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慎防范:工作和生活中应重点防范的小人

慎防范:工作和生活中应重点防范的小人

【摘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要在与他人打交道时谨慎小心,特别是对那些不好相处的人,你不妨把他看成是防范的对象,而多考虑一些防患对策,以防万一,否则,待事情发展到糟糕程度时就为时晚矣。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重点防范的小人。痛定思痛,陈主任发现自己犯了无防人之心的错误。在这方面存在一点防人之心,是不算过分的。有防人之心不等于对人一概存有猜忌、怀疑之心。

人都有善恶之分。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人的性质如果看来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装扮成这样的,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要在与他人打交道时谨慎小心,特别是对那些不好相处的人,你不妨把他看成是防范的对象,而多考虑一些防患对策,以防万一,否则,待事情发展到糟糕程度时就为时晚矣。

一般人都不喜欢谋略意识强烈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欺骗、狡诈之人大有人在。因此,与其说欺瞒他人是不正当的行为,倒不如说你吃亏上当是因太单纯,大意失荆州了。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心怀叵测之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但是,对善于到处设陷阱、圈套利用他人的人,你必须小心提防。

我们不主张整日与不好相处的人对峙,做“好战”之徒。但是,要干点事,就要有点防身之术,而且应该常备不懈、秣马厉兵,一旦有不良企图之人侵害你的正当利益、妨碍自己的事业,在警示无效的情况下沉着应战时,千万注意,莫忘防身。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重点防范的小人。

中国人喜欢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固然有其狭隘的地方,会使人变得谨小慎微、毫无磊落气度。但这句话也并非毫无道理,尤其在与不知底细的人交往相处时,不可无防人之心。

某单位的陈主任在这方面有过很沉痛的教训。数年之前,有个大学生分配进厂,陈主任是个爱才心切,便对他另眼相看,那大学生也对他热情有加。时间一长,两人几乎成了推心 置腹的朋友。陈主任什么都不瞒他,甚至连自己和副主任之间的龃龉也和盘托出。

过了一段时间,陈主任渐渐感到,副主任与他的矛盾日益加深了,关系闹得也越来越僵,甚至时常当面进行顶撞,最后,发展到双方恶语相对,大闹一场。事后,两人都受了上级处分,并被调离领导岗位。

陈主任和副主任矛盾本是因为工作缘起,受处分后都不当头头了,矛盾也就少了许多。日子长了,两人渐渐消除了旧怨,重新搭话。陈主任意外地得知,副主任当初对他敌意陡增、态度突变全是因为大学生在里面传话,从而挑起他们的争端。陈主任如梦初醒,大呼上当,愤愤然去找那位大学生。大学生道:“我既没有造谣,也没有诽谤。我是人,总有表达我自己的观点和权力吧?你可以想想,我在你面前是否说过副主任的坏话,如果没有,那也不能是挑拨离间。”陈主任哑然。

痛定思痛,陈主任发现自己犯了无防人之心的错误。当你在领导岗位上时,别人对你总有几分敬意。你说话时,别人常会喏喏连声,但千万不能就此认为别人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尤其是不该让下属知道的事(比如,领导与领导之间的矛盾),即使关系相当好,也绝不能透露。

如果有怨气,宁可找一个不相干的朋友诉说。在这方面存在一点防人之心,是不算过分的。有防人之心不等于对人一概存有猜忌、怀疑之心。

有些不好相处的人,他处处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有时可能会把自己得来的不正当的利益分一部分给你,但当他的不当行为被发现之后,就把你抛出去当替罪羊。应特别警惕。也有些不好相处的人,总会利用你,假装跟你套近乎、拉关系,以表示他对你的信任,而你有可能以为碰上了好人而心存感激,无所防范而他们却借与你接近之机收集你的隐私,造成你和别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对此不可不防。

所谓的“防”,就是不说不该说的话,不说不利于他人之间团结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不做不利于他人团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