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史①以销锋镝②、弛武备为秦之所以亡。然秦之亡,非关于兵弛也。至此,秦国统一战争告终。译文《汉书》认为销毁兵器、武备松懈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但是秦国却发动百万之师攻伐他们;骊山阿房之战,又发兵数十万,健壮的军卒在不恰当的战役中被白白消耗和毁伤,愤恨而倒戈,相继铤而走险,纷纷起义者,都是秦朝的兵卒。等到章邯率秦军降项羽,诸侯吏卒乘胜多以奴隶役使他们,轻微侮辱秦国吏卒。......
2023-11-27
游侠身份的确认,自然首先仰赖于个人的禀性气质,但游侠作为社会人群得以崛起,则关乎先秦那个变难迭起的动乱时代。
东汉史学家荀悦作《汉纪》,在指出世有游侠、游说、游行三种人,称为“德之贼”的同时,对这三种人何以蜂起,曾作过如下说明:
凡此三游之作,生于季世,周秦之末尤甚焉。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废弛,以毁誉为荣辱,不核其真;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以喜怒为赏罚,不察其理。上下相冒,万事乖错,是以言论者计厚薄而吐辞,选举者度亲疏而举笔。善恶谬于众声,功罪乱于王法。……是以君子犯礼,小人犯法,奔走驰聘,越职僭度,饰华废实,竞趋时利。简父兄之尊而崇宾客之礼,薄骨肉之恩而笃朋友之爱,忘修身之道而求众人之誉,割衣食之业以供飨宴之好,苞苴盈于门庭,聘问交于道路,书记繁于公文,私务众于官事。于是流俗成矣,而正道坏矣。
他认为,游侠的产生与春秋末天下大乱、人心大坏的特殊历史背景相关连,这种判断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春秋末、战国初,随着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丧失,奴隶制度的瓦解,以及随之而来的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和确立,甫登历史舞台的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调整策略,开始为谋求天下霸主地位而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礼贤下士,广揽各种人才,以为辅政之需,以至战国时期,有布衣为相的情况出现。一般的敢任善任,不次提拔,就更为常见。与此相伴随,原为奴隶主贵族最低层的士阶层开始活跃起来。本来,这种被称作“士”的人,拥有一定数量的食田,接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育,平时为卿大夫家臣,战时则充任下级军官,“大抵皆有职之人”(顾炎武《日知录》),待春秋末期,社会的急剧转型带来的社会成员的结构性变动,一下子把他们抛散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许多士再无田可食,也无原职守可奉,剩下的只有一肚皮知识和还可一用的勇力。凭借着这种知识或勇力,他们或讲学授徒,或襄赞典礼。当然,也有人投身政治,谋求改变自身地位的新一茬奋斗。所以,当各国君主急揽人才辅政之际,他们是乐于为君用的。他们连同在新兴地主阶级和一般平民中新涌现的知勇之士,共同构成了战国时期新的士阶层。
由于东周以降,奴隶制终结,礼乐崩坏,上至人君,下至一般士人,人人怀自利之心,社会风俗人心不免趋于浇薄,一时“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游说、游行者是如此,趁旧贵族势力崩溃,中央与郡县行政机构尚未健全,社会等级及利益的重新划定尚未完成时,纷起并作,急欲凭才智谋取地位;游侠也如此,趁当日百废待兴之机,特别是国家政治运作、法制建设尚未走上轨道之时,乘隙而奋盛于一时。
在荀悦之后八百多年,苏轼结合士的失职分析何以到战国时游侠崛起,任侠之风弥散的原因,说得更为确切:
夫智、勇、辨、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因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速也。
