回到哥本哈根,占据着从波罗的海进入桑德海峡的唯一安全通道——被称为“昆珠”的海峡入口,切断了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的联合舰队与位于马尔默以南的瑞典舰队的联系。尤里克·弗雷德里克·格尔德龙下达了命令,通过逐一攻击瑞典与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的联合舰队,以防止它们相互联系,但绝不冒险与三支舰队同时发生冲突。与此同时,在马尔默上岸之后,卡尔十二世收到了英格兰王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的一封信。在信中,乔治·鲁克敦促卡尔十二世尽快调集舰队,到桑德海峡与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的联合舰队会合。卡尔十二世立即命令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前往桑德海峡。然而,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汉斯·瓦赫特迈斯特的面前。怎样才能与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的联合舰队会合呢?丹麦舰队几乎位于一个坚不可摧的位置,镇守着大家通常要经过的昆珠海峡。虽然还有弗林特兰尼海峡可以选择,但弗林特兰尼海峡位于萨尔特岛和瑞典海岸之间,凶险异常——没有一艘战舰能通过。尽管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很勇敢,经过两周持续不断的焦虑与犹豫后,他还是无法确定自己的舰队能否通过狭窄、布满礁石的弗林特兰尼海峡。汉斯·瓦赫特迈斯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支舰队的价值。瑞典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建成这支舰队。而且这支舰队是瑞典仅有的一支舰队,瑞典的安全还要靠这支舰队。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的海军上将们催得越来越急,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却还在犹豫。卡尔十二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从卡尔十二世给汉斯·瓦赫特迈斯特的训诫信中可以看出卡尔十二世的愤怒和不耐烦。在训诫信中,卡尔十二世不仅暗示汉斯·瓦赫特迈斯特是一个胆小鬼,还在训诫信的结尾写道:“我忍不住要告诉你,我们对你的做法非常生气,如果你无法立刻采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行动弥补之前一直等待的过失,我们将永远不会原谅你。”这话触到了汉斯·瓦赫特迈斯特的痛处。在简短的回信中,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公开表示,他的一生从未害怕过任何东西。汉斯·瓦赫特迈斯特随后补充说,他即将采取的行动将表明自己的勇敢是无人能敌的。这封信落款是1700年7月6日。实际上,1700年7月7日,汉斯·瓦赫特迈斯特便率领瑞典舰队穿过了弗林特兰尼海峡。在穿越弗林特兰尼海峡的过程中,瑞典舰队确实有五艘船搁浅了,还有十三艘船不得不留在弗林特兰尼海峡南部。尽管如此,瑞典舰队仍旧完成了这一壮举。这一壮举证明了卡尔十二世对冒险的坚持。因为丹麦舰队的势力远不如瑞典及其盟军舰队的总和,所以当瑞典舰队在护卫班轮和护卫舰的掩护下用平底大船渡过桑德海峡并在西兰岛海岸成功着陆时,丹麦舰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在此之前,斯图尔特将军已事先仔细侦察过西兰岛。这项计划如此机智以至丹麦的小部队一开始对真正的登陆点判断失误,但当丹麦人发现这一错误的时候,瑞典军队的先锋部队已经准备冲锋了。卡尔十二世手里拿着一把剑,急急忙忙地从船上跳入淹到腰部的水中,开始涉水上岸。卡尔十二世是第一批上岸的人之一。在经过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小冲突之后,丹麦人被击退了,而瑞典人则在一个安全稳固的营地里安顿了下来。
卡尔十二世涉水上岸
瑞典军队登陆示意图
瑞典军队登陆
