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复杂系统决策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复杂系统决策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摘要】:好的决策就会获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决策几乎和人类具有同样长的历史。对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决策者已难于单凭经验做出可靠的优劣分析、判断与抉择。决策的好坏依赖于基本情况和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依赖于系统分析人员的技巧,也依赖于决策者的高瞻远瞩与魄力。

决策”是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生产、经济、科学实验、军事政治等问题经常而普遍存在的一种活动。好的决策就会获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当然,决策者总是希望所做出的决策能花费最小的代价而取得最大的效益。

决策几乎和人类具有同样长的历史。在很长的时期,人们都是凭着经验进行决策,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处理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面临的决策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往往涉及技术、经济、环境、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对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决策者已难于单凭经验做出可靠的优劣分析、判断与抉择。“多目标决策理论”正是在这种发展需要下应运而生的。“决策分析”作为科学来研究,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

决策过程的本质就是优化过程。它是一个反复分析、比较、综合并最后做出抉择的复杂过程。它不是一次认识、一次分析、一次判断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决策过程是一个多次循环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是人参与整个决策过程,包括收集可行方案、建立目标集合、进行多目标间的加权平衡,做出风险分析、优化分析及方案排序等,都依靠决策者和专家的知识、经验和胆识。“决策分析”的目的不是代替决策者去作决策,而是改进决策过程、澄清事物的内在复杂性,协助决策者做出满意的决策。决策的好坏依赖于基本情况和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依赖于系统分析人员的技巧,也依赖于决策者的高瞻远瞩与魄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的概念,它是计算机辅助决策的有力工具,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改进了决策过程。巨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DSS与DW、DM、OLAP结合,产生了综合D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