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组织与法律环境的影响

社会组织与法律环境的影响

【摘要】:法律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法律、法令、法规,以及各种相关的条例和规章等对社会组织产生影响的法律因素。对于社会组织的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环境变化的速度和可预测度。从环境的特征中我们认为,社会组织与环境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在当今社会中,社会组织的经济行为,必然要受制于各种环境因素,纯粹的经济行为是不存在的。

系统论社会组织置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加以研究,同时又将社会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放在同一个系统中加以考察。

(一)环境的内容

公共关系学中,社会组织所面临的环境一般指排斥了与之发生联系的公众的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组织面临的宏观环境,一般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法律环境和国际环境。

社会政治环境,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规定、规划、国体、政体、政局、政治形势等对社会组织产生影响的政治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等对社会组织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社会风尚、风俗习惯、民族分布、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文化教育、人口构成、家庭结构、消费心理等对社会组织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

科学技术环境,主要是指科学上的发明和技术上的创造,以及本行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关行业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产品更新,技术改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等对社会组织产生影响的科技因素。

法律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法律、法令、法规,以及各种相关的条例和规章等对社会组织产生影响的法律因素。

国际环境,主要是指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际格局、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国际惯例、国际科技文化交流等对社会组织产生影响的国际因素。

社会组织面临的微观环境是指社会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物质环境、关系环境及意识环境。

自然物质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的客观条件,如地理、气候、社区情况、交通状况、资源能源、组织设施、设备和资金、人员等。

关系环境,是指与社会组织有关的各类公众的状况,如企业的公众——消费者、上级主管部门、银行、新闻界、竞争对手、经销商、股东、员工等。

意识环境,是指影响社会组织的思想意识因素,如本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员工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公共关系意识、人和程度、社会舆论和流行心理等。

(二)环境的特征

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它们都有以下特征:

1.环境的不确定性

所谓环境的不确定性实质上就是社会组织的决策者对于环境信息感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关于影响本组织决策的环境因素的信息;无法确定环境因素在什么程度下影响本组织决策部门的成功或失败;缺乏关于一项错误政策或行动的代价的信息(也即反馈信息)。对决策者来讲,感知环境的方式和能力无疑会影响到他的决策成功与否。如果他获得的关于环境的信息是虚假的,或者他不能及时地获得关于环境的信息,那么很可能他的决策是要出问题的。例如:麦当劳公司在莫斯科开设了一家连锁店。店里配有纸板做的盘子。当人们买汉堡包时,同时配给一个这种一次性盘子。麦当劳公司原先设想这些盘子使用后,就用机器对它们进行处理而不至于污染环境。但莫斯科居民却把这些盘子全部拿回家了。处理盘子的机器根本用不上,白白浪费了很多钱。这反映了公司没有掌握环境的信息。

2.环境的可变性

一个社会组织的环境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对于社会组织的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环境变化的速度和可预测度。如果环境变化速度很快,而且变化的情况难以预测,那么立即会引出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一问题,从而对正确决策构成困难。一般来讲,出现这种问题,往往是由于社会组织的结构和目标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必须迅速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些社会组织的环境变化速度慢,而且变化的趋势也容易预测,这些组织的结构和目标就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环境的复杂性

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指有关环境因素的多少和它们的差异程度。具体地说,如果环境的构成因素较多,而且差异程度也比较高,这样的环境就比较复杂;反之,环境的复杂性就比较小。要是社会组织的决策者能够考虑到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和每种因素的特殊性,就能作出适应环境的正确决策。

从环境的特征中我们认为,社会组织与环境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社会环境为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又影响和约束着社会组织的行为。环境中诸因素往往相生相克,不断变化。社会组织的决策者必须掌握大量与本组织有关的环境信息,感知环境因素对决策成效的影响程度,择优去劣,避开或改变外部不利的环境,利用或营造对本组织有利的环境,了解环境约束的变化规律,使本组织能主动地发展、改造、适应和利用环境,以变应变,或以不变(良好形象、优质产品或服务)应万变,在运行中解脱约束。

例如,日本八佰伴集团在20世纪60年代初意欲进入新加坡市场。公司派人到新加坡进行市场调查所得的结论是:不宜进入该市场。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人在新加坡的残暴行径,使当地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反日情绪,致使许多日本公司都纷纷从新加坡撤出。该公司创始人和田一夫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计划。他首先亲自前往新加坡,一下飞机就前往新加坡的抗日战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声称自己是前来代表日本人民赎罪的,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而在经营上,采取与当地企业联营的形式,使当地资本占55%,从而排除了公众的敌对情绪,最终打开了市场。

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在当今社会中,社会组织的经济行为,必然要受制于各种环境因素,纯粹的经济行为是不存在的。因此,在社会组织的管理中,每一项决策,大到一种政策的出台,小到企业经营方针的改变,都会涉及众多的方面,需要及时地了解环境,掌握大量的环境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