推原他在这篇《游士失职之祸》中的意思,他认为智勇辨力之士的失职,是导致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游侠游士崛起的原因。联系前述春秋奴隶制时代,封建全盛,井田未坏,所谓士者,都为主上所养,百姓安于耕凿,很少有浮游无食之人。及封建、井田制崩坏,诸侯大夫亡国败家之事接连发生,已无力顾及养士,有的则骄奢淫侈,根本无意恤士,最终致使士人“降在阜隶”、“于今为庶”,成为流离失职之人,而一般平民有才智者,纷纷觊为士者的实际情况,及以后王夫之所谓“秦灭王侯,奖货殖,民乍失侯王之主而无归,富而豪者起而邀之,而侠逐横于天下”(《读通鉴论》),他的论述基本上是能够成立的。在本文中,他分士为智、勇、辨、力四类,智、辨即智能之士,善辨之士,属于偏尚用文一类;与之相对,勇力之士,则属偏尚用武的一类。结合荀悦所论“三游”看,毋庸置疑,这游说、游行之士出于前者,而游侠则出于后者,出于那些不甘息声田亩,老死沟渠的豪纵不羁的勇力之士,故吕思勉在《秦汉史》中,径称“好文者为游士,尚武者为游侠”。
有关皇权外的拯救 中国侠文化综论的文章
班史①以销锋镝②、弛武备为秦之所以亡。然秦之亡,非关于兵弛也。至此,秦国统一战争告终。译文《汉书》认为销毁兵器、武备松懈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但是秦国却发动百万之师攻伐他们;骊山阿房之战,又发兵数十万,健壮的军卒在不恰当的战役中被白白消耗和毁伤,愤恨而倒戈,相继铤而走险,纷纷起义者,都是秦朝的兵卒。等到章邯率秦军降项羽,诸侯吏卒乘胜多以奴隶役使他们,轻微侮辱秦国吏卒。......
2023-11-27
黄金真不愧为投资者在乱世中成功捍卫财富的“英雄”。另外,分散风险的同时把握更多的收益机会也是黄金基金的特点。现在国内市场有多只黄金基金可供选择,投资者可通过咨询银行或者券商货比三家。但相对于黄金基金,需要您拥有相关方面的知识。虽然黄金近年表现不俗,不过笔者此处却要泼一泼冷水,因为这位“乱世英雄”也不是一位常胜将军。同期的标普500指数年化回报率为11.3%。欧债问题最终会找到各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2024-10-29
中国古代学术皆出于帝王。故伊尹处畎亩之中,以乐尧、舜之道。孔子亦尝称尧、舜。故自尧、舜以来相传之伦理政治原理,有即为孔学原理者,则中是已。......
2023-11-21
阎崇年给读者的答案与崛起同样,要在森林文化中寻求,那就是森林文化与文化统合没有随着时代演进而不断求新,却固守着八旗制度,与农耕文化的某些内容始终处理不当,又无视资本主义新文化的冲击,终致衰亡,留给后世严肃的思考问题——中华文化与世界范围的主流文化关系的难题。这是一部前人所未有的森林文化民族发展简史、森林帝国兴亡史。......
2023-07-02
在日常的心理博弈中,想要笑到最后,就必须克服内心的虚弱,始终保持胜利者的气场。换句话说,即便在没有成为名副其实的胜利者之前,也得拿出一副“我就是胜利者”的气势来。由此可见,通过握手的力度,人们会对其性格进行推断。在获得实质性的胜利之前,先努力扮演好“胜利者”的角色,这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形象,为日后的合作提供积极的助力!......
2023-11-22
“自杀爆炸者就是这样渗透到以色列的?”安还说,吉普车驶过的许多道路正是近几年形成的,因为原来的道路已经被以色列封死。隔离墙打破了巴勒斯坦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失去土地的巴勒斯坦人将变成以色列或邻近阿拉伯国家的工厂奴隶,安这样形容。......
2023-11-01
天下有道,却a走马b以粪。天下无道,戎马c生于郊d。天下无道,秩序混乱,连母马也要被用来作战。这里的“有道”指天下治理正常,政治清明,社会发展符合自然之道。人类最大的祸患和罪恶就是不满足,想占有天下,占有权力;想占有女人,想满足欲望;想占有金钱。天下之所以大治,即在统治者重视道德,从而教化天下,使社会风气淳朴。天下之所以大乱,即在治理者有悖于道德,蝇营狗苟,一任私欲泛滥。......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