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常见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及其优化策略

常见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及其优化策略

【摘要】:维生素A缺乏严重时,可引起角膜出现软化、溃疡、穿孔,导致失明。维生素D缺乏病根据年龄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维生素A缺乏病

维生素A缺乏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是一种因体内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以眼、皮肤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缺乏原因

(1)摄入不足 长期以糕、面糊等谷物、脱脂乳或炼乳喂哺小儿而未及时添加辅食;动物性食物为主;贫困、战争和灾荒等导致食品短缺等原因造成维生素A摄入不足,不能满足生理需要。

(2)吸收利用障碍 慢性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痢疾、结肠炎、肝胆系统疾病等均可影响维生素A的消化、吸收和储存。

(3)需要量增加 生长发育迅速的早产儿、重体力劳动者、急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各种传染病等均可使机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增多,易造成维生素A的相对缺乏。

(4)代谢障碍 甲状腺功能低下和患糖尿病时,β-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障碍等。

(5)其他营养素的影响 缺乏蛋白质和锌可影响维生素A的转运和利用。

(6)其他因素 酗酒和长期使用一些药物(如消胆胺、新霉素、秋水仙碱等)均可导致维生素A的缺乏。

2.临床表现

维生素A缺乏病以儿童及青年较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变可累及视网膜、上皮、骨骼等组织以及免疫、生殖功能。

(1)眼部症状 眼部症状出现最早,包括:

①眼干燥症。患者常感眼部不适、发干、有烧灼感并伴畏光、流泪;球结膜干燥时,失去正常光泽和弹性,透亮度减低,并可见毕脱斑,当眼球向左右转动时可出现球结膜的皱褶。

②夜盲症。由于维生素A缺乏,视网膜上维持暗视觉的视紫红质生成障碍,影响视网膜对暗光的敏感度,导致暗适应能力降低以致夜盲。病人多在黎明及黄昏时看物不清,病情较重者则为夜盲。

③角膜软化。维生素A缺乏严重时,可引起角膜出现软化、溃疡、穿孔,导致失明。

(2)皮肤症状 轻者仅较正常干燥,严重时出现毛囊上皮角化、毛囊性丘疹,因其外表与蟾蜍的皮肤相似,又称蟾皮症。

(3)骨骼系统 维生素A缺乏时,儿童可表现为骨组织停止生长,发育迟缓,出现齿龈增生角化,牙齿生长延缓,其表面可出现裂纹并容易发生龋齿。

(4)生殖功能 维生素A缺乏可影响女性受孕和怀胎,或导致胎儿畸形和死亡;男性精子减少,性激素合成障碍,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5)免疫功能 维生素A缺乏可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等。

3.主要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

(1)摄入含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 如动物性食品(肝脏、鱼类、蛋类、肉类、禽类、奶类及其制品等),深绿色蔬菜、胡萝卜、番茄、红薯等食物,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

(2)监测易感人群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 包括对婴幼儿、儿童、孕妇、乳母等易感人群进行暗适应能力、眼部症状、血清视黄醇含量等方面的监测,及时发现亚临床的缺乏者,及时纠正。

(3)对易患人群进行干预 在维生素A缺乏地区,每年或半年1次口服30万单位视黄醇油滴,可以起到预防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维生素A强化食品,必要时适当选用膳食补充剂以提高维生素A的摄入量。

(二)维生素D缺乏病

维生素D是人类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是钙平衡的最重要生物调节因子之一。维生素D缺乏病根据年龄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婴幼儿时期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成人阶段的维生素D缺乏则会形成骨软化症。

1.缺乏原因

维生素D及钙、磷的原发性缺乏和代谢异常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是:阳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及钙、磷摄入不足;维生素D及钙、磷的肠道吸收障碍;其他原因,如肝、肾疾病时可直接影响维生素D的正常合成代谢。

2.临床表现

维生素D缺乏的危害主要是造成钙、磷吸收和利用障碍,引发佝偻病或骨软化症。

(1)佝偻病 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的变化。

①神经精神症状表现:多汗、夜惊、易激惹等,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多汗,由于汗液刺激,患儿经常摇头擦枕,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②骨骼表现:骨骼的变化与年龄、生长速率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等因素有关。可出现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廓畸形(1岁以内的患儿形成赫氏沟,2岁以上患儿可见有鸡胸、漏斗胸)、四肢及脊柱上下肢因承重而弯曲变形等病症。

③其他表现:发育不良、神情呆滞、呼吸运动受限制、容易继发肺部感染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2)骨软化症 发生于成年人,多见于妊娠多产的妇女及体弱多病的老人。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患者步态特殊,被称为“鸭步”(或“企鹅”步态)。

3.预防

对佝偻病的预防从围产期开始,以1岁内小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从孕妇妊娠后期(7~9个月)开始,胎儿对维生素D和钙、磷需要量不断增加。鼓励孕妇晒太阳,食用富含维生素D和钙、磷及蛋白质的食品,有低钙血症和骨软化症的孕妇应积极治疗。对冬春妊娠或体弱多病的孕妇,可于妊娠7~9个月给予维生素D制剂,同时服用钙剂。

新生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晒太阳。尤其对早产儿、双胎、人工喂养儿及冬季出生小儿,可于生后1~2周开始给予维生素D制剂强化。有钙抽搐史或以淀粉为主食者,补给适量钙。除提倡母乳外,有条件地区,人工喂养者可用维生素AD强化牛奶喂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