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议论文常见行文结构之层进式结构详解

议论文常见行文结构之层进式结构详解

【摘要】:层进式结构的具体样式可谓丰富多彩,但从其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有客观存在和主观赋予两种。所谓客观存在,是指论述对象本身存在递进关系。主观赋予的递进关系多以并列关系为基础。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文章的结构是纵向延展的,各个层次逐级深入步步推进,各个层次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变动。

层进式结构的具体样式可谓丰富多彩,但从其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有客观存在和主观赋予两种。

所谓客观存在,是指论述对象本身存在递进关系。举例来说,《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不断扩大范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过程,存有递进关系的客观基础,所以可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层进式结构。通常情况下,具有客观递进关系的内容比较适合写成递进式议论文。

所谓主观赋予,是指作者根据某种具体原因,赋予所写的内容以某种递进关系。主观赋予的递进关系多以并列关系为基础。举例来说,《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既有天命因素,也有人事缘故,但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看,人事显然重于天命。也就是说,天命、人事这两个原本应是并列关系的因素,被作者主观赋予了轻重次序,从而转化成了递进关系。

【作文示例】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说用道德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孔子一生主张“为政以德”,虽四处碰壁,但矢志不渝。

当今社会,既有“以法治国”,也有“以德治国”。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

【教师范文】

德治与法治

大兴一中 陈大伟

悠悠岁月,滚滚星河,盛衰沉浮的王朝大戏不断地上演,国家的治理手段也在不断变换。在长达数千年的治乱更替中,德治与法治,并没有随着朝代的土崩瓦解而灰飞烟灭,而是在新旧的乾坤挪移中吐纳扬弃,焕发了新的生机。

德治是一种柔性的约束力量。美好的道德如同三月春晖和风细雨,在潜移默化中温暖众生润泽万物,激发人们主动筑起内心的防御长城,并自觉践行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道德规范,从而形成足以超越现实功利思想的精神力量。在慈善界,有捐建多座楼宇惠及多方的邵逸夫,有捐款百亿之多的曹德旺,还有蹬三轮助学的白方礼……一千一万是爱心,一分一厘也是奉献,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是这份美好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复杂多变的现实侵蚀,而一旦无德失德之事出现,便极易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极难挽回的公信力滑坡,饱受郭美美事件拖累的红十字会就是活生生的事例。有时无德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美德却只能瞻前顾后内忧外虑。社会可以提倡无私,却无法强制无私,柔性的德治显然难以成为复杂社会的主要治理手段。

德治虽然能产生少数的孔孟,却无力扼制汹涌的桀纣,对此法治则要有用得多。

法治是一种刚性的强制力量。良法不仅具有清晰的底线和明确的执行标准,而且还有配套的监督检察体系,用以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都难逃检察、监察和巡视,这就是法治的力量。法治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瞬息万变的市场,自由虚拟的网络,求财逐利的资本……林林总总的万象背后,是不同群体的利益争斗,是复杂人性博弈,只有铁面的法律体系才有能力稳定秩序。不仅如此,好的法治还能为德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社会和谐繁荣的必要基础。

德治与法治,虽然同是治国理政的手段,但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法治为主,德治为辅,是当今社会最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