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涵义如果把危机看作一匹脱缰的野马,那么危机管理就是最好的驾驭术。狭义的危机管理是指出现危机情况后的应对措施,例如:事故处理、灾难救援。目前所说的危机管理主要是指广义的危机管理。固然,有效的危机沟通是有效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有效危机管理包括更多内容:信号探测、危机意识培养、危机管理机构的建立等。危机管理是门艺术性和策略性非常强的科学。......
2023-07-16
(一)危机前
居安思危,培养全员的危机意识。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是中国先哲留下的人生理念和治国安邦之策,它体现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对现代组织而言,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是决定现代组织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要培养组织成员的危机意识,并把它作为一种战略,纳入组织的发展规划中,从而有效地帮助组织在遇到危机时临危不乱、镇定从容、迅速反应。组织成员应该意识到危机是客观存在的,树立忧患意识,产生危机感和责任感,不断进取。波音公司使用的“末日管理”提醒员工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加强员工的拼搏精神取得巨大成功。
防患于未然,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危机的爆发通常都会发出早期预警信号,组织必须要建立一套预警系统来尽早察觉危机端倪,防患于未然。
未雨绸缪,为危机做准备。史蒂文·芬克(Steven Frank)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咨询顾问,他在《危机管理》中指出:“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并必须为之做计划一样,认识到危机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必须为之做准备。这样并不是处于软弱和胆怯,而是出于知道自己准备好后的力量……学会与命运周旋。”我们要为危机做充分的准备,准备包括危机管理机构的设置,危机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危机管理资源的准备。危机管理机构通常包括危机管理委员会、危机管理办公室和危机管理小组。危机管理委员会是决策机构,危机管理办公室是常务执行机构,危机管理小组是基层操作。危机管理制度可以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保证危机管理方针、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比如“第一发言人制度”、应急队伍的培训等等。危机管理资源的准备包括经费、设施的准备等等。总之,只有做好了各方面的充足准备,在危机真正来临时,组织才能有充分的信心应付自如,转危为安。
(二)危机中
危机中的处理过程表现为一下几个环节:
1.迅速反应,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制定危机处理方案
当危机来临时速度是关键,马上成立危机管理小组,群策群力,迅速反应,切忌拖延和沉默。应该选派高层管理者组成危机沟通小组。最理想的组合是,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领队,并由公关经理和法律顾问作为助手。如果公司内部的公关经理不具备足够的危机沟通方面的专业知识,公司可以找一个代理者或者独立的顾问。小组其他成员应该是公司主要部门的负责人,涵盖财务、人力资源和运营部门,这样可保持行动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通常组织要选定发言人,形象沟通常常和事实沟通一样强有力。因此,是否具有沟通技巧和把握大局的能力是选择发言人的首要标准之一。在危机沟通小组里,应该有专门在危机时期代表公司发言的人。首席执行官可以是发言人之一,但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因为,一些首席执行官是很出色的管理者,但并不健谈。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使危机发展加快、扩散效应增强,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危机不等人,组织的危机管理小组在分清组织的危机之后,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危机处理方案,在制定危机处理方案时要注重可行性。我们重温一下SARS事件,2003年4月前,由于政府没能对事件做出迅速反应和信息的及时公布,SARS疫情迅猛传播,使社会经济遭受极大损失。4月后,随着中央做出果断决策和行动,制定危机管理科学方案,全国抗击“非典”局势迅速好转,SARS疫情得到控制。我们最终战胜了SARS,取得了胜利。
2.实施方案,坦诚沟通,化解危机
制定了方案一定要快速有效地实施。为了使方案有效地实施,组织要和内部员工及公众坦诚沟通。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内。”危机管理中,每个员工的言行举动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形象和危机处理的效果。所以首先让组织内部的员工了解真相,稳定内部员工的情绪,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让员工与组织同舟共济,渡过危机。媒体是舆论的传播者,会始终密切关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会告诉公众真实和确切的消息;另一方面也会发生错误,进行不真实的报道。所以危机发生时要与媒体联合,正确的引导舆论方向,处理好与媒体的微妙关系,让媒体成为组织的良性代言人,让他们的报道真实准确,让媒体把正确的消息和情况传达给公众,从而取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应对媒体时,组织一定要保持信息的一致性。一次,连锁超市雄狮食品(FoodLion)突然间受到公众瞩目,原因却让人不开心,是因为受到美国某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指控它出售变质肉食品的同时,公司瞬间股价暴跌。但是雄狮迅速行动,制定危机管理方案,并马上实施。他们邀请权威检验,让媒体公布,公众参观店堂,在肉制品区树起玻璃墙供公众监督,赢得公众的信任。并加大员工的培训,大幅打折,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迅速实施,最终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对它的监测结果是“优秀”,重新把顾客吸引过来,且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比以前更高的水平。
