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就文艺评论的四步法:如何成为一个有知识的批评者

成就文艺评论的四步法:如何成为一个有知识的批评者

【摘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也可以尝试做一个批评家。在山鲁佐德讲述的其后故事中,故事又有其各自的叙述者。自我意识的叙述者,顽强地告诉读者“自我”的存在。单纯,在于这是一种超国家、超民族、超政治、超道德的全人类共有的竞赛狂热的大发作。

同学们,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是文学作品,对于文学批评总觉得比较“高冷”,因为它往往与专业人士、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专业能力相联系。其实批评家的道路固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并非遥不可及。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也可以尝试做一个批评家。下面的活动就让你“四步走向批评家”。

第一步:学习一课知识

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老师“网易公开课”中有关于“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六堂课,请你重点学习第四堂课:叙事批评。

以下是这堂课课堂笔记的浓缩版,可供参看。

第四课:叙事批评

叙事批评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四个方面:视角、叙述者、叙事时间、叙事结构。

一、视角把握

(一)视角概念

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通俗地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它决定叙事作品的结构和意义,讲述者的立场不同,同一事件将会大异其趣。

(二)视角类型

1.非聚焦型:可以从所有的角度去观察故事,可以从任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又称作“上帝的眼睛”。

2.内聚焦型:每件事都严格按照这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只能凭借这个人物的感觉去看去听,不可能了解其他人的内心。多重内聚焦,即让不同的人物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同一件事,形成相互冲突或相互补充的叙述。

3.外聚焦型:只能叙述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客观环境,不可能了解人物的内心动机。

(三)如何进行视角分析

视角选择:这部作品采用了什么视角,为什么采用这种视角。

视角移位:作品中这一段视角在哪里,下一段视角又在哪里?跟随着叙述者、人物的视角和思维移动。视角移位对阅读意识流小说非常有用,可以让读者在看似碎片的内容里找到其连贯性和相似性

视角的限制:许多叙述者有意限制自己的视角。

视角分析可能是我们最早进入叙事作品的通道之一。

二、叙述者

(一)叙述者概念

叙述者是叙事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即文本内的故事讲述者,不等于真实作者。

一个作家可以创造出多种叙述者形象,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既有冷峻幽默的阿Q,也有追求恋爱婚姻自由而又不敢面对现实的涓生。一部作品中也可以有多个叙述者,如《一千零一夜》总体是山鲁佐德给国王讲故事。在山鲁佐德讲述的其后故事中,故事又有其各自的叙述者。

我们谈论较多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说法,并不能确定叙述者的形象,只是在人称上的区别。

(二)叙述者类型

1.自然而然的叙述者和自我意识的叙述者

自然而然的叙述者是指叙述者隐藏在事件背后,代表作是《福尔摩斯探案集》,它给人一种真实的幻觉

自我意识的叙述者,顽强地告诉读者“自我”的存在。他在文本中津津乐道自己的创造过程。

2.客观的叙述者与干预的叙述者

自然而然的叙述者和自我意识的叙述者侧重于叙述的方式和技巧,而客观的叙述者与干预的叙述者侧重于对故事中人物事件的态度。

客观的叙述者只是故事的传达者,它只起陈述故事的作用,它对故事中人物事件一般不作判断。

干预的叙述者是指除了陈述故事之外,还要对故事进行解释评论、价值判断。

3.可靠的叙述者和不可靠的叙述者

可靠的叙述者的叙述有一定的权威性。如《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我们认可叙述者这样的判断,可以感觉到叙述者说话具有权威性。

不可靠的叙述者。有两种,一种是故事中的人物,他处在故事当中,会有一些偏颇的观点。另一种是反讽的叙述者,他在对待故事中的人物时,有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带有一种嘲讽和揶揄的口吻,在诉说他故事中的人物。

三、叙事时间

一个读者如果不关注叙事时间,就有可能出现读不懂的危险。时间是叙事文非常重要的因素,决定叙事文的存在。

叙事文是一个具有双重时间序列的转换系统,一是故事(编年)时间,一是叙述(故事)时间。这两种时间给我们的叙述一种权力,根据编年时间(故事时间)去创造另外一种叙述时间的空间。

