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婴儿期的营养需要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婴儿期的营养需要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摘要】:婴儿期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了解婴儿期对营养素的需求,科学喂养,确保婴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肝泥、蛋黄、婴儿配方食品是较好的锌的来源。膳食均衡的产妇乳汁中的维生素一般能满足婴儿的需要。(二)婴儿的膳食指南和膳食要点1.母乳喂养母乳是世界上唯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母乳中的营养素与婴儿消化功能相适应,亦不增加婴儿肾脏负担。

婴儿期(1~12个月)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婴儿期的生长极为迅速,对营养素的要求很高。了解婴儿期对营养素的需求,科学喂养,确保婴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一)婴儿期的营养需要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最快的时期,各器官、系统继续发育完善,需要摄入能量和营养素,尤其是对蛋白质的“量”和“质”的要求特别高,如营养不良,无法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1.婴儿期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需要

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备及排泄耗能、生长发育等五大方面。其总能量的需要还与年龄、体重及发育速度有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0~12个月的婴儿的能量RNI为95 kcal/(kg·d)。

(1)蛋白质 婴儿生长迅速,所需要的蛋白质多而优。婴儿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较成人大,如6月龄的婴儿就比成人多5~10倍。除成人的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需要由食物提供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以及牛磺酸。《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婴儿蛋白质AI因喂养方式而异,母乳喂哺的婴儿的蛋白质AI为2.0 g/(kg·d)。牛乳喂养者为3.5 g/(kg·d),大豆或谷类蛋白喂养时为4.0 g/(kg·d)。

(2)脂肪 母乳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可满足婴儿脑部及视网膜发育的需要。每100 g母乳脂肪含量约4g,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并含有脂肪酶,将母乳中脂肪乳化为细小颗粒,极易消化吸收。6个月后虽然添加一些辅助食品,但还是以奶类食品为主,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仍然较高,《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婴儿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适宜比值0~5个月为45%~50%,6~12个月为35%~40%。

(3)碳水化合物 母乳喂养的婴儿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乳糖,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约37%,人工喂养儿略高为40%~50%。4个月以下的婴儿消化淀粉的能力尚未成熟,但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4个月以后的婴儿,能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婴儿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不宜过多,因为碳水化合物在肠内经细菌发酵,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易引起腹泻。

2.婴儿期矿物质的主要需要

婴儿必需而又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锌和碘。体内其他所需矿物质可以从母乳及牛奶喂养中补充,不易缺乏。

(1)钙 母乳中钙含量低于牛乳但钙吸收率高,前6个月婴儿全母乳喂养一般无明显的缺钙。母乳中含钙量约为350 mg/L。一天800 mL母乳计,能提供300 mg左右的钙。尽管牛乳中钙量是母乳的2~3倍,钙磷比例不适合婴儿需要,且吸收率较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婴儿钙的AI:6个月以下时为300 mg/d,6个月以上时为400 mg/d。

(2)铁 足月婴儿铁储备可以满足约4个月需要,早产儿及低体重婴儿的铁储备相对不足。母乳1~3个月时的铁含量为0.6~0.8 mg/L,4~6个月时为0.5~0.7 mg/L。牛乳中铁含量约0.45 mg/L,低于母乳,且吸收率亦明显偏低。婴儿在4~5个月后急需从膳食中补充铁,可通过强化铁的配方奶、米粉、肝泥及蛋黄等予以补充。《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婴儿铁AI:6个月以下为0.3 mg/d,6个月以上为10 mg/d。

(3)锌 足月新生儿体内也有较好的储备,婴儿期每日需锌约为3 mg。母乳中锌含量相对不足,成熟乳约为1.18 mg/L。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前几个月内因可以利用体内储存的锌而不易缺乏,但在4~5个月后也需要从膳食中补充。肝泥、蛋黄、婴儿配方食品是较好的锌的来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婴儿锌的AI:6个月以下为1.5 mg/d,6个月以上为8 mg/d。

