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应修人与湖畔诗社:唤醒心灵的诗意之旅

应修人与湖畔诗社:唤醒心灵的诗意之旅

【摘要】:1922年3月,应修人利用春假去杭州名山秀水游览之际,与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结成了湖畔诗社。由应修人发起并编选四人诗稿,定名为《湖畔》,4月在上海由应修人自费出版。五四运动时,应修人是福源钱庄救国十人团书记。其间,周恩来与陈云经常到应修人住处。当时,丁玲经常联系的潘梓年已被秘密绑架,屋内有国民党特务埋伏,应修人进门后,与敌英勇搏斗,不幸坠楼牺牲。

中国现代诗歌初期形成了四个诗派,即浪漫派、小小诗派、湖畔诗派、新月诗派。其中,湖畔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体。

1922年3月,应修人利用春假去杭州名山秀水游览之际,与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结成了湖畔诗社。由应修人发起并编选四人诗稿,定名为《湖畔》,4月在上海由应修人自费出版。次年又同冯雪峰、潘漠华合出《春的歌集》。湖畔诗派后期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

湖畔诗派的主题,受“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思潮影响,高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妇女解放的旗帜。湖畔诗是以讴歌纯真的爱情和友谊,表现人性的爱与美为主题的,完全效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湖畔派(Lake Poets)三位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柯勒律治(Coleridge)和绍塞(Southey)所形成的诗歌流派。

应修人

妹妹你是水(节选)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应修人(1900—1933),慈溪赭山应家河塘村(今属宁波市江北区半浦后洋)人。现代诗人,原名麟德,后改名修人,字修士,笔名丁九、丁休人。曾先后入私塾和小学学习。14岁小学毕业后,到上海福源钱庄做学徒。学徒期满,做账房工作,开始接触新书刊,并学写旧体诗。

五四运动时,应修人是福源钱庄救国十人团书记。

1920年,创作的新诗《新柳》《许多人》《宝贵》在《少年中国》上发表。次年,与人合办了一家小图书馆——上海通信图书馆,又组织成立了上海通信图书馆共进会。

1925年春,自费创办了小型期刊《支那二月》,任主编。同时负责编辑出版《上海通信图书馆月报》。

五卅运动中,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第一任上海通信图书馆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26年底,辞去上海棉业银行之职,到广州黄埔军校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受组织派遣,经上海转至武汉,在国民政府劳工部工作。

1927年11月,经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苏联东方大学学习。他被安排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第四班学习,课程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中国革命问题等。

1928年,他与同来莫斯科学习的曾岗结婚。在此期间,他除创作了诗歌《海参崴的海》《在莫斯科》,散文《乌克兰游记》外,还编写了剧本《佃农》,并在庆祝十月革命的晚会上演出。

1930年8月,应修人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翌年,参加“左联”刊物《前哨》的出版和发行工作,写出童话《旗子的故事》。其间,周恩来与陈云经常到应修人住处。陈云每次去,总拎着一个大皮包,装扮成与应修人谈生意的样子。

1932年初,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主编出版了小型革命报纸《大中报》,创作童话《三个宝塔》(后更名为《金宝塔银宝塔》)。

1933年春,他亲自领导并参与了沪东区英美烟厂的罢工运动。5月14日下午,到昆山路丁玲住处联系工作。当时,丁玲经常联系的潘梓年已被秘密绑架,屋内有国民党特务埋伏,应修人进门后,与敌英勇搏斗,不幸坠楼牺牲。

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应修人、潘漠华选集》。本书中,应修人的文学才能,得到了文坛前辈郭沫若郁达夫、叶圣陶等人的称赞。比如《小小儿的请求》,诗人1920年写于宁波到上海的轮船上,他请求狂风:

不要吹到钱塘江以南,

不要吹到我的家乡,

千万不要吹醒我的妈妈。

我微笑地睡着的妈妈醒了,

伊底心就会飞到我底船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