到目前为止,虽然一切都进展顺利,但卡尔十二世的处境非常危险。卡尔十二世只有一支四千人的军队,而且军需供给只能维持五天。一方面,在整个瑞典境内,卡尔十二世没有骑兵征收军用物资;另一方面,丹麦的军队正在集结,哥本哈根的市民们充满了战斗热情,叫嚷着要一起加入战斗,共同抗击敌人。如果丹麦海军重新获得制海权,或者有任何意外中断了卡尔十二世与瑞典的通信,卡尔十二世就输定了。然而,完全依赖舰队的丹麦政府没有料想到卡尔十二世会突然登陆。丹麦政府被这一举动惊呆了,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什么也没做。而这时,卡尔十二世的增援部队已经渡过了桑德海峡。卡尔十二世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万一千名士兵。正当卡尔十二世准备进攻哥本哈根的时候,南方的一位信使来到了瑞典营地,并带来消息称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腓特烈四世和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已经在特拉芬达尔达成和解,签订了《特拉芬达尔和约》,并且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同意了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腓特烈四世提出的所有要求。因此,瑞典舰队就没有必要再去进攻西兰岛。英格兰王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正式通知汉斯·瓦赫特迈斯特,因为荷尔斯泰因的所有要求都得到了满足,已经不再需要英格兰王国舰队的援助,所以英格兰王国舰队接到命令——立即赶回英格兰王国,但卡尔十二世仍不愿意放弃粉碎丹麦君主制政体的宝贵机会。随后,在瑞典军营中,卡尔·皮佩及其同僚一起竭尽全力地向卡尔十二世进谏,并表明违背所有盟国的意愿是一种类似于犯罪的愚蠢行为。卡尔·皮佩及其同僚坚信,如果卡尔十二世执意要鲁莽地将瑞典陷入一场不必要的战争,那么全世界都会憎恨他,甚至连上帝也会迁怒于他。现在,卡尔十二世不仅可以获得正义的和平,而且连难以镇压的利沃尼亚都表明:如果卡尔十二世放弃攻打丹麦,利沃尼亚将为卡尔十二世提供一块新的土地以供军事使用。最终,强有力的理由和巧妙的措辞占据了上风,卡尔十二世同意放弃攻打丹麦。
至此,卡尔十二世的第一次战役光荣地结束了。该战役的胜利主要归功于卡尔十二世。卡尔十二世独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直面强大的丹麦舰队,突袭西兰岛。然而,更加大胆的是:尽管军队中经验丰富的军官都反对这一计划,但卡尔十二世仍旧执行了这一计划。卡尔十二世第一次证明了凭借他那惊人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力就能取得胜利,无须奇迹。同时,卡尔十二世放弃攻打丹麦表明只要建议言之有理,也并非一定要进行激烈的军事战争。所有见过卡尔十二世的人都会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丹麦军官对瑞典一位年轻将军严明的纪律感到惊讶。在征战的过程中,这位年轻将军率领的部队宁愿在肥沃的土地上忍饥挨饿,也不会去随意掠夺、践踏土地。在豪华的游艇上和卡尔十二世的一次会见中,英格兰王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被卡尔十二世的坦率和开阔的胸襟深深吸引了。据说,英格兰王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曾说过:卡尔十二世是英勇军人的模范代表。此外,英格兰王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还曾想把自己的豪华游艇赠送给卡尔十二世,但私下里被劝阻不要这样做,“因为卡尔十二世不太喜欢这种奢侈品”。
接下来的两个月,卡尔十二世一直留在斯科讷,为征战利沃尼亚做准备。无论卡尔十二世走到哪里,总有一大群大使跟在身后。卡尔十二世对外交官的厌恶似乎与日俱增。卡尔十二世不仅总是拒绝外交官跟随自己,还常将他们打发到驻斯德哥尔摩的大使馆。卡尔十二世如果明智,就会答应奥古斯特二世提出的和平条款。奥古斯特二世对丹麦突如其来的崩溃感到震惊,现在渴望通过法兰西王国向卡尔十二世提出和平条款。然而,对于奥古斯特二世提出的关于和平的任何提议,卡尔十二世都充耳不闻。对奥古斯特二世叛国行为的厌恶,以及惩罚奥古斯特二世的欲望,特别是对胜利的渴望,激起了卡尔十二世对新冒险的兴趣。同时,卡尔十二世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隐藏在一种令人费解的“沉默外衣”之下。虽然每隔一天就有信送到卡尔十二世那里去,但斯德哥尔摩的大臣已经一周没有收到回复了。有一位纠缠不休的法兰西王国大使的提案被一些不可能的反提案巧妙地驳倒了。这位大使曾建议瑞典与波兰和平共处,并同意西班牙的割地条约。有一次,卡尔十二世以前的老师托马斯·波卢斯抓住一个难得的机会,私下向卡尔十二世敞开心扉,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及同僚对和平提议的看法。笑着听了一会儿后,卡尔十二世站起来礼貌地向托马斯·波卢斯鞠了一躬后,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房间。众所周知,卡尔十二世的一生中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冒险和被忽视的机会。