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学习评价手册是授课教师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指导标准而制订的主题单元式课程和学习评价表,便于学生用于小学美术课程。(二)设计思路主题课程学习评价实施方案包括:1.小学美术课程学习评价手册的使用及说明;2.主题课程教学目标;3.主题课程学习内容;4.评价标准;5.小学美术课程学习评价手册学习评价总表。评价美术作业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的评价,并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2023-07-15
(一)小学绘画教学的评价标准
1.低年级
(1)知识与技能方面:认识常用色和学会平涂着色方法,认识和描绘基本平面形,运用形与色的知识进行绘画练习和运用平面形的组合表现景和物,养成正确的绘画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发展对生活及周围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能用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人和物,并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培养绘画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中熟悉的人和物,感受祖国的可爱和生活的美好。
2.中年级
(1)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学会立体物的表现力法,能用铅笔线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静物写生。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用线画出物体的大体结构、比例和简单的透视变化。掌握原色、间色、复色的知识,能用毛笔等工具做调色练习,并掌握浅显的中国画知识,能临摹蔬菜、瓜果等。
(2)过程与方法:发展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表现的愿望。能用记忆画和想象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表现生活中某个有趣的情节。能注意安排好画面和画好人物的动态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表现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事物,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3.高年级
(1)知识与技能方面:能形成对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的感性认识;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现象,能初步学会运用线和明暗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能初步学会取景构图的知识,能用铅笔淡彩的方法描绘家乡的景物;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知识,能临摹花卉、动物等,了解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冷暖的知识并能进行色彩练习,能结合各种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创作兴趣和能力,学会用美术语言表现事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表现和创作的教学过程,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小学设计制作教学的评价标准
1.低年级
(1)知识与技能方面:能运用各种简便的工具材料进行简单的平面和立体的手工制作,发展对日常生活熟悉或有趣的事物的再造和表现能力,启发对设计制作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运用撕、折、染、剪、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图形和能用撕纸、剪纸进行对称形纹样和不对称形纹样的制作练习,学会运用揉、捏、搓、挖、剪、贴、拼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设计制作的教学过程,培养对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中年级
(1)知识与技能方面:能进行与自己生活贴近的设计和制作,包括制作简单的纸版画,学会纸工编织和刻纸、剪纸的制作方法;能用各种材料排列、组合拼贴出各种图形;由能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练习到能用单色的深浅变化,绘制适合纹样;能选用简便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建筑物等立体模型,并加以美化;能制作简单的动物、人物彩塑。
(2)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表现的欲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设计制作的教学过程,培养造物活动的审美情趣。
3.高年级
(1)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图案、构成等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练习,包括能用石膏板、泥板等材料进行简单浮雕练习,能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玩具,能进行平面构成练习,能结合各种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工艺的应用设计。
(2)过程与方法: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提高设计制作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设计制作的教学过程,提高对造物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小学欣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1.低年级
(1)知识与技能:观摩、欣赏儿童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和中国民间玩具,启发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形象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评述活动发展审美情趣,感受现实生活的美。
2.中年级
(1)知识与技能:欣赏与学生自身生活接近的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和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中国古今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欣赏、评述活动了解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高年级
(1)知识与技能: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和欣赏中国优秀美术作品,了解外国美术发展的水平和丰富的表现,特别是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美术传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欣赏、评述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丰富和发展学生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感受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有关童绘课堂: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文章
小学美术课程学习评价手册是授课教师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指导标准而制订的主题单元式课程和学习评价表,便于学生用于小学美术课程。(二)设计思路主题课程学习评价实施方案包括:1.小学美术课程学习评价手册的使用及说明;2.主题课程教学目标;3.主题课程学习内容;4.评价标准;5.小学美术课程学习评价手册学习评价总表。评价美术作业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的评价,并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2023-07-15
(一)美术课程评价的辩证性与现实性如果评价形成一种稳定的规范和方法,就形成了教育评价或考试制度。但评价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美术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只有在正确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简而言之,课程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导致了对其进行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向性。......
2023-07-15
(一)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有效适用。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的还要看在课程上,教师运用电教器材时,照顾到全体学生的程度。(三)评师生关系评价师生关系就是看教学过程中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程教学氛围。......
2023-07-15
然而,就一般而言,各种评价模式都要经历一些基本的过程和阶段。在小学美术课程评价中,评价者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评价者要识别实施评价所必须做出的决策程度,以及为评价的各个方面做出时间安排。评价者要注意到信息编码、组织、贮存和提取的手段。选择何种特定的技术,取决于该项评价的焦点在何处。在通报评价结果时,评价者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提出报告、表明结果。......
2023-07-15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程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有着很多新趋向,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023-07-15
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实践思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新媒体教学观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相符,因此,小学美术课程教育应让学生真正融入生活中,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实际的东西,并提高他们操作新媒体相关技术和设备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23-07-15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是教育者或研究者为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而采用的工作途径、手段和工具的总和。(二)图表调查分析评价法这是通过运用图形、量表的形式对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表现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完成教学评价工作的方法。(八)结果分析评价法这是对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产生的教学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形成评价、决策以及再评价计划的方法。......
2023-07-15
评价方案是根据评价目的,由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以及实施步骤等组成的整体方案。学生能否清晰准确地将自己的思路和结论告知其他人,是美术课程表达方面评价的内容。再按优劣区分出A、B、C、D四个等级的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美术作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集是确定各指标同评价结果之间重要程度的关系集。......
2023-07-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