(4)碘 婴儿期碘缺乏易引起以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不可逆智力损害。我国大部分地区天然食品及水中含碘较低,建议孕妇产妇注意碘的补充。

3.婴儿期维生素的主要需要

母乳中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受产妇的膳食和营养状态的影响。膳食均衡的产妇乳汁中的维生素一般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1)维生素A母乳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需额外补充。牛乳中的维生素A仅为母乳含量的一半,用牛乳喂养的婴儿需要额外补充150~200μg/d维生素A。用浓缩鱼肝油补充维生素A时应适量,过量补充会导致维生素A中毒,出现呕吐、昏睡、头痛、骨痛、皮疹等症状。《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婴儿维生素A的AI为400μg/d。

(2)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易致佝偻病,母乳及牛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均较低,需要补充。《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婴儿维生素D的AI为10μ (g400IU)/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较少,需给婴儿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并适当户外晒太阳,由紫外线照射皮肤,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

(3)维生素K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较少,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出血)。母乳约含维生素K为15μg/L,牛乳约为母乳的4倍,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较牛乳喂养者更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因此,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初期要注射补充维生素K。

(4)维生素C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从乳汁获得足量的维生素C。牛乳中维生素C的含量仅为母乳的1/4,且牛乳在煮沸过程中有所损失,因此,纯牛乳喂养儿应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如橙子、深绿色叶菜汁或维生素C制剂等。《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婴儿维生素C的RNI:6月以下为40 mg/d,6月以上为50 mg/d。

(二)婴儿的膳食指南和膳食要点

1.母乳喂养

母乳是世界上唯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充足的母乳喂养能满足4~6月龄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中的营养素与婴儿消化功能相适应,亦不增加婴儿肾脏负担。

(1)母乳含优质蛋白质 母乳虽然蛋白质总量低于牛乳,但其中白蛋白比例高,酪蛋白比例低,在胃内形成较稀软的凝乳,易于消化吸收。另外,母乳含有较多的牛磺酸,有利于婴生长发育。

(2)母乳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 所含脂肪高于牛乳、且含有脂肪酶而易于婴儿消化吸收。母乳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及a-亚麻酸,还含有花生四烯酸和DHA,利于婴儿脑部及视网膜发育需要。

(3)母乳含丰富的乳糖 乳糖有利于进入婴儿体内矿物质的吸收,还有利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从而有利于婴儿肠道的健康

(4)母乳中还含有适量无机盐 其中钙含量虽低于牛乳,但易于婴儿吸收、并足以满足婴儿对钙的需要。母乳及牛乳铁含量均较低,但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达75%。母乳中钠、钾、磷、氯均低于牛乳,但足够婴儿的需要。

(5)母乳中还含有适量维生素 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婴儿头6个月内所需的维生素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维生素D在母乳中含量较少,但若能经常晒太阳亦很少发生佝偻病。母乳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牛乳,而且牛乳中的维生素C常因加热被破坏。

2.喂养要点

在母乳喂哺4~6个月至1岁断奶之间,是一个长达6~8个月的断奶过渡时期。应在坚持母乳喂哺的条件下,有步骤地补充婴儿易接受的辅助食品,以满足其发育需求。

(1)添加辅助食品的作用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增加,仅靠母乳或牛奶不能供给这么多的营养素。添加辅食可增加婴儿唾液及其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促进牙齿的发育和增强消化功能。添加辅食可以刺激婴儿的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并有助于其神经系统的发育。

(2)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 添加辅食从谷类(米汤或面糊)开始:从稀逐渐到稠,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再到软固体的食物,最后喂固体食物。添加辅食遵循从一种到多种:开始时一种一种地添加,以后逐步添加菜泥、果泥、奶及奶制品、蛋黄、肝泥及肉泥等。婴儿有可能对一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或不耐受反应,如皮疹、腹泻等,观察3天以上,然后再添加。添加辅食遵循逐量添加:开始添加的食品可先每天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如有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反应时、可以暂缓添加,待症状消失后再从小量开始添加。辅食应单独制作:婴儿辅食可以加入少许的食用油,但少用盐和避免用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