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美国诉布特勒:补贴农民征税是否构成征收

美国诉布特勒:补贴农民征税是否构成征收

【摘要】:用于补贴的金钱来自对农产品加工商在购买原料时收取的“加工税”。布特勒是棉花加工商,认为该税违宪。如果对一部分人征收金钱,却花给另一部分人,就构成没有补偿的征收,违反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本案的关键显然是:加工税的开征是否符合“提供公共福利”的要求,如果不符合,是否构成第五修正案中的征收。通过行使征税权破坏分权原则,属于权力的滥用。法院的判决到此,似乎可以收尾了,布特勒应该胜诉。

1933年,美国卷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农产品价格极度下滑,农产品库存增加,农民的购买力下降。为此,美国国会于1933年5月通过了《农业调整法》。该法的内容之一是:与农场主签订合同,控制主要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减少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同时,对减少播种面积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用于补贴的金钱来自对农产品加工商在购买原料时收取的“加工税”(processing and floor-stock taxes)。加工税率的高低以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公平价格之间的差距来决定。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棉花玉米、猪、大米、烟草、牛奶以及乳制品。该税一直征收到农民的购买力恢复到1907年8月~1914年7月时的购买力为止。

1933年7月14日,农业部长在取得总统同意后,征收与棉花加工税,补贴给主动减产的棉农。布特勒是棉花加工商,认为该税违宪。理由是:根据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国会征税只能用于“偿付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在本案中只能套用“提供公共福利”,按照一般的理解,是为了支持政府运作的征收:政府不能对一部分人征收金钱,却花给另一部分人。如果对一部分人征收金钱,却花给另一部分人,就构成没有补偿的征收,违反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32]

美国没有从正面回应布特勒,而是认为,“税进入国库后可以用于任何用途,被告(指布特勒——译者注)不再与之有利害关系。纳税人不能因自己认为花费不合法、降低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重纳税人的负担而追问国库资金的用途。因为这种税对具体纳税人的影响非常小,是否一定会加重纳税人负担不可知”。[33]

罗伯茨(Roberts)法官代表联邦最高法院发表了判决意见。

本案的关键显然是:加工税的开征是否符合“提供公共福利”的要求,如果不符合,是否构成第五修正案中的征收。但罗伯茨(Roberts)法官却绕开这一棘手的问题,“法院不能也没有必要确定公共福利的范围,也无须确定为调整农业的征税是否在公共福利范围内”,而是从国会的权力讨论开始。

国会有无权力将征收的款用于补贴减产的农民?这涉及到对美国《宪法》第1条第9款第7自然段的理解,国会“除根据法律规定的拨款外,不得从国库提取款项……”。该条款是赋予国会的一项独立权力,还是一项附属性条款,即为保证国会行使其他权力的手段?麦迪逊认为是行使其他权力的副产品,因为行使其他权力必须花钱;汉密尔顿认为是一项独立的权力,只受到“提供公共福利”的限制;斯托雷法官(Story)在以往的判例中曾支持过汉密尔顿的观点。要理解这一法条,还必须将它和第1条第8款第1自然段联系起来:国会有权征税以“偿付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提供公共福利”是不是国会的权力?罗伯茨(Roberts)法官认为:《宪法》第1条第8款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税……用以偿付国债、提供美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其中,提供公共福利并不是一项单独的条款,一般性赋予议会提供公共福利的权力,而是用来定义和限制“规定和征收税收”的权力。[34]

既然提供公共福利不是国会的一项权力,国会仅将征收加工税作为调整农业的手段,调整农业是否在国会的权限范围内呢?罗伯茨(Roberts)法官谈到:“我们的政府有双重形态:在所有的州,都有两个政府——州和美国;除了人民通过宪法授予美国的权力外,州有全部的政府权力,除非宪法否定或人民保留……如果我们承认公共福利条款支持税收这一新颖的观点,则那一条款不仅支持议会替代各州进行农业和其他工业的管制,还可将宪法中的其他条款作为手段,则勤勉设计出来的、为定义和限制合众国权力、保留各州权力的机制将被破坏殆尽,各州的独立性就此消灭,合众国掠夺各州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力,行使没有限制的警察权,从而演变为全能政府。”[35]此外,罗伯茨(Roberts)法官还谈到:农场主自愿减产并不能证明国会立法的合宪性,因为农民的自愿是在强制之下的“自愿”:不减产就得不到补贴。[36]

归纳起来,法院判决要旨是:征税是国会的权利,促进公共福利不是国会的权力。农产品的管制不是国会的权力,因为《宪法》没有明确授予国会,则其应该属于各州。不能通过征税达到违宪的目的。国会没有权力征税以实现本属于各州权限范围内的事项。通过行使征税权破坏分权原则,属于权力的滥用。农民的自愿不是真实的,他们如果不遵守管制令,就得不到利益。

法院的判决到此,似乎可以收尾了,布特勒应该胜诉。但罗伯茨(Roberts)法官忽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尽管如此,该法案并不影响布特勒的权利,因此,布特勒没有诉讼资格。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逻辑再次上演了。[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