卡尔十二世固执地拒绝同奥古斯特二世达成和解,是卡尔十二世一生中犯的第一个严重错误。卡尔十二世是一个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的保守主义者,喜欢独立行事,并且不顾一切地坚持走自己的路。这不仅是卡尔十二世作为统治者最大的问题,也是他未来遇到的所有灾难的根源。在这段时间,卡尔十二世的财政情况变得越来越窘迫。许多人认为,卡尔十二世能否调动自己的军队似乎都是个问题——从最意想不到的角落都能听到这种不祥的预警。本特·奥克森谢尔纳一直都是和平的拥护者。长期的经验告诉本特·奥克森谢尔纳忽视机会是危险的。本特·奥克森谢尔纳虽然是大臣中最谨慎、最委婉的一个,但现在对所有事情失去了耐心。在给托马斯·波卢斯的一封信中,本特·奥克森谢尔纳以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事态发展的厌恶和震惊。本特·奥克森谢尔纳不仅痛苦地抱怨自己及同僚对卡尔十二世的计划一无所知,还谴责卡尔十二世的顽固非但不会使敌人自相残杀,反倒会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帝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对手。“彼得大帝一旦在波罗的海占有一席之地,”本特·奥克森谢尔纳写道,“便会坚持到底。”卡尔十二世是否看到了本特·奥克森谢尔纳的这一封信,我们不得而知。但1700年9月25日,卡尔十二世终于打破了长期的沉默。卡尔十二世在对大臣简短的致辞中宣布:他不能接受任何的调解,决心通过“合法武器”让“这场奸诈而不公正的入侵”付出应有的代价。卡尔十二世也不同意任何谈判,除非对方已事先进行了完整、彻底的赔偿。同一周内,卡尔十二世得到消息称,彼得大帝已经入侵了英格里亚。卡尔十二世命令参议院将彼得大帝逮捕入狱,没收全国上下所有俄罗斯帝国的船和货物。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卡尔十二世决定带着自己的军队立即出发。1700年10月1日,卡尔十二世登上“韦斯特曼兰”号舰出发,1700年10月2日,便到达了库尔兰海岸。
在跟随卡尔十二世第二次征战之前,我们应该好好地了解一下卡尔十二世的主要将士。在接下来的十八年里,这些将士将跟随不屈不挠的卡尔十二世一起历经沧桑,荣辱与共。英勇的卡尔十二世身边围绕着不少英雄,其中有四位将脱颖而出: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芒努斯·斯滕博克、阿尔维德·霍恩和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
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
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1651年8月6日出生于格赖夫斯瓦尔德,并曾在隆德大学的萨穆埃尔·冯·普芬多夫手下学习。1673年,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以海军少尉的身份参军。在1673年到1679年的丹麦战争中,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首次展示了自己的英勇。在卡尔十一世的三次伟大胜利中——哈尔姆斯塔德战役、隆德战役和兰斯克鲁纳战役,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都功不可没。因此,卡尔十一世亲自授予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中校”的头衔和“英勇士兵”的称号。
萨穆埃尔·冯·普芬多夫
威廉三世
随后,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又加入威廉三世[3]军队中。威廉三世军队虽然经常被打败,但从未被彻底铲除,并且在低地国家荣获了新的荣誉。因此,在卡尔十二世在位期间,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是瑞典军队里最成熟、最能干的将军之一。尽管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敢于铤而走险的作战策略正中卡尔十二世的下怀,但那些不受卡尔十二世喜爱的将军痛恨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因为他们更喜欢荷兰共和国那套凡事均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行动的做派。有些人甚至完全否认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是一位将军。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即使在弗斯霍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无法使反对者对他刮目相看。