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会利用饭堂的一些事儿

学会利用饭堂的一些事儿

【摘要】:我就联想到我们学会的一年一次的“元宵午餐会”,似乎也可视为“学会家宴”了,但称曰“宴”还不够格,可称之为“学会饭堂”。“饭堂”兴旺,始料未及。“学会饭堂”对企业家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聚友情,交流、沟通,包括扩大产品的影响力等。总之,“学会饭堂”,要说的故事一箩筐。

报载京城的望京新城,盛传“黄门家宴”。十余年来,好客的黄家来黄门吃白席的人络绎不绝,一直没有停歇过,商圈、文化圈、演艺圈……无论哪个“圈子”,都能走进黄家之门槛。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的路人,来者都是客。几乎是加双筷子、不分三六九等的有趣家宴,已成了一道风景。我就联想到我们学会的一年一次的“元宵午餐会”,似乎也可视为“学会家宴”了,但称曰“宴”还不够格,可称之为“学会饭堂”。

此“饭堂”自1998 年春“开堂”以来,以开放式的用餐形式每年办,迄今也办了15 次了。记不住头一次怎么说起来的,好像身边曹先生等人瞎侃,说逢年过节,都在中戏实验剧场的东会议厅,开一个六七十人的茶话会,名副其实的喝茶、说话的“茶话会”。头一年,赶上邓老爷子过世,连茶话也不“茶话”了。中国人都懂得这个理。果然,边说边见行动,找了个小老板,弄来了一万元钱,在锣鼓巷南口的恒祥居饭店办宴。店内负点责的孙先生的小姨子张罗,开了七八席,大家吃了这场“万元宴”。当时很明确,“专款专用”,宴会由学会主办,与独家企业(协办)合作。名正言顺,开开心心,算过元宵佳节了。

有了头一次的先例,便有了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了。万事开头难,闸门一旦被打开,就收不住了。之后,年年如此,成为不成文的“惯例”,一直顺延至今。问题是越办规模越大,进“饭堂”的各路人马,每次很快超越二百五十人了。不是我们“扩军”“壮势”,而是抵御不了了。有党、政、军的领导加朋友,也有院团、院校、院所的艺术界师长和同行。不过,三分之二人头是学会同行系列的,但也有“级别”底线,不全是学会会员。光是首都地区,学会注册的会员就有七八百人。所以,请柬只发各单位舞美中心主任级以上的干部,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顾问等,一合计就二百五了。宛如发票请看戏一样,到场率达三分之二,就不差了。我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用餐亦如此。上了岁数的老同志,一般不会来,但不给请柬的“饭票”不行;又如给机关的,他们纪律严明,往往派代表来,或头一、二把手来了,更多下属就不会来了。我说吃老板的,无碍事,也不中。但不发也不行,下次去办事见面说:学会吃饭怎么不请我呀!云云。

饭局队伍的壮大,人丁兴旺,还是让人高兴的。大家自告奋勇来的不是冲着这顿“饭”,而是“局”,这年头谁还稀罕这样档次的饭局呀!尤其外省学会的同行,舍弃团圆佳节不过,不远千里,为吃这顿饭吗?每年都有四五十位赶来,有打飞的的,有乘火车的,还有开车的,为的就是聚一聚,乐一乐,聊一聊,喝一喝,学会只提供一张床而已。

“饭堂”兴旺,始料未及。我们也年年做过“形势”的判断,“总结”一下主要是:

一、上面提到的乐呵一下。有这样随意性的、宽宽松松的平台,就招人来了。从学会角度,老同志更踊跃,凡能走动的,年年都像赶庙一样,亲自来吃这一顿饭。走不动的,或在外地的,打个电话或捎个口信,请一个假并送上节日的祝福(我没有要求这样做哩!),十分愉悦、温馨。举个例子,现已年高97 的苏丹老先生,在我记忆中,没有落下过一次,而且比一般老先生更有兴致,更有激情。往往年前还来不及拜年,老先生就来电话了,问:还办不办?我也年年答道:老地方,老时候,老朋友,老菜单,您到就行!然而,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又少了张三李四的情况,令人沉重也无奈,这就是生活!

一般搞活动,或开会什么的,邀请参与者是一件大事,需要费些心思,尤其是期盼必须出场的人物出场,往往也能决定活动和会议的成败,颇具有我们社交的特色,很有学问的。也可以说,把该请的人物请到了,活动或会议也成功无疑了。头几年,我这方面意识不是太强,认为“圈内”弄顺了,弄圆了,就行了。几经历练,实际操作,自己头脑简单了。所以,每一年的筹划,是重要的一方面工作。例如,请一些主管部门领导者,我先解下他们的一些“包袱”,如“怕”在这样场合上讲话。于是我“先发制人”,坦诚地说您“不须发言”,顺其自然,与民同乐,喝上一杯,造个“宽松”的低调的环境,因而颇具效果,人性,和谐(本人经验,不必效仿。假如遇到愿说者,岂不误了大事)。

二、造成“饭堂”膨胀的另一因素,还有众多舞台企业家的功劳。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很热情,恨不得搬到人民大会堂去办。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我们与企业家打交道越来越频繁了,也结下了友情。近二十年,舞台企业发展更快,为我们舞台艺术和大型演艺活动创造、展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我们的舞台艺术家也“推波助澜”,在大大小小的创造平台上充分地展示和应用了这些舞台科技的产品,获得了双赢的效果。“学会饭堂”对企业家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聚友情,交流、沟通,包括扩大产品的影响力等。我们主办做东,他们掏钱埋单,双赢共胜,何乐而不为呢?几届下来,有排队承办之势,也增大了“投入”,至近年,已是当初的10 倍了。同时,提供奖品的势头也越来越猛,甚至已不满足于独家操作承办了。有的企业一次不行,还要连着来两次、三次。有些企业家老总、老董朋友,私下地或公开地向我表述下一届换个地方,经费全包。这里太挤了,找个大饭店,设个主席台,贵宾戴上花,规范一下,有点气派云云。

我们面对席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面对这个“大好形势”,我们学会还是比较清醒和理智的。一方面,两天之内,不光是吃吃喝喝(吃点喝点是常态),顺势要搞一个学会工作交流的年会;与众多的企业家也开一个联谊活动等。另一方面,还得控制“局势”,控制“商味”弥漫开来。大饭店不能进,花也不必戴,奖品不必走高端。如果这一闸门再扩大,这个“迎春午餐”活动就变味了。假如,让现在在位领导者又戴花又上台,那么许多台下的老领导、老老领导往哪儿摆?都可成父辈、爷辈了哩!所以,不如散坐,济济一堂,“混搭”一起,与民同乐更增人气,热热闹闹,也比较接地气,比较“原生态”,下次还会再来乐和乐和!

总之,“学会饭堂”,要说的故事一箩筐。年年来的新的、老的客人,生的、熟的面孔,“三教九流”,千人千面,众口难调亦好调。只要调好心态,这里都能吃得有滋有味,下一次都会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