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奥苏贝尔对讲授法的见解及其构成要素

奥苏贝尔对讲授法的见解及其构成要素

【摘要】:讲授,对于学生来说属于接受学习范畴。然而,奥苏贝尔却持完全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将讲授法看成必然造成机械学习的认识是一种误解。(二)讲授技能的构成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奥苏贝尔的观点分析不难发现,构成讲授技能的必备要素有以下几点。

讲授,对于学生来说属于接受学习范畴。为了科学地分析讲授技能的要领,我们先要弄清讲授法与发现法的区别。

(一)讲授法与发现法

自从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法以来,人们对讲授教学法多持批判态度。许多人认为讲授必然导致学生的机械地接受学习,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已经陈旧过时了。

然而,奥苏贝尔却持完全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将讲授法看成必然造成机械学习的认识是一种误解。根据学习的同化理论,他提出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并且指出只要讲授得法,符合这两个条件,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人们之所以认为讲授法会导致机械学习,是由于许多教师不符合要求地运用讲授法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发现法较适合教低年级学生,适合基础概念或原理的教学,有助于远迁移能力培养,其缺点是太花费时间,课堂难以掌握;讲授法(学生进行意义接受学习)则更适合高年级学生,适合教法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省时并有助于近迁移能力的培养,其缺点是远迁移能力培养不及发现法。在实际教学中普遍认为应以讲授法为主,发现法为辅,兼而用之。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对象、教材内容、教学时机的不同灵活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讲授技能的构成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奥苏贝尔的观点分析不难发现,构成讲授技能的必备要素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动机

根据意义接受学习的第一个先决条件,讲授必须有利于学生形成意义学习的导向,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一般来说,激发动机要贯穿讲授过程的始终。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和个性化对激发学习动机至关重要,照本宣科地讲授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厌学。

2.组织讲授内容

根据意义接受学习的第二个先决条件,讲授的内容必须对学习者有潜在的意义,要将讲授内容组织成学生易于理解、易于记忆、结构清晰的体系,并以恰当的顺序逐步将新内容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或形成新的结构。

组织讲授内容的一般方法如下。

(1)重点突破法

寻找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关键语段来设疑激趣、精心点拨、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这种方法有如画龙点睛,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处理教材的能力。

(2)归纳法

这是一种逐步综合的讲授方法。在大量实例或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出讲述的结论与推论,或者是在逐项讲授发挥后,给出提要。

(3)总分法

这是一种逐步分化的讲授方法。从整体入手再分门别类、划分层次进行条理明晰的阐述。

3.提炼教学语言

讲授是语言为主要手段传递信息、授之方法、引导学习。因此,对教学语言运用应有格外严格的要求:主旨明确,详略得当,科学规范,准确无误;情感充沛,亲切优美,启迪思维,风趣幽默,灵活多变。

4.变换讲授形式

生动活泼,始终保持对学生强烈吸引力的讲授,除了精心提炼教学语言外,还必须注意变换讲授形式。讲授形式的变换主要包括讲授手段(口语、板书、体态、提问、媒体等)的变换和讲授方式(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的变换。通过它们恰当的变换组合,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讲授形式,不仅给学生多感官刺激,传递多方位的教学信息,而且给学生常讲常新的感觉,乐于倾听讲授。

5.实施现场调控

课堂讲授有很强的时效性,即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环境的变化又往往与教师的主观预拟的教学设计不尽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中随时调整控制讲授的进程,以顺利达成讲授的目标。

(三)讲授技能的基本要求

1.讲授要有科学性

讲授的科学性指的是:第一,讲授内容正确无误;不出现科学错误。第二,讲授语言准确规范,恰当运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

2.讲授要有目的性

讲授的目的性指的是:第一,讲授要有明确具体、恰当的目标。第二,讲授要紧紧围绕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第三,善于从不同角度突出讲授重点,抓住关键,实现讲授目标。

3.讲授要有针对性

讲授的针对性指的是:第一,讲授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第二,要准确确定学生学习的难点,有效突破难点。第三,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典型实例,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4.讲授要有系统性

讲授的系统性指的是:第一,讲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第二,讲授内容构成逻辑严谨而又易为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简明体系。第三,讲授各环节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前后呼应,清楚连贯。

5.讲授要有启发性

讲授的启发性指的是:第一,讲授要启发学生明确讲解的意义,激发学习热情与求知欲。第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讲授过程。第三,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实现学习迁移,培养能力。

6.讲授要有艺术性

讲授的艺术性指的是:第一,讲授要以情动人,使学生产生共鸣与激情。第二,讲授要新颖活泼、风趣幽默、富于变化,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充满乐趣。第三,讲述、讲解应与板书、演示、提问、学生活动巧妙配合,以长补短,相得益彰,体现整体和谐美。

(四)讲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讲授教学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必须注意,讲授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不恰当运用讲授法也会造成学生机械学习。

1.注意讲授语言

言语形式的学习必然会给学生的理解和多方面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讲授中恰当地提供各种具体经验,并促进学生的活动,以圆满完成多维目标的教学任务。

2.改变讲授思维

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有潜在意义的讲授内容常常表现出一种机械的学习心向。

原因之一,是学生长期的学习经历,特别是考试或提问中,要求他们逐字逐句地机械应答,而灵活、实质性的应答反而被扣分。

原因之二,是学生对某些学科由于长期的失败、低分,而形成高度的焦虑感,对意义学习的能力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机械记忆,应用方便。

原因之三,是学生一开始就没有理解的内容,出于压力机械地死记,却给人一种理解的假象,而又得不到教师的纠正,使他们认为这样比试图去理解意义容易得多,形成机械学习的心向。

由于这种学习心向是长期形成的,并且各个学生的成因不同,因而讲授教学务必着眼长期,着眼个别去影响改变学生的心向,同时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3.更换讲授方式

从目前来看,有相当多的教师仍然靠着机械的言语学习方式来教有意义的教材,造成学生机械学习。例如,对教材缺乏组织加工,不能形成有意义的精要的体系,往往照本宣科。不注意新的学习任务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的联系,迫使学生强行记忆。评定学生的成绩只注重记忆性知识等。鉴此,教师的讲授应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来设计与实施,以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指导教学。

4.培养学生听讲习惯

讲授时要注意组织学生注意听讲,培养认真听讲习惯,教师提出课题要有艺术性,要能引起学生听讲的兴趣。教师讲授时要做好学生听讲的组织工作,并结合提问、演示等方法,使讲授内容易于学生领会。

5.控制讲授时长

美术教学过程以训练学生绘制技能为主,每节课讲授内容不可过多。讲授(包括演示)时间应占10—15分钟左右,其余时间留给学生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