(一)时序

1.时序的概念

研究事件在故事中的编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文中排列顺序之间的关系。

2.时间运转轨迹

有三种:闪回(回头叙述过去的事情)、闪前(提前叙述未来的事件)、交错(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

3.如何分析时序

(1)重建故事时间。

(2)通过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进行对比,在对比当中辨析叙述者如何控制和创造新的时间。

(3)体会时间转换在作品结构上的作用和意义。

(二)时限

研究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与叙述长度的关系,也就是叙述节奏的问题。如我们用一本书写一天的事情,用一页篇幅写一个世纪。

四、叙事结构(略)

叙事批评为人们提供了新的阅读叙事作品的方法。它要求读者用更为理性的眼光参与叙事作品的阅读,获得在以往阅读中所缺乏的形式感和结构感,发现过去忽略之处的深意和魅力。

第二步:完成一份题目

学了上述知识后,我们来完成下面几项任务,看看你的学习效果。

1.从视角来看,《孔乙己》用____视角来叙述,《狂人日记》用____ 视角来叙述。

2.狄德罗《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中这样写道:“读者诸君已经看到我如何开场,我让雅克离开主人,又使他经历了诸多惊险,我想给他多少惊险他就得挨上多少惊险;一切由我作主,让你们跟着雅克的艳遇走上一年、二年、三年。”由此可以判断这是自然而然的叙述者还是自我意识的叙述者?

3.从客观的叙述者和干预的叙述者角度判断下列两段文字分别属于哪一种。

“那是一个男尸,五十多岁。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城。”

——鲁迅《白光》

“5·19事件”既单纯又复杂,既复杂也单纯。单纯,在于这是一种超国家、超民族、超政治、超道德的全人类共有的竞赛狂热的大发作。复杂,在于它其中又揉杂着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沉淀,我们近三十年来政治经济变动的心理投影,我们因“文化大革命”而造成的一代人文化教养的惊人低落,我们社会生活中提供的情绪发泄渠道的贫乏,我们实行开放政策所诱发出的个性解放的势头,以及对这种势头缺乏分析研究所派生的简单化的逆向压抑……

——刘心武《5·19长镜头》

4.判断下面这段文字的叙述者是否可靠。

“早上洗澡,晚上洗澡,也就罢了,总不能媚加拿大而轻中华。将何以对祖宗?何以对神州山河?何以对先烈?何以对导师?想到这里,朱慎独只觉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拼将头颅热血,决不能让赵小强的异端谬说得势!死不足惜,一点骨气,两袖清风,一副臭皮囊,何足道哉!七卷《沐浴学发凡》不足惜。祖孙三代,愚公精神,万古业绩,都可付诸一笑!但总不能让山河变色,日月蒙羞!士可杀不可辱!朝闻道夕死可也!书生意气,寒士生涯,惜的是名节,重的是迂直!如果赵小强之类的小贼子得势,国将不国,浴将不浴,我是死不瞑目啊!一种崇高悲凉的感觉使朱慎独只觉得正气凛然,浩气如虹!”

——王蒙《冬天的话题》

5.从“时序”的角度说说下面两段开头的共同点。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上校想起那久远的一天下午,他父亲带他去见识了冰块。”

莫言《红高粱》:“七天之后,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

第三步:填好一张表格

6.根据上面所学,完成下表。

第四步:做好一项研究

建议:

1.确定一篇你喜欢的小说;

2.根据上表,逐条填好相应内容;

3.选择其中两点作为研究内容;

4.参考相关资料;

5.比较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分析作品时你可以将多部这位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异同,也可以将这位作家的作品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发现“这一篇”或“这一类”的特色。

四步成就法,你学会了吗?

