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真实情境下的应对策略

真实情境下的应对策略

【摘要】:议论文的说理之“怎么办”着眼于文章深度与广度的扩展,是证明中心论点充实与否的关键部分。第二段,引材料中孔子的话强调“苦”“乐”的辩证关系(为什么)。第三至四段,集中用李白、苏轼两个事例强调所谓“苦”对人生的重要影响。最后作结,“苦”“乐”是相互伴生的,我们需要正确地面对“苦”与“乐”,才能更好地成长,把握好未来(怎么办)。

议论文的说理之“怎么办”着眼于文章深度与广度的扩展,是证明中心论点充实与否的关键部分。

举事例证明论点,可以集中用例,也可以三五个实例同时证观点。例如,《拿来主义》第八、九两段,鲁迅先生用反例把面对大宅子中的三种人“孱头、昏蛋和废物”的错误做法予以讽刺,接着举正例论证,从而明确了面对外来文化和本国的遗产要“敢拿、会拿”的观点。再如《劝学》第二段,作者为了强调“学习的意义”,分别举“青和蓝、冰和水、木和轮”来论述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举例可谓形象生动。

文章还可以引用经典名言等来讲道理阐述。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诉人们要学会善始善终……

举事例与讲道理在议论文中不可以割裂开来,要有机结合巧妙运用,游刃有余地运用得当,才能体现写作技法的高超,这样论证才会更深入,主旨才会更鲜明、具体。

【作文示例】

(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期中语文试题,第22题)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反对离开活生生的现实人生去思考死后的问题。我们也不妨说:“未知苦,焉知乐?”离开“苦”的经历也无从解悟“乐”的真谛。

请以“苦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审题指导】

先应明确“苦乐”是关系型作文题目,因此,行文中应重点谈二者的辩证关系。作文材料中的“离开‘苦’的经历也无从解悟‘乐’的真谛”是一种提示,而非限定,目的是让考生能去思考二者的关系。所以,行文应以二者的关系为结构,如:经历“苦”方能体悟“乐”,追求“乐”须能承受“苦”;“苦”是“乐”的前提,“乐”是“苦”的终极目的。另外,还应看到,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让文章更有深度、更具辩证性。

【优秀例文】

苦 乐

大兴一中2017级高三(1)班 李重弛

先哲言:世界是相对的。从表面上来看,“苦”与“乐”是一对反义词,但我认为,“苦”与“乐”也是相对的。“苦”是“乐”的源头所在,“乐”是由“苦”归结而来。

论语》中,孔子以“未知生,焉知死”反对离开活生生的现实人生去思考死后的问题。同样地,离开“苦”的经历也无从解悟“乐”的真谛。

遭贬是李白的大部分人生境遇,他处于人生的低潮时,仍能于山水中发掘出乐趣,满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雄心壮志,为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为后人所称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事业巅峰时跌落低谷,可谓境遇坎坷,但他不畏坎坷,挥洒自如,发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他的乐观豁达也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美名。

此二者,皆是踏足山巅,也跌落谷底。但不论身陷囹圄,还是处于顺境,他们都有高洁的志趣,于“苦”中作“乐”,不坠青云之志,这正是值得我们反复思索的主题。

梁启超曾说:“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客观的事自然会给人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但面对这些事情,我们虽不能决定它们的发生,却能够选择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抵如是。

世说新语》中,徐孺子与人争辩月亮的明亮,面对“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的说法,他的回答耐人寻味:“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倘若一个人从未经历过苦难,又怎能体会到战胜苦难后所得到的乐趣呢?苦难便是这漆黑的“瞳子”,没有了它,也无从体会到真正的乐趣所在。

“苦”与“乐”本就是相互伴生的,其本身并无意义,但赋予它们实际价值,为一代代人所探讨的,是人在面对苦难与欢乐时所展现的态度与信念。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正确面对“苦”与“乐”,才能让我们在苦乐年华中更好地成长,把握住自己的未来。

【点评】

这是一篇关系型作文,开篇引入先哲的话切入论题,引出论点:“苦”与“乐”的关系,回答了“是什么”。第二段,引材料中孔子的话强调“苦”“乐”的辩证关系(为什么)。第三至四段,集中用李白、苏轼两个事例强调所谓“苦”对人生的重要影响。第五段,进行论据分析。第六至七段,引用梁启超的道理论据和《世说新语》中徐孺子的事例,证明所谓的“苦”很多时候在于内心感受,人应该乐观地对待生活。最后作结,“苦”“乐”是相互伴生的,我们需要正确地面对“苦”与“乐”,才能更好地成长,把握好未来(怎么办)。文章一气呵成,脉络清晰。

(点评教师:大兴一中 周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