不过,像卡尔十一世和卡尔十二世这样严格的君主都对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感到满意。如果将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在十二场激战、三十场交战中荣获的胜利统统归功于运气,那完全是荒唐的。然而,大家咒骂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是一个言语挑衅、近乎残忍和粗鲁的人。这使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树敌不少,内心受到了伤害。
芒努斯·斯滕博克
埃娃·玛格达莱娜·奥克森谢尔纳
芒努斯·斯滕博克是未来赫尔辛堡战役和加德布施战役的胜利者,是一位快乐而杰出的人物。1665年5月12日,芒努斯·斯滕博克出生于斯德哥尔摩。在1683年到1689年海外旅行期间,芒努斯·斯滕博克在巴黎雅克·奥扎南门下学习数学,并以海军少尉的身份加入了威廉三世的近卫骑兵团。回到斯德哥尔摩之后,芒努斯·斯滕博克有幸赢得了瑞典大臣本特·奥克森谢尔纳的女儿埃娃·玛格达莱娜·奥克森谢尔纳的芳心,并且与埃娃·玛格达莱娜·奥克森谢尔纳结为连理。接下来的六年里,芒努斯·斯滕博克依然四处漂泊。在这期间,芒努斯·斯滕博克曾在荷兰共和国军队效力,并且表现出色。在卡尔十二世继位的时候,芒努斯·斯滕博克已经荣升为上校了。我们将看到,芒努斯·斯滕博克的故事与他崇拜的卡尔十二世密不可分。值得注意的是,芒努斯·斯滕博克成了卡尔十二世战争艺术唯一的追随者,而大多数的瑞典将军则属于另外的战争学派或属于上一代。在17世纪所有伟大的英雄中,容光焕发、多才多艺、和蔼可亲的芒努斯·斯滕博克是最受欢迎的。至今,芒努斯·斯滕博克的英雄事迹及遭受的各种苦难仍深深印刻在普通民众的脑海中。在斯科讷,芒努斯·斯滕博克曾担任过一段时间总督。芒努斯·斯滕博克的故事至今仍家喻户晓。除了卡尔十二世,芒努斯·斯滕博克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用阿尔维德·霍恩最喜欢的话来说,他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事实上,阿尔维德·霍恩出生于一个芬兰贵族家庭,但非常贫穷。阿尔维德·霍恩因没有体面的衣服而不被准许进入教堂。后来,阿尔维德·霍恩不得不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参军。在军队里,阿尔维德·霍恩认识了芒努斯·斯滕博克。阿尔维德·霍恩曾在低地国家服役。我们不仅将会看到,在卡尔十二世的领导下,阿尔维德·霍恩是如何获得功名的,也将看到,他们之间是如何渐渐出现裂痕的。随后,他们之间的裂痕变得如此之大,即使一方心存敬重,另一方心存感激,也无法握手言和。阿尔维德·霍恩深爱着他的国王,但他更爱自己的国家。正如人们所说,阿尔维德·霍恩不希望看到“瑞典因卡尔十二世的任性而洒下最后一滴血”。只要卡尔十二世还活着,阿尔维德·霍恩就只能看着自己的国家流血。不过,在卡尔十二世死后,阿尔维德·霍恩悉心照顾着瑞典,并帮助瑞典恢复活力。[4]
阿尔维德·霍恩
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
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生于1659年。卡尔十二世将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称为“我们的拉丁上校”,因为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是少数几个能用拉丁语进行谈判的瑞典军官之一。除芒努斯·斯滕博克之外,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可能是卡尔十二世最好的将军。不过,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属于那种小心谨慎、细心周到的“荷兰共和国学派”战术家。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曾在低地国家服役过七年。不过之前,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一直被自己的上司低估、忽视。据说,当听到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在盖马乌埃尔托夫取得伟大胜利时,他的上司甚至感到不可思议。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是卡尔十二世的将军中唯一一个能独立指挥军队的人。只要是独自指挥行动,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就能做得非常出色。但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从来都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亚当·卢德维格·利文豪普那默默而可靠的付出在他那些更加聪明的同僚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派尔努布防图