【注释】

[1]选自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是一部关于小说欣赏的学术著作,曹文轩本人认为虽算不上“十分纯粹”的学术作品,但“也许是最见我心性的”文字,因为流淌着很多他的人生经验。这里选取的是这本书第三章“虚构”第二节中的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小说虚构的种类和意义。

[2]节选自《森林大熊》(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孔杰译。

[3]选自《卡夫卡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叶廷芳译。

[4]选自余秋雨著《世界戏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里选取的是本书第九章《美学家的高度》第二节《论戏剧文学》中的第二部分,该小节旨在用黑格尔的戏剧理论,介绍戏剧冲突的重要性,戏剧冲突所需要的环境、类型及作用,以及悲剧和喜剧中的冲突表现形式,并探讨了这些冲突对人物和主题的意义等问题。

[5]节选自尤金·奥尼尔《天边外》(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荒芜、汪义群等译。《天边外》这部作品奠定了尤金·奥尼尔在美国剧坛首屈一指的地位,并获得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剧本描写一个美国农民家庭不幸的生活:兄弟二人同时爱上邻女露斯并由此产生的人生选择的错位。本书被认为是一部标准的现代悲剧。分为三幕,每幕两场:一在室外,一眼看到天边;一在室内,看不到天边。两种场景交替出现,表明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遥远。节选部分为第一幕第一场。

[6]节选自《魏明伦剧作精品集》(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7]五个故事选自吴丽娜、周倩雯、吕永华著《剧本写作元素练习方法》(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

[8]选自《古希腊抒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罗念生、水建馥译。这首诗是雅典贵族庇士特拉妥斯上台执政之前梭伦向人民发出的忠告。

[9]选自《古希腊抒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罗念生、水建馥译。

[10]选自《印度古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金克木译。

[11]选自《柔巴依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黄杲炘译。题目为编者所加。

[12]节选自《小王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马振骋译。有删节。本书以一位飞行员的口吻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的各种历险。

[13]选自《卡拉马佐夫兄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耿济之译。小说通过一桩弑父案,展现了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麦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14]阿辽沙: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老三,小说主角之一。

[15]指伊留莎看到父亲被德米特里侮辱的情景。

[16]伊留莎的父亲斯涅吉辽夫身陷极度的穷困中,曾被阿辽沙的大哥德米特里拽着胡子牵到大街上打了一顿,刚好被伊留莎看到。伊留莎学校里的孩子们给他父亲乱蓬蓬的胡子起名叫“树皮擦子”,伊留莎因此一人反抗全体。

[17]卡尔塔绍夫也是伊留莎的朋友,他偶然翻书得知伊留莎曾提出过一个“难题”:“《荷马史诗》中所提到的特洛伊城是谁创建的?”

[18]指上文有孩子说在悲伤时刻居然吃煎饼,有点不近人情。

[19]南人:此处指岭南各少数民族。

[20]樵险汲深:到险峻的山上打柴,到深潭边汲水。

[21]赪鳍(chēngqí):红色的鳍刺。

[22]襦:穿在单衫外面的短袄。

[23]徐:从容不迫。

[24]郁乌栖足:。”粪壤。即农家堆肥,粪埋在泥土内,使它发酵腐熟。语出《庄子·至乐》:“陵舄得郁栖则为

[25]禖祀:为求婚而进行的祭祀、祈祷。

[26]赡军:支付军费。

[27]选自杨际岗、朱谷忠编《台湾当代爱情诗选》(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

[28]选自《世界文学金库·诗歌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陈光孚译。

[29]选自《世界文学金库·诗歌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王佐良译。罗伯特·彭斯(1759—1796),苏格兰诗人。

[30]节选自《明清传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自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浪漫主义理想。

[31]宜春髻子:俗称立春日,妇女剪彩绸作燕子状,戴在发髻上,上写“宜春”二字。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32]“云髻”二句:见唐薛逢《宫词》诗。

[33]袅晴丝:昆虫吐出的丝缕在空飘荡。

[34]菱花:镜子。

[35]迤(yǐ)逗:逗引。

[36]“惜花”句:唐明皇之兄宁王爱花,春天时用红丝绳将金铃系在花枝上,有鸟雀飞来,便牵动金铃惊散鸟雀。见《开元天宝遗事》。

[37]啼红了杜鹃:传说杜鹃鸟为古蜀帝杜宇之魂所化,悲啼不止,口中流血,滴在花瓣上,花红似血,是为杜鹃花。

[38]缱(qiǎn):留恋。

[39]沉水香:即沉香,一种香木,心材为著名熏香料。此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40]“曾有”句:《题红记》,传奇名,明王骥德作,写于祐与韩翠苹红叶题诗,终成夫妻之事。《崔徽传》,似为《莺莺传》之误。

