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明简讯》:抗击艰难,坚持惊人

《四明简讯》:抗击艰难,坚持惊人

【摘要】:1948年2月,根据中共浙东临时委员会指示,四明工委决定创办工委机关报《四明简讯》(油印报)。《四明简讯》是在游击区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山岙里办的一份报纸。《四明简讯》社址起初设在慈南杜徐村山上,后经常搬迁。但英勇智慧的《四明简讯》的报人,在报纸停刊57天后,继续出版,直到5月宁波解放时终刊。历史上《四明简讯》共出版66期,增刊20余期。

1948年初,在四明地区局面初步打开后,中共四明工委着手在隐蔽的游击根据地内,建立宣传、后勤基地。

1948年2月,根据中共浙东临时委员会(后称“浙东临委”)指示,四明工委决定创办工委机关报《四明简讯》(油印报)。报纸于3月下旬出版创刊号,每期发行数由200份逐步增至500份。11月起,根据浙东临委和四明工委指示,通过受共产党控制的几个邮电代办所,把报纸发行至国统区,在青年学生以及国民党下层官兵中秘密传阅。

《四明简讯》以报道全国时事政治新闻为主,地方版报道本地新闻,共配有50余名通讯员,分布在各地,重点报道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消息、蒋介石反动集团暴行和卖国行为、人民的疾苦和自发抗暴运动等,还开辟了《解放区》《蒋管区》《部队生活》等专版专刊和《四明》副刊,宣传报道成效显著。

比如1949年4—5月,大量介绍党的城市政策、人民解放军的“约法八章”,并宣传入城部队遵守纪律的范例等。

《四明简讯》是在游击区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山岙里办的一份报纸。印刷用的纸张和油墨,都要通过封锁线从宁波或余姚城里购买,尤其是收电讯用的电池,更是敌人控制的商品,要经地下党辗转设法才能买到。

《四明简讯》社址起初设在慈南杜徐村山上,后经常搬迁。

1949年2月22日,国民党敌人袭击慈南梅岭墩报社,导致工作人员2人牺牲,3人被捕,纸张、器材均被洗劫一空。

但英勇智慧的《四明简讯》的报人,在报纸停刊57天后,继续出版,直到5月宁波解放时终刊。历史上《四明简讯》共出版66期,增刊20余期。

为了纪念这些弘扬、传播红色文化的先驱们,2001年新建了新浙东报纪念碑亭,后又建了四明简讯社牺牲烈士纪念亭,位于余姚市陆埠镇袁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