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空间无限——姚呈远舞台美术作品集》中茉莉花香引发新感官体验

《空间无限——姚呈远舞台美术作品集》中茉莉花香引发新感官体验

【摘要】:读姚呈远先生的舞台美术作品集《空间无限》,不禁令我打开了“无限空间”的想象翅膀,也让我又闻到了江南的茉莉花香。当我看到《空间无限》,姚呈远又给了我一个惊喜,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印象。姚呈远自己在《空间无限》画册中选入的舞台设计作品,我认为便是他“形象”的最好佐证,也是彰显他艺术精神的平台。《空间无限》就是创造的记录,历史的存照,是撕不掉的一页历史!小序,以示祝贺。

读姚呈远先生的舞台美术作品集《空间无限》,不禁令我打开了“无限空间”的想象翅膀,也让我又闻到了江南的茉莉花香。虽然,当年“北漂”的我,已在皇城根下安居乐业,但纤柔的南国乡音乡情,以及那山那水,仍能使我的心灵放飞。打开这本《空间无限》,我从舞台的视角,从舞台美术的平台,看到了姚呈远呈现的一道又一道的“无限”风景线。这既是他几近大半辈子艺术劳动的硕果,也代表性地折映了江苏舞台的风貌,是舞台美术创造的一个缩影。

我认识姚呈远先生已经十多年了,“认识”他的作品时间可能更长一点。然而,让我们真正交流、了解的机遇是一起在南京操办“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2002 年夏至2003 年底,筹备时间长达一年半,可以说是创下了办此类展的历史性纪录。我们面对体制的嬗变,举办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涉及舞台美术各个专业领域的展览会,确实遭遇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感到担子很重。我们从筹办的头一天起,就踏上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之路。尤其是我与姚呈远先生,一南一北,沟通、合作,我们只能风雨同舟,一起奋力坚持,一起向前行进!在次年的岁末,在风景如画的紫金山下,我们终于举起了庆功的酒杯!当落下展会帷幕的瞬间,我们才真正分享了胜利的愉悦,并为此感到自豪!正因为经历了这样一次非同一般的合作,我们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共同的感悟。

当我看到《空间无限》(还看到他的绘画作品集《追求无限》),姚呈远又给了我一个惊喜,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印象。我认为,他是一位勤奋、不倦的艺术家,一位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家,一位触摸了舞台艺术疆界内外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在他脚下的土地上,谱写、填补和领行的艺术家!

姚呈远自己在《空间无限》画册中选入的舞台设计作品,我认为便是他“形象”的最好佐证,也是彰显他艺术精神的平台。我想粗线条地表述:

其一,他多年来一直坚守舞台艺术主体性的创作。淮剧《十品村官》《鸡毛蒜皮》,京剧《宝烛记》《青蛇记》,昆曲《桃花扇》,歌剧《悲怆的黎明》,锡剧《双珠凤》,淮海剧《临时爸爸》等,在不同剧种的不同舞台上,都取得了不同的成果(包括获得了不同的奖项)。他认为舞台是他的根,是他的“基地”,根深才能叶茂,才能开香花、结好果。

其二,他适应各个时期的艺术创作环境和气候,包括适应文化市场的规律。他在不少作品中审时度势,投入了舞台之外大型舞台美术的创作活动,占领了应该占领的艺术领地,从而大大地开拓了新的艺术疆界。我认为,文化艺术创造需要相匹配的市场,更需要艺术自身发展的空间。他自己定位的“空间无限”,足以说明他的艺术追求,他张扬的创造精神。

其三,他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一方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他同时也关注艺术创造中涵养、锤炼基本功的重要性。就舞台美术自身而言,它是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劳动,它涉及的创造的面有点“杂”,单纯地只会在“纸上谈兵”,已经适应不了时下的创造空间了。所以,大型文体活动的设计创造中,科技的掺入和应用、演出空间观念的重组等,如果没有对生活的钟情,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如果没有崭新的艺术视角,只会“玩”上一两手的套路,是不会如此从容地应对这一类的创造活动的。与时俱进,是挑战,为生存,也是谋求更大发展!

当然,任何艺术家的创造,包括舞台美术家的创造,要一笔画好“圆”是困难的。我相信姚呈远不会满足于他已画过的“圆”,他不会停步在眼下的台阶上。我也相信,他无须别人的鞭策,会自去“奋蹄”再攀登。但也不妨稍息一下喘口气,远离点喧闹,再踏新台阶,更上一层楼。像“空间无限”一样,登高也无止境呵!

所以,在江南这一方的土地上,涌现或造就了姚呈远这样的角色,是顺应时势的;在这一块的舞台史册上,姚呈远以自己的语言、积大半辈子的创造,畅快且又有点禅味地书写了整整一页。《空间无限》就是创造的记录,历史的存照,是撕不掉的一页历史!宛如年年绽放的茉莉花,岁岁向我们送上阵阵又幽幽的馨香一样,润心,不腻,难忘!

小序,以示祝贺。

2012 年9 月30 日中秋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