[41]及笄(jī):古代女子十五岁以笄束发,标志已成年,可论婚嫁。笄,簪子。

[42]阮肇:传说东汉时阮肇与刘晨至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结缘半年始归,至家则子孙已历七代。

[43]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头上戴冠,标志已成年。

[44]亸(duǒ):歪斜。

[45]忺(xiān):适意。

[46]香篝:即熏笼,用以熏香或烘衣。

[47]节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有删节。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一“伤”一“逝”的结局。

[48]惠:见爱。

[49]褰(qiān)裳:提起下衣。溱(zhēn):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

[50]不我思:不思念我。

[51]狂童:谑称,犹言“傻小子”。狂,痴。也且(jū):语气助词。

[52]洧(wěi):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东阳城山,即今河南双泪河。溱、洧二水汇合于密县。

[53]髧(dàn):发下垂的样子。两髦:男子未行冠礼之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的样式。

[54]仪:对象。

[55]之:至。矢:誓。靡它:没有二心。

[56]只:语助词。

[57]谅:相信。

[58]特:义同“仪”。

[59]慝(tè):忒,改变

[60]选自王佐良主编《英国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版)。查良铮译。1938年奥登以记者身份来华访问,写下《战时》十四行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第18首,标题为编者所拟。

[61]《迷迭香》是流传于二战时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中的反战歌曲。

[62]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出版)。李华(715—766)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历任监察御史、右补阙、吏部员外郎等职。

[63]浩浩:辽阔的样子。垠(yín):边际。

[64]夐(xiòng):辽远。

[65]纠纷:杂乱交错。

[66]黯:昏黑。

[67]曛:赤黄色,形容日色昏暗。

[68]蓬:草名,即蓬蒿。秋枯根拔,随风飘转。

[69]铤:疾走。

[70]亭长:秦汉时每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一人,掌管治安、诉讼等事。唐代在尚书省各部衙门设置亭长,负责省门开关和通报传达事务,是流外(不入九品职级)吏职。此借指地方小吏。

[71]三军:周制,天子置六军,诸侯大国可置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此处泛指军队。

[72]齐役魏和、召荆募韩,:是战封国建七时雄代中的的义四务个兵国和家雇。佣荆兵,。即楚国。这里泛指战国时代。召募:以钱物招募兵员。徭

[73]腷(bì)臆:情绪郁结。

[74]四夷:四方边境的少数民族。夷,古时对异族的贬称。

[76]戎夏:戎,西方少数民族,此泛指少数民族。夏,华夏,汉族。

[77]王师:帝王的军队。古称帝王之师是应天顺人、吊民伐罪的仁义之师。

[78]文教: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79]用奇:使用阴谋诡计。

[80]奇兵:乘敌不备突然袭击的部队。

[81]王道:指礼乐仁义等治理天下的准则。

[82]期门:军营的大门。

[83]旌旗:旗帜的统称。旌,用旄牛尾和彩色鸟羽作竿饰的旗。

[84]组练:即“组甲被练”,战士的衣甲服装。此代指战士。

[85]析:分离,劈开。原作“折”,据《唐文粹》及《文集》改。

[86]穷阴:犹穷冬,极寒之时。

[87]海隅:西北极远之地。海,瀚海,在蒙古高原东北;一说指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湖。

[88]缯纩(zēng kuàng):缯,丝织品的总称。纩,丝绵。古代尚无棉花,絮衣都用丝棉。

[89]凭陵:凭借,倚仗。

[90]辎(zī)重:军用物资的总称。

[91]都尉:官名,此指职位低于将军的武官。

[92]胜(shēng):尽。

[93]蹙(cù):迫近,接近。

[94]幂(mì)幂:阴惨貌。

[95]牧:李牧,战国末赵国良将,守雁门(今山西北部),大破匈奴的入侵,击败东胡,降服林胡(均为匈奴所属的部族)。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6]殚(dān):尽。痡(pū):疲劳。汉武帝时,多次大举征伐匈奴及大宛、西羌、南越,以至“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天下虚耗”,甚至“人复相食”。见《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