1700年10月6日,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后,卡尔十二世到达了派尔努。起初,卡尔十二世打算解放里加,但发现爱沙尼亚的要塞纳尔瓦仍面临俄罗斯人步步紧逼的危险。因此,卡尔十二世决定向北抗击彼得大帝。在拉克韦雷建立总部后,卡尔十二世立即开始集合和调动军队。1700年11月13日,卡尔十二世率领着军队向纳尔瓦进发。然而,对所有瑞典军官来说,这次行动似乎是危险的。按最保守的估算,[5]俄军的人数至少是瑞典军队的五倍,并且俄军还有坚固的营地提供保护。从拉克韦雷到纳尔瓦需要行军七天,而且沿途十分荒芜、危险。从拉克韦雷到纳尔瓦的途中还得沿着险恶的沼泽行进,而要到达沼泽至少还要经过三条危险的小路。只要在这些小路上做出一些防御措施,纳尔瓦便坚不可摧。甚至连卡尔十二世最勇敢的军官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和芒努斯·斯滕博克都只能挥手作罢。卡尔十二世发现自己最讨厌的法兰西王国新任大使吉斯卡德在雷瓦尔等着自己。法兰西王国新任大使吉斯卡德和其他人一样真诚地反对这一探险性的计划,但徒劳无功。在雷瓦尔,法兰西王国新任大使吉斯卡德像影子一样紧紧跟着卡尔十二世。卡尔十二世并没有每天期待着能有一千名骑兵从雷瓦尔赶过来。卡尔十二世坚持认为,多拖延一天都是危险的,要想削弱俄军的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出敌不意地采取行动。当军官暗示说有可能遭遇毁灭性的失败时,卡尔十二世回答说,他确信上帝会捍卫正义之举,而且有一群身着蓝色制服[6]的英勇士兵在自己身后,他什么也不怕。于是军队出发了,但结果证明进军纳尔瓦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在纳尔瓦战役的最后五天里,整块土地都被战火和刀剑摧毁,满目疮痍,因此,瑞典军队不得不露营。与此同时,瑞典军队已经没有了军粮。俄罗斯人十分小心,撤退时没有给瑞典军队留下任何东西。随着行军的推进,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泥潭中的泥没过了士兵的膝盖,暴风雪和冻雨把士兵们淋得浑身湿透。在过去的两天里,士兵们几乎没有得到一点面包,马也没有吃到一点粮草。幸运的是,俄罗斯人忘记了占领瑞典军队行军路线上两条危险的通道,而第三条通道,即皮哈伊达格,本应由鲍里斯·彼得罗维奇·舍列梅捷夫带领六千人守卫,却被卡尔十二世亲自率领的四百名骑兵冲破了。1700年11月19日,饥寒交迫的瑞典军队到达了离纳尔瓦大约九英里的拉格纳村,并向被包围的纳尔瓦要塞发出了到达的信号。
与此同时,在俄军的军营里,俄军士兵提心吊胆,混乱不堪。得知鲍里斯·彼得罗维奇·舍列梅捷夫逃亡回来后,彼得大帝惊慌失措,完全失去了理智。彼得大帝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彼得大帝匆忙将军队的最高指挥权移交给了查尔斯·尤金·德克罗伊。然而,碰巧的是,查尔斯·尤金·德克罗伊完全没有将心思放在俄军上。起初,查尔斯·尤金·德克罗伊以自己完全不了解这些俄罗斯人的作战模式、语言和行事方法为由,拒绝了这份危险的“美差”。彼得大帝害怕得快要疯了,半夜喝了点白兰地,来到查尔斯·尤金·德克罗伊的帐篷里,借着酒疯大喊大叫,一下子巧言哄骗,一下子怒骂威胁,直到查尔斯·尤金·德克罗伊答应自己的要求。随后,彼得大帝喝了更多的白兰地,并借口说与奥古斯特二世有急事要谈,便急急忙忙地走了。其实大家都知道,奥古斯特二世在至少五百英里以外的地方。[7]
鲍里斯·彼得罗维奇·舍列梅捷夫
俄军尽管在决定性的时刻被彼得大帝抛弃了,但粮草丰足、武装精良、防御工事坚不可摧,依旧处于有利地位。此外,俄军的人数是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瑞典军队的五倍。俄军似乎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纳尔瓦镇在一块狭窄的土地上,周围被纳洛瓦河宽阔、弯曲的河道所包围。纳尔瓦镇的南边有一条瑞典军队唯一可以靠近的道路。俄罗斯人固守在两道防线之间。这两条防线不仅切断了纳尔瓦镇获得救援的通道,而且保护俄军免受外界的攻击。第一道防线外有一个九英尺[8]高的壁垒和一条六英尺宽的战壕,还有一百四十门大炮。1700年11月20日黎明时分,瑞典军队在拉格纳被击散。在去往纳尔瓦的途中,当瑞典军队从森林里行进到平原上的时候,查尔斯·尤金·德克罗伊误把瑞典的这支小分队当作了瑞典军队的先锋队,本想派出一万五千名俄军士兵将这支小分队赶回去,但俄军军官拒绝放弃他们的防线。瑞典军队现在的战斗队形是步兵在中央,骑兵在两翼。