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唐国文舞台设计作品集的精美创意设计

唐国文舞台设计作品集的精美创意设计

【摘要】:刚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时节,我就收到了湘江畔的老朋友唐国文先生的舞台美术作品集的样本。国文先生的设计作品,在舞台上洋溢着浓酽的生活气息,是一幅一幅的生活的画卷。例如在舞剧《古汉伊人》《南风》的舞台上,古文化的开掘、传承,与当代艺术相衔接、融汇,得到成功的再现,成为代表之作。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审观,这些舞台美术的设计,整体性的创造,也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刚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时节,我就收到了湘江畔的老朋友唐国文先生的舞台美术作品集的样本。我是从家门口不远处新设置的“丰巢”柜里自取的。回家一打开,整册的样本尚未装订,厚厚的一摞,都是通张的彩色页面。这令我有点惊讶:这就是国文先生的风格?

与阅读其他同类书稿一样,对我而言,既感受到先睹为快的愉悦,然而,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一次考验,一次挑战,或者说我将自己推入了应考者的角色。读懂舞台美术(画册)的作品,需要有别样的视角,别样的思考,才能品赏到别样的趣味。舞台艺术,乃至舞台美术艺术,是多元、多时空、多媒体、综合性的艺术。我们站在这样的平台上,才能“登高望远”,宏观艺术世界。所以,我从观赏国文的画册,洞察到他几乎付出毕生所学的舞台创造,令我仰视,叹为观止也。在这里,我迈入了学习的门槛,就国文先生的创作,聊作表述,交流阅读的感想而已。

国文先生的设计作品,在舞台上洋溢着浓酽的生活气息,是一幅一幅的生活的画卷。他大半辈子的舞台创作,多数题材是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对象,贴近生活,接近地气的,无疑,这已成为他创作的主流。尤其是反映当代生活和时代的舞台,更有自己的特色。我认为,我们不能笼统地否定或颠覆“内容决定形式”的艺术规律。以形式创作为主体、为己任的舞台设计,更不能盲目脱离现实生活,更得讲究外在的、直观的样式创造。画册中,如舞剧《天山芙蓉》、音乐剧《袁隆平》、花鼓戏《山竹》、话剧《万水千山》等舞台,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关注生活,写实笔墨,点燃了舞台艺术的亮点。

国文先生追溯求源,在传统的承继中,努力寻找了湖南本土文化的优势和醇香。无论是民间的、民俗的,古老的、现代的,还是在这一方少数民族众多的土壤上,它的每一条彩链,每一种造物,乃至每一幅崇拜的图腾,都是设计家创作心灵的源泉,都是取之不尽的丰富的创造元素。国文的舞台醉心于民间文化园中的采撷,酿造和哺育成自己的艺术“奇葩”,盛开在舞台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在舞剧《古汉伊人》《南风》的舞台上,古文化的开掘、传承,与当代艺术相衔接、融汇,得到成功的再现,成为代表之作。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审观,这些舞台美术的设计,整体性的创造,也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认为非遗项目通过舞台来保护、传承、再现,是不可忽视的平台,也应永远在路上。

国文先生入选画册的作品中,几乎囊括了当下舞台的不同剧种,也涵盖了湖南省内的戏剧种类。虽然,我没有都在现场的舞台上观赏过,但是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到,每每设计一台戏,他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挑战,都要付出勇气,才能拓展、创造他的理想空间。针对当代的舞台、开放的观念、变革的步伐、场景的幻觉、审美价值的判断和观演关系的嬗变,等等,设计家也必须与时俱进,有应变能力。既需要天马行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也需要踏在理性的创作台阶上,因地制宜,去攀登、去创新。从国文不少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他的舞台踪迹:在有限的条件和空间中,突破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创造了直观的样式和自己的自由空间。画册中无论是舞剧、歌剧、音乐剧、舞蹈类的舞台,如《南风》《天山芙蓉》《袁隆平》《武陵神曲》等,还是话剧和戏曲类的舞台,如话剧《泉涸之鱼》《十八洞》和祁剧《岳飞》《金锁奇缘》《浯溪兄弟》等,都有自己的表述语言,自己的撩人的颜值。

我依然认为,舞台美术家是名副其实的“杂家”,是能文能武的、多元性的艺术“杂家”。它要求艺术家有较广的视野和知识层面,有较深厚的基础功底、功夫,有较高的技艺体现、再现功力,等等。本画集中,除设计作品之外,还展示了部分的绘画等作品,也不难看到国文先生的艺术匠心。无论从创造的角度去评,还是从技术方位来论,两者都交融、互补、共进。也就是说,舞台创作很难泾渭分明,并驾齐驱,动脑又动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写到这里,我想到在二十多年之前,国文先生编绘的《世界现代城市环境雕塑》,就是一本广泛地收集、汇编了中外城雕的资料性的书稿,无疑,它与舞美有关联,至今仍有观赏、阅读、存在的价值。

这本画本,是唐国文先生近大半辈子的艺术劳动的结晶、秋天收获的硕果,是我们舞台美术史册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也为地方戏剧文化的创造填补了空白。这里,我想说一点,画册已具有成为教科书范本的可能。它不是普通的应用的教本,而是设计创作的教本,基本功培育的教本,乃至升华为艺品艺德的教本。

我欣贺画册的出版,并草书“一孔之见”的观感,祈求赐正。

丁酉年秋月于皇城根下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