[97]猃狁(xiǎn yǔn):同“狁”,即匈奴。

[98]城:筑城。朔方:北方。指宁夏灵武一带。句出《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99]饮至:凯旋归来告祭祖庙而后饮宴。策勋,书于竹简而授有功者以官爵。句出《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100]穆穆:形容帝王仪表端庄,如《礼记·曲礼下》:“天子穆穆”。棣(dì)棣,形容帝王仪态闲雅。

[101]荼(tú)毒:残害。

[102]殷(yān):赤黑色。《左传》成公二年杜注:“血色久则殷。”

[103]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原为匈奴南部屏障,匈奴常由此以侵汉。汉武帝时,为卫青、霍去病统军夺取,汉军损失亦惨重。

[104]苍苍:指苍天。蒸民,百姓。

[105]悁(yuān)悁:忧愁。

[106]寤寐:梦寐。

[107]布奠倾觞:把酒倒在地上以祭奠死者。布,陈列。奠,设酒食以祭祀。

[108]不至:指因遥死边疆太远,故精魂难归。

[109]凶年:荒年。

[110]守在四夷: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四夷各为天子守土,则相安无战事。

[111]分别节选自《战争与和平》第1卷和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高植译。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19世纪初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小说。整部作品构思宏伟、气势奔腾,展示了战争前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112]彼埃尔:安德来公爵的朋友,小说中的另一位男主人公。

[113]这位“黑眼的姑娘”与后文月光下想飞的姑娘是同一个人,名叫娜塔莎,后来与安德来公爵倾心相爱。公爵夫人已于几年前去世。

[114]节选自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林疑今译。

[115]节选自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赵吉玲、凡小亚译。

[116]节选自海明威《永别了,武器》(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孙致礼、周晔译。

[117]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吕宁思译。

[118]节选自《大地上的事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有删节。

[119]选自《夏日走过山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陈雅云译。约翰·缪尔(1838—1914),美国环保运动领袖、作家,被誉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

[120]选自《东山魁夷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陈德文译。东山魁夷(1908—1999),日本著名风景画家,散文家。

[121]选自严永兴编选《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俄罗斯卷·白天的星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石忱川译。纳博科夫(1899—1977),美籍俄裔作家、文体学家、翻译家、批评家和昆虫学家,二战后美国实验小说的先驱。

[122]节选自《神圣回忆》(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有删节。

[123]选自《孤独的异邦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24]选自雨林编《诺贝尔文学奖文库·创作谈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孙梁译。《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奋斗的一生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罗曼·罗兰凭借此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标题为原编者所加。

[125]亚尔彭群山在罗马郊外。

[126]指近代法国诗人亚尔方斯·德·夏多布里昂。

[127]即《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之总称。

[128]罗曼·罗兰自1887年开始同托尔斯泰通信。

[129]以上选自《内心的历程》。

[130]选自《罗曼·罗兰致威尔逊》。

[131]这是罗曼·罗兰1902年底到贝多芬的故乡旅行后回巴黎所写。选自《贝多芬传》。

[132]选自《傅雷译文集》第七卷(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傅雷译。

[133]苏格拉底建造屋舍,人们认为太小,苏格拉底答言:“只要它能容纳真正的朋友就行了。”

[134]特别是第九卷《燃烧的荆棘》中关于阿娜的部分。——原注

[135]选自《傅雷译文集》第十卷(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傅雷译。

[136]选自孙冰编《本雅明:作品与画像》(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石涛译。本雅明(1892—1940),德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

[137]选自维吉尼亚·吴尔夫《书和画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刘炳善译。吴尔夫即伍尔芙。这篇小文章原来放在《普通读者》初集的开头,实际上是维吉尼亚·吴尔夫的自序。

[138]约翰生博士(Samuel Johnson),美国18世纪的著名学者、作家,此处所说的《格雷传》是他写的《美国诗人传》里的一篇。

[139]选自关飞文主编《见字如面》(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