莫里斯·维尔林克指挥右翼,而负责此次进攻策划的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则指挥左翼。卡尔十二世与阿维德·霍恩和芒努斯·斯滕博克率领着瑞典军队最左侧的一支小分队。1700年11月20日14时,在进攻信号发出之后,全体瑞典军队冒着俄军的猛烈炮火前进。突然,天空因一场猛烈的暴风雪而变暗。一些瑞典军队将领想等风暴结束之后再袭击。“不!”卡尔十二世喊道,“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暴风雪在我们的背后,但刮在俄军的脸上,使敌人看不清我们没有强大的军队吗?我们要竭尽所能地抓住这个有利机会。”说完就继续进攻了。因为暴风雪,俄军只能看清三十步以内的东西,所以直到瑞典军队逼得很近之时,俄军才发现。这次袭击如此迅速猛烈,一刻钟过后,瑞典军队便占据了外圈的战壕。瑞典军队排着队站在战壕上,仿佛在游行示威一样。俄军右翼顿时陷入混乱,士兵仓皇逃跑。在过桥时,由于身后的桥突然断开,逃跑的俄军中不少人被淹死。其余的俄军士兵匆忙地躲在一辆倒在路中间的马车后面,而马车周围的血腥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卡尔十二世似乎总是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卡尔十二世曾多次处于险境之中:沼泽吞没了他的一只杰克靴;战斗结束后,在他的领结里发现了一颗被压扁的子弹。俄军左翼也同样被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率领的瑞典军队左翼迅速解决了。天黑之时,战斗就差不多结束了。卡尔十二世迅速占领了俄军安放重要火炮的高地,阻断了俄军左右翼残余分子的会合。那些疲惫的瑞典士兵终于可以在第二道防线和堡垒之间的安全位置得以休息片刻。黎明时分,俄军左翼部队的亚当·阿达莫维奇·维德将军命令手下的士兵投降。那些饥饿、精疲力竭的瑞典士兵也甘愿让亚当·阿达莫维奇·维德将军及其麾下的六千名士兵——数量相当于所有瑞典征服者——放下武器回家。查尔斯·尤金·德克罗伊和其他在俄军中服役的外国军官本都已经投降了,但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他们自己那些无知、惊慌失措的士兵杀死了。在灾难来临时,这些懦弱的、惊慌失措的俄军士兵选择了背叛。1700年11月21日,俄军躲在各处的残余部队都无条件投降了。但为了不让俄军发现自己的弱点,[9]瑞典军队立即将俄军俘虏遣散了。俄军的营地、全部炮火和大量的战利品都落入了瑞典人的手中。俄军损失了大概九千到一万人,而瑞典军队只损失不到两千人。在给岳父本特·奥克森谢尔纳的信中,芒努斯·斯滕博克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完全是上帝的杰作呀!但如果说其中有任何人为因素,那就是卡尔十二世陛下坚定的、毫不动摇的决心,以及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施霍德将军适宜的安排。”卡尔十二世为瑞典士兵感到骄傲,因为是他们平时严格的纪律与作风换回了今天的巨大胜利。据说,当战胜的瑞典士兵进入俄军的帐篷后,瑞典士兵发现桌上摆满了银盘和各种各样好吃好喝的东西,尽管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10]但为了追赶敌人,他们连一块面包都没有碰。
瑞典军队在纳尔瓦战场上缴获的俄军军旗
在纳尔瓦战场,卡尔十二世身处险境,坐骑向前倾倒
经过十周的围困之后,纳尔瓦终于解围了。1700年11月22日,卡尔十二世在居民的欢呼声中进城了。卡尔十二世首先赶到教堂,跪在那里,为这次胜利感谢上帝,并谦虚地否认了自己在这次胜利中做出的任何贡献。
在整个欧洲,纳尔瓦战役引起了轰动。当卡尔十二世开始冒险远征的时候,许多人因没有看清局势而放弃了卡尔十二世。然而,法兰西王国大使吉斯卡德随后迷途知返,站在了卡尔十二世这边。法兰西王国大使吉斯卡德对卡尔十二世获胜的消息感到非常惊讶,以至几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纳尔瓦战役的胜利引发的后果也不容忽视。一方面,英格里亚被解救了出来。虽然俄军惊慌失措,处于下风,但卡尔十二世全副武装的小队人马——其中一半以上已经住进了医院——急需休息,这阻止了卡尔十二世乘胜追击。另一方面,纳尔瓦战役的胜利也有坏处,因为这不仅使年轻的卡尔十二世自信地认为自己天下无敌,还使卡尔十二世对彼得大帝充满了错误的蔑视——这将让卡尔十二世悔恨不已。1700年12月中旬,瑞典军队进入了塔尔图的冬季营区。为了方便春天来临之时立即开始战争,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卡尔十二世一直居住在塔尔图和佩普西湖中间的莱亚斯城堡里。
卡洛斯二世驾崩
安茹公爵菲利普·德·弗朗斯