(三)危机后
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重塑形象。由于强生公司将泰诺事件处理得如此之好,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公司竟然没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处理危机时,强生公司的行为只是必要的,危机中的组织都应该这样做的,它不是充分性行为。由于没有总结经验教训,若干年后当泰诺被认为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时,曾经危机管理的辉煌消失殆尽,它的这次处理则相当逊色,不再是危机管理的模范。危机发生后,组织一定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以后更好地为危机管理作准备。通常危机后组织形象有一定的毁损,所以危机后组织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维护或重塑组织形象。
有关公共关系学(第3版)的文章
(二)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涵义如果把危机看作一匹脱缰的野马,那么危机管理就是最好的驾驭术。狭义的危机管理是指出现危机情况后的应对措施,例如:事故处理、灾难救援。目前所说的危机管理主要是指广义的危机管理。固然,有效的危机沟通是有效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有效危机管理包括更多内容:信号探测、危机意识培养、危机管理机构的建立等。危机管理是门艺术性和策略性非常强的科学。......
2023-07-16
危机管理的预见性原则,体现在组织必须对可能发生危机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事先作出科学分析、预测,制定可行的危机预案和计划。潘石屹的“现代城危机”事件处理,是一个经典的化危转机的范例,至今仍为房地产界同行所津津乐道。潘石屹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之快,姿态之高,赢得了舆论的好感,最终平息了众怒。“泰诺”危机事件的成功化解是体现这一原则的典范。......
2023-07-16
整理分析公共关系信息和确定公共关系目标是公共关系策划过程中的准备阶段。公共关系方案的策划则是这个过程中的实质阶段。于是,有关部门立即决定策划一起多方位、多层次的公共关系宣传,以“软处理”的方式化解公众的抵触情绪,促使公众舆论发生转化。时机选择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服从整体公共关系策划,有利于目标达成;二是要使公众的心理期望得到满足。......
2023-07-16
4小时后,海底捞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道歉声明,称“问题属实,十分内疚”。又过了2个小时,海底捞再次发声,公布了详细的七条整改计划以及责任人名单,整改包括可视化、与第三方虫害治理公司合作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管理层还特地安抚员工。虽然海底捞的公关没能完全消除危机,却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发生,甚至还为其品牌争取了几分好感。......
2023-07-16
(一)公关关系形象管理的涵义形象本指一个人的面貌、性格等总体特征。公共关系的形象管理是组织的公关人员通过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关系的协调,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使组织公众认可并接受组织的经营理念、方针政策和各种感性行为,从而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获得公众好评的过程。......
2023-07-16
公共关系调查课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描述性课题,即通过调查来详尽描述对象的轮廓和细节。(二)制定调查方案公共关系调查成败的关键就是看调查方案制定得好坏。这是调查方案的主题部分,调查指标是公共关系调查的目的和科学假设的集中体现。调查结果是用调查报告来表现的,当调查报告被决策层作为参考依据时,也就是结果已得到了应用,这是公共关系调查的最终目的。......
2023-07-16
在SARS事件发生三周年之际,再度重温整个事件过程,可以清晰地发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疾改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6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从13日起解除到中国的旅游警告。可见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危机还会给组织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对危机有效的管理可以协助组织渡过难关,变危机为机遇,将组织直接和间接的损失降至最小,在挽救组织声誉的同时重新塑造组织形象。......
2023-07-16
创意是指公共关系方案在策划过程中,应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在竞争激烈的公共关系活动中,创意是公共关系方案取胜的关键,同样也是公共关系机构和人员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指标。鸭溪窑酒的成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公共关系策划在于创意。在普罗夫迪夫市,鸭溪酒厂的与会人员决定如法炮制。在博览会决定颁发的所有120块金牌中,鸭溪窖酒成为唯一获得全票通过的金奖产品。......
2023-07-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