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合同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必须健全和完善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基本制度主要有合同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合同审批制度、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及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等。它应明确合同管理流程,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各部门的职责,控制合同风险等。......
2023-1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42号
第一条 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 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 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第六条 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但建设项目占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的,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受理后,提出初审意见,转报国土资源部。
涉密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信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七条 已批准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备案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拟选址占地情况、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等。
(三)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者项目备案批准文件。
(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五)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
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不提交前款第(三)、(四)、(五)项材料。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用地预审申请表,由国土资源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 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当在用地预审完成后,申请用地审批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产资源压覆情况证明等手续。
第九条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转报用地预审申请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依据本办法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对申报材料作出的初步审查意见。
(二)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
(三)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听证会纪要。
第十条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预审申请和第九条规定的初审转报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和接收。不符合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转报人,逾期不通知的,视为受理和接收。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转报国土资源部。
第十一条 预审应当审查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二)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是否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
(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
(四)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
(五)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二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预审申请或者收到转报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二十日内不能出具预审意见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第十三条 预审意见应当包括对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内容的结论性意见和对建设用地单位的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 预审意见是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必备文件。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预审审查的相关内容在建设用地报批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不再重复审查。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有关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法律法规与规章汇编的文章
为了保证合同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必须健全和完善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基本制度主要有合同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合同审批制度、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及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等。它应明确合同管理流程,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各部门的职责,控制合同风险等。......
2023-10-14
①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2023-07-30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
2023-07-30
以提供适宜的城市建设用地为目标,同时根据城市规划对整理区的规划要求,布局各类用地。村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根据《镇规划标准》确定,见表8.4。地多人少的边远地区的镇区,可根据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确定。表8.4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单位:m2/人注规划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增减数值。表8.5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村镇用地评价。......
2023-06-30
村庄只有拥有适度的规模,才能更好地节约土地,才能开展适度规模的建设活动,才能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乡村建设用地应适度收缩,适度集中。要测算乡村可用建设用地的数量和宅基地块数,合理控制出让金总量。目前,乡村土地使用费用过低,起不到抑制对建设用地的不合理需求的作用。......
2023-08-25
农用地的分等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定,因此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农用地分等定级以建立不同行政区内的统一等级序列为目的。在实际操作上,农用地分等是在国家、省、县三个层次上展开,农用地定级主要是在县级进行。......
2023-06-30
2.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要求未利用土地开发要统一规划,要特别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严禁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盲目开发;要根据开发地区的地域特点、土地适宜性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的适度开发规模和土地的用途。......
2023-06-30
农用地整理是土地整治的主要工作,通过农用地整理,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对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开展农用地整理,有利于保障粮食和农副产品安全。......
2023-06-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