与此同时,一个事件完全改变了欧洲政治面貌。1700年11月,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驾崩了。卡洛斯二世把西班牙王室的全部财产都遗赠给了路易十四的第二个孙子安茹公爵菲利普·德·弗朗斯[11]。路易十四随即公开否认了与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等海上强国签订的分割契约,并宣布他的决定:安茹公爵菲利普·德·弗朗斯将完全拥有权力。因此,法兰西王国和海上强国之间必然有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然而,双方都向瑞典寻求援助。不仅竞争激烈的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的大使出现在了瑞典的军营中,而且英格兰王国和荷兰共和国的大臣们也同样在斯德哥尔摩忙碌着。在这场大规模的竞争中,本特·奥克森谢尔纳看到了瑞典利益最大化的另一个机会,即结束“目前几面倒的战争,让瑞典的国王陛下成为欧洲的仲裁者”。本特·奥克森谢尔纳指示女婿——目前是国王身边大红人的芒努斯·斯滕博克——向卡尔十二世陈述与萨克森选帝侯国和俄罗斯帝国缔结和平的好处,并建议卡尔十二世在即将爆发的关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战争中保持中立。这将使瑞典在欧洲享受统治地位,正如卡尔十一世统治下的瑞典在帕拉蒂纳战争期间享有的统治地位一样。这是一个稳妥而安全的建议,如果卡尔十二世能洞察到其中的智慧,并听从这一建议的话,瑞典将获得不可估量的好处。但像往常一样,卡尔十二世没有给出任何的答复。由于卡尔十二世总是保持沉默,关于卡尔十二世的一切就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的大使求助于本特·奥克森谢尔纳。本特·奥克森谢尔纳给卡尔十二世写了无数封信——不知道被读过没有,但从来没有得到答复。芒努斯·斯滕博克绝望地写信给岳父本特·奥克森谢尔纳说:“卡尔十二世陛下似乎只愿从上帝那里得到灵感,并且已经把战争的想法牢牢地刻在了自己的脑袋里了,什么也不想去做。”卡尔十二世的另一位军官塞德赫杰姆写道:“只有上帝知道这一切的结局是什么。政治和经济都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只能尽可能地走一步算一步。”卡尔十二世的大臣尼尔斯·利耶罗斯在海牙的紧急陈述,大意是威廉三世和荷兰共和国的大议长安东尼·海因修斯都对延长不必要的北方战争而感到不安,并希望了解瑞典国王的真实想法。但最终,从沉默寡言的卡尔十二世处得到了一个极其勉强的答复。卡尔十二世写道:“如果我们与一个如此卑鄙、滥用自己荣誉的人签订条约——哪怕是最微小的条约——都将使我们的荣誉蒙羞。”卡尔十二世已经明确表态要惩罚曾背叛自己的人——奥古斯特二世。在卡尔十二世采取行动惩罚奥古斯特二世之前,所有人对卡尔十二世都没有什么可指望的了。
安东尼·海因修斯都
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卡尔十二世一直和军官们待在莱亚斯城堡。他们打猎、跳舞、滑雪橇、冲进芒努斯·斯滕博克精心设计的雪堡参加音乐会,甚至带着学童般的热情玩“瞎子摸鱼”的游戏。卡尔十二世给姐姐赫德维希·索菲娅和妹妹乌尔丽卡·埃莉诺拉公主的信虽然很简短,但让我们看到了卡尔十二世无拘无束的一面。在信中,卡尔十二世总是深情款款,有时甚至幽默诙谐。例如,当卡尔十二世替自己的宠物狗庞培向妹妹乌尔丽卡·埃莉诺拉公主的贵宾犬问候时写道“向梅尼斯夫人(狗名)或碰巧也在宫廷中的其他狗狗问好”!有一次,卡尔十二世非常幽默地给姐姐赫德维希·索菲娅描述了一场利沃尼亚农民的婚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卡尔十二世很少谈及自己,从不说自己怎么样了,或者自己打算做什么。姐姐赫德维希·索菲娅身体微恙的时候,卡尔十二世会写很长的信去问候,并为她祈祷。从信中可以看出,卡尔十二世能给姐姐赫德维希·索菲娅很多好的建议。在信中,卡尔十二世也经常询问自己的小外甥查理·腓特烈——未来的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卡尔十二世总是将自己的小外甥称为“小C.F.”。然而,通常情况下,卡尔十二世的每一封信里都会包含非常简短的道歉——说自己那个时候无法写太多内容。此外,卡尔十二世的所有信似乎都是在极度匆忙的情况下写的,其中很多甚至没有署名。
【注释】
[1]当时,他已经七十五岁了。——原注
[2]1英里约合1.6千米。——译者注
[3]威廉三世(1650—1702),出生即继位为奥兰治亲王,1672年7月任荷兰省、泽兰省执政,1674年4月26日任乌德勒支省、海尔德兰省及上艾瑟尔省执政,1689年2月13日登基为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苏格兰国王威廉二世和爱尔兰国王利亚姆,直到1702年3月8日逝世为止。1688年11月5日,威廉三世废黜岳父詹姆斯二世登上英格兰王位。威廉三世和妻子玛丽二世共治不列颠群岛,直到玛丽于1694年12月18日去世。他们共治时期通常被称为“威廉和玛丽”。——译者注
[4]罗伯特·尼斯贝特·贝恩:《古斯塔夫三世》,第1卷,第1章。——原注
