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计算求得该组5个制品减重百分数的平均值xi,作为该组实验的结果。表6-9 实验结果表6-10 实验结果表6-11 实验结果表6-9~表6-11中,每一行为一组实验数据,各因素下为对应的水平号。表6-10~表6-11中实验号5、13、14的实验结果明显小于其他数据,后续数据处理中保留了这些数据,没有作为奇异项处理。图6-32 一个注塑周期的实验数据图所有数据统一在一个时间轴下记录,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
2025-09-29
1.科技论文实例1
让我们阅读一下科技论文实例1[2](附录一)的研究方法部分:
下面我们具体地分析作者在研究方法部分每个句子表述的内容及其目的:
1用于疲劳实验的多晶退火铝的样品采用了直径3毫米、厚度90微米的小圆盘形状,目的是为了快速地制备电镜样品。作者介绍了本研究中疲劳实验的材料,特殊的样品尺寸设计及其原因。
2疲劳实验是通过把铝小圆盘粘贴在经过循环弯曲硬化的铝合金带上完成的。作者指出了疲劳实验样品支承的特殊设计。
3铝小圆盘所经受的形变可以很好地近似为恒定总应变幅(εt)下的拉伸-压缩循环形变。作者指出疲劳实验的近似模式及其原因。
4循环形变在液氮流的环境下进行。作者进一步指出原创的液氮低温疲劳实验实现的途径。
5循环形变N次以后,在-50℃温度下溶解粘胶,取下铝小圆盘,并用喷射减薄技术在-10℃温度下制备电镜样品。作者详细描写循环形变后疲劳试样直接制备电镜样品的方法和温度条件。
6使用200CX电镜在200 k V操作电压下观察样品。作者描写电镜观察的设备和条件。(https://www.chuimin.cn)
7在其他时间里,样品始终保存在液氮中。作者强调指出特别应注意样品保持液氮温度。
由于在这篇论文的引言部分作者已经对本领域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材料作了综述,所以在论文的研究方法部分作者直接从为实现对铝低温疲劳位错结构观察的目的所作的低温疲劳实验的原创设计入手。通过上述逐句分析,我们看到,作者详细而又精炼地描述了我们在5.1.1节中列出的研究方法部分应该包含的材料、实验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三方面内容。对使用TEM进行位错结构(dislocation structures)观察、样品Al,以及低温疲劳实验(fatigued at 77 K)的方法的描述呼应了本文的题目“TEM of Dislocation Structures in Al Fatigued at 77 K”中的每一个要点。不仅如此,作者在研究方法部分特别强调了“低温”这个关键的实验条件:铝在液氮环境下进行疲劳实验;疲劳样品的特殊尺寸和支承设计,以便在尽可能保持低温的条件下,直接用来制备TEM样品;以及始终保存样品在液氮温度下,以保证把位错结构的复原效应保持在最小等实验细节。这些都与作者在引言中所指出的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铝在室温疲劳后不形成类似铜镍的规则位错结构,以及所提出的论文主要思想:铝在液氮温度条件下进行疲劳实验所形成的位错结构应该可能与铜镍在室温疲劳形成的位错结构相比较,前后相呼应。展示了为实现论文主题思想,得到预期研究成果的必要实验条件的保证。
2.科技论文实例3[3]
附录一科技论文实例3是一篇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原创论文[3],题目为“Shape Changes of Supported Rh Nanoparticles during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Cycles”。看到这个题目读者脑中会出现不少问题:被支承的Rh纳米微粒是如何制备的?纳米微粒的大小和形状是如何定义和测定的?氧化和还原循环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如何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位测定催化剂微粒的形状变化(shape changes)?等等。
该论文为揭示原位氧化还原反应中催化剂纳米微粒形状变化的微观机制,设计了复杂而独特的研究方法。为了让读者能理解论文,作者用了比较长的篇幅(第5~10段落)详尽地描述了从样品的制备和实验数据的采集,到理论模拟和拟合分析方法等每一研究步骤。纳米微粒的形状变化的测量是通过同步辐射XRD(X射线衍射)和HR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得到的,第五段描述了XRD和HRTEM的具体设备和实验条件。第六段详细描述了被支承的Rh纳米微粒样品在两组实验中不同的制备过程(原位制备和常规制备),样品的前处理和样品转移方法,处理后Rh纳米微粒与MgO基片间的晶格关系,以及XRD的大范围倒格空间图和掠射小角度散射的实验设计。第七段阐述了面心立方晶体纳米微粒的大小和形状的原子小面的定义参量,以及纳米微粒所对应的XRD大范围倒格空间图。第八段以清洁纳米微粒为例,描述了高分辨XRD的大范围倒格空间图数据采集,及运用衍射运动学理论模拟以及与衍射强度的拟合。第九段介绍根据乌尔夫构建原理(Wulff construction)由模拟拟合直接得到纳米微粒的大小和形状。第十段描述了在同步辐射XRD设备中原位氧化-还原循环(oxidation and reduction cycles)的气氛条件及实验过程。(请注意,其中第八至第十段中已经包含了有关清洁纳米微粒的部分实验结果和讨论。这与Science杂志为保证原创论文精短,不列出各部分主标题有关。)
由此可见,作者在写研究方法时针对论文题目中的每一个研究要点以及读者希望了解的信息,对相应的实验和研究方法逐一作了层层深入的详尽介绍,从而让读者建立起了对论文所要报道的研究成果的信任。
建议本书读者参照以上我们对实例1的研究方法部分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对附录一实例2的研究方法部分进行同样的分析。
相关文章
之后计算求得该组5个制品减重百分数的平均值xi,作为该组实验的结果。表6-9 实验结果表6-10 实验结果表6-11 实验结果表6-9~表6-11中,每一行为一组实验数据,各因素下为对应的水平号。表6-10~表6-11中实验号5、13、14的实验结果明显小于其他数据,后续数据处理中保留了这些数据,没有作为奇异项处理。图6-32 一个注塑周期的实验数据图所有数据统一在一个时间轴下记录,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
2025-09-29
圆台Ⅰ与半圆柱体Ⅲ相交,相贯线的左视图为圆弧5"4"6",利用辅助平面法求出这段相贯线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5-20补相贯线分析形体分析。分析外表面的相贯线。圆柱体Ⅱ的上半部分与半球相交,得到特殊相贯线——圆,主、俯视图为一直线段。两圆柱孔的轴线垂直相交,直径相