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剧院情结:回顾与探索

剧院情结:回顾与探索

【摘要】:全书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是与这个剧院相关联的,无疑已打下了抹不去的“青艺情结”的印迹。因此说,我的这个“情结”,既是艺术使然,也是生活使然,是“剪不断,理还乱”使然。这本书稿,理所当然是“情结”的最好记录。借此比喻,剧院的“社会形象”也需要刻意精心地去塑造,才能得到公众的承认。我的“情结”也枉然迷茫起来。然而,就我自己来说,这个“情结”将深深地珍藏在我的心中。

本书编定后,除了上篇所言的“杂”,还有一个局限,就是局限在话剧舞台的“台前幕后”;如果再进一步说,则又局限在我曾工作过32 年的剧院里,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要是它的舞台的“台前幕后”。常说“存在决定意识”,客观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我的文字所反映的主体范围。

话剧舞台在整体戏剧舞台艺术中,占了较有影响的位置,尤其是话剧艺术具有较强烈的、即时性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因而,它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的戏剧窗口。我曾工作在这样的艺术舞台上,曾为之呐喊,为之讴歌,为之笔耕,为之台前幕后奔奔走走、忙忙碌碌,然而,我至今感到无悔,甚至于感到自豪。全书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是与这个剧院相关联的,无疑已打下了抹不去的“青艺情结”的印迹。与其说是我自己艺术生活中的一段脚印,还不如更准确地说,是青艺舞台在这个时期的一个方面的艺术记录。如果扩大一点范围来说,我的前一本书稿《舞台美术散论》(1994 年出版,2001 年再版)中,它所编入的文稿也主要是与青艺有关联的。如果再加上手头已写过的近百的人物(演员为主)介绍性的文字,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足以勾勒出这一个时期的剧院面貌了。我可以自信地说,在那个时期,我为剧院留下的文字,可能是最多的。我曾主编过剧院院刊《青艺》,自创刊开始达12 年,在个人的艺术工作生涯中,也不能算是“一瞬间”的时段。因此说,我的这个“情结”,既是艺术使然,也是生活使然,是“剪不断,理还乱”使然。这本书稿,理所当然是“情结”的最好记录。

作为一个人,如果他常在公众视野之内,无疑是一位“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行、一言一语,往往成为媒体或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作为一个剧院,尤其是一个资深的剧院,更是一个公众的形象。由于它的艺术生产的性质,它的人文环境的效应,决定了它必将被媒体或人们所关注,常常成为焦点是十分正常的,更是十分需要的。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其说是社会需要剧院的存在,更不如说是剧院为了生存的需要。然而,要让社会公众经常能给予关注,或者说剧院能建立出众的社会形象,一个重要的支撑点是:创造或生产出出色的舞台艺术形象。青艺曾演出过一出墨西哥戏剧《社会形象》,剧中的埃维莉亚为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而苦恼、而神魂不安、而心理失态和扭曲……借此比喻,剧院的“社会形象”也需要刻意精心地去塑造,才能得到公众的承认。我曾列举过并不十分恰当的比喻:试设想一家电视机厂不生产电视,或者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或者只生产个别消费者的产品,这样的厂家就名不副实,或其产品没有市场,更没有竞争力,是无法在当代经济生活中生存的。一个剧院亦如此。毋庸讳言,曾在剧院工作多年的我,是深有所感的。如果说自己内心还有留下的“情结”的话,那就是我希望能看到剧院创造或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舞台艺术形象,使剧院经常能成为被公众关注的、喜爱的“社会形象”。

1997 年岁末,在纪念中国话剧九十年活动期间召开的“中国话剧发展战略研讨会”开幕式上,我对九十年来话剧舞台的宏观评价是:“中国话剧所走过的道路,虽然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却又辉辉煌煌、潇潇洒洒。它既创造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话剧作品,又造就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话剧艺术家。”那么,针对青艺的舞台,我想从总体上来说,也略可以做这样的鉴定。但这一页的历史已经翻了过去,包括抹不掉的历史缺憾也一起翻了过去,天有轮回,朝有兴衰,但愿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未来生存的位置。在这本书稿里,虽然只是我对青艺一段时期内的选入部分戏剧作品的评价,但已可以折映出我对当时剧院“形象”的态度了。

编完这本书稿,我似乎可以为自己惦挂的“情结”画上一个句号了。回首在青艺32 个酸甜苦辣、风雨恩怨的年头,无疑是“一书难尽”的。然而,我一切无悔,甚至感到荣幸,终究在这样的舞台上踏踏实实地生活过,终究更多的是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的回忆。故在这里写上这段文字也。

(此书稿是两年前编就的。待本书出版时,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已重组成中国国家话剧院,青艺已彻底地成为历史了。我的“情结”也枉然迷茫起来。是遗憾?是失落?然而,就我自己来说,这个“情结”将深深地珍藏在我的心中。这一页的历史是不会轻易被遗忘的。)

2001 年12 月30 日,最后付印时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