[5]俄罗斯人的人数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八万,但略多于四万。——原注
[6]瑞典的制服是蓝色的,国旗是蓝色和黄色的。——原注
[7]瑞典人制作了一枚奖章嘲笑彼得大帝这次可耻的逃亡。奖章的正面是彼得大帝手举着迫击炮的样子,上面写着:“彼得坐在火旁取暖。”奖章的背面是彼得大帝全速逃跑的样子,帽子和权杖都掉在了地上,同时还配了这样一句话:“逃之夭夭,哭声哀哀!”——原注
[8]1英尺约合0.3米。——译者注
[9]据说当时有一万二千名俄罗斯士兵在只有六百人的芒努斯·斯滕博克面前缴械投降了。——原注
[10]确实,战后还有一种说法,因为卡斯帕·雷德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在俄军的帐篷里,他们发现俄军士兵喝了很多白兰地。由于不好安排这些俄罗斯俘虏,他们不得不放走了他们。卡斯帕·雷德补充道:“如果当时俄军士兵攻击我们,我们无疑会被打败。”——原注
[11]即西班牙波旁王朝的首位君主腓力五世。——译者注
尽管如此,它还是聚集了国内最早的一批网民,并且让国人逐渐认识了BBS这种新生事物,因此曙光BBS站也被称为成为中国网络社区文化的开端。在这一阶段,1999年3月成立的天涯社区是另一个知名度较高的网络社区。网络社区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在第一代网络社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第一代网络社区常常被称为“虚拟社区”。......
2023-12-07
二战结束后,年仅二十岁的赵南哲以日本棋院初段的身份回国,决心在韩国推广现代围棋。1950年,在赵南哲的组织下,韩国第一次举办了现代围棋定段比赛。1955年,赵南哲说服韩国总统李承晚,组织职业棋手代表团前往台湾进行国际对抗赛并取得了胜利,这大大鼓舞了韩国围棋界的士气。从传统的继承与突破、现代围棋的开创与确立来说,赵南哲是韩国围棋的关键性人物,他宣告了韩国古代围棋的结束,揭开了韩国现代围棋的新篇。......
2023-11-21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早阶段。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就是该时期留存下来的文学艺术形式。《楚辞》是先秦时期另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总集。《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该时期历史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
2023-08-30
第1章艰难的创业初期我在苹果公司取得的所有最好成绩归功于两点:一是因为没钱,二是因为以前从来没做过。杰西卡·利文斯顿在《创业者:创业初期的故事》这本书中叙述了创业者在起步时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这些内容堪称一座金矿,尤其是下面这些,不仅令你耳目一新,还会使你大受鼓舞。......
2023-12-02
平安时代,不论宫廷、民间,围棋活动都较为活跃。平安时代,中日两国国手首次对战,开启了最早的围棋国际比赛。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创作出颇有影响的围棋诗,这与围棋的普及、发展有关。7世纪到室町时代的七百多年,是日本围棋的迅速发展时期。......
2023-11-21
“老孙”与“小黄”这两位华裔革命家的约会,为什么要通过一个日本人来安排呢?孙、黄二人晤面之后,真是一见如故。黄兴这时是中国革命运动的实力派、中坚人物。他们个个都“新”得要死;和“旧”的、“老”的,尤其是老太后、老官僚、老风俗、老习惯过不去。一经号召,都是革命的后备军。透过中国留学生,他也风靡了数以千万计的黄海彼岸的祖国同胞。(为免日本政府干涉,会名中删除“革命”二字。......
2024-04-29
该书写作时间离1843年仅仅两三年,在马克思应该是记忆犹新。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对自己思想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判断是符合实际的话,那么,怎么能说晚于这两篇文章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连唯物史观的“萌芽”还够不上呢?!......
2024-01-10
不过在洪武末年与建文时期,明代诗坛又曾稍显活跃,明初所倡导的正大高昂的诗风在方孝孺等人那里有了较充分的体现。如果一定要论高下,恐怕赞成高启为明诗第一人者要占多数。他的“诗人之诗”与“士君子言志之诗”的概括,不仅抓住了高启与刘基二人的最大区别......
2024-0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