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学目标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教学目标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摘要】:(一)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在目标中规定学生具体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等。总的来说,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的有机组合,形成合为一体的教学目标系统。

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的核心,对系统内各种要素起着统率、支配和协调的作用,使各要素有机地聚合与运行,并使之最优化和发挥整体效应。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由于它是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当实现的结果,因此也称为“学习目标”。它包括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几个层次,各个下位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

(二)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有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等。

1.行为性目标

行为性目标是以个体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在目标中规定学生具体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等。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但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2.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也称为发展或发展目标,是随着教育过程在教育环境中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课程目标。我们不是预设学习者试图从外部获得的结果,而是专注于学习活动的过程。生成性目标考虑了学生兴趣的变化、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并倾向于有机地整合流程和结果、手段和目标,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有自己的目标,而不依赖教师的课程目标。

3.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学生在各种机遇中的个性与创造性表达在教育情境中的表现。表现性目标侧重反映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独创性,而不是预先安排的结果。

4.普遍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是指宏观上的教育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因为不够明确,所以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教学。

这四种目标的表达形式各有特点,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取长补短,综合使用,确定出有丰富层次结构的美术教学目标系统。总的来说,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的有机组合,形成合为一体的教学目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