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决策的作用与意义:解析10.1.4相关内容

决策的作用与意义:解析10.1.4相关内容

【摘要】:决策在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决策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小则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大则决定企业成败,关系到部门、地区以至全国政治、经济盛衰。究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在运输系统方面的错误决策造成的。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投资政策上,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能源投资之间的比例安排不当,造成投资结构的严重失调。

决策在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决策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小则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大则决定企业成败,关系到部门、地区以至全国政治、经济盛衰。以运输系统决策为例,决策的重要性可以从决策实施后的效果以及这种效果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交通运输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在运输系统方面的错误决策造成的。在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思想上,往往是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交通。主要表现在:一是只看到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眼前的、直接的经济效益,看不到或不重视交通运输业巨大的、长远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二是对交通运输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必须适度先行认识不足,缺乏工业发展取决于交通运输承受能力的概念;三是对在物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大领域中,交通运输是再生产过程中的纽带和前提条件缺乏必要的认识,往往只把交通运输业作为一般的服务行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社会公益功能和宏观调控功能,致使工业部门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业承受的挤占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投资挤占);四是对交通运输供给能力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认为运输能力的弹性大,运力再紧张,只要挤一挤、压一压,也能挖掘出一些“潜力”,殊不知这种超负荷、拼设备、吃老本的做法,牺牲了运输业本身的效益和服务质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后患;五是片面强调铁路的作用,对其他运输方式在综合运输系统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客观和全面,导致运输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综合运输效益差。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投资政策上,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能源投资之间的比例安排不当,造成投资结构的严重失调。在对运输业内部的投资政策上,又偏重于铁路,对其他运输方式重视不够。加之运输价格的不合理性,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的限制,燃油供应政策缺乏保证以及运输系统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紧张,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之一。

此外,在交通运输投资决策上,存在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违反科学的决策程序,按长官意志行事的现象,有些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在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影响了运输投资效益的发挥,造成了运输建设项目的重大决策失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铁道、交通等决策部门,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交通运输业目前的“瓶颈”状况,提高了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问题及其根源的认识,纠正了过去认识上的偏差和决策上的失误,改变了“拍脑袋”方式的决策,把交通运输建设摆到紧要的位置上来。加强科学决策,逐步实现高速铁路网、公路、水运、航空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建成和正在开工的高速铁路网有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指四纵四横干线网,即北京—广州、北京—哈尔滨、北京—上海徐州兰州、上海—昆明、上海—成都、东南沿海准高铁等。重要的区域网有贵州—广州、南宁—广州、西安—成都等,城际高铁有京津城际、沪宁城际等。其中建成和正在开工的高速公路网有北京—上海(1245km)、北京—台北(2030km)、北京—昆明(2865km)、北京—拉萨(3710km)、北京—乌鲁木齐(2540km)和北京—哈尔滨(1280km)北京—港澳(2285km)七条首都放射线。鹤岗—大连等9条南北纵向线、绥芬河—满洲里18条东西横向线、辽中环线等5条地区环线、黑河—哈尔滨等19条横向联络线、南通—台州等17条纵向联络线。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也逐步实现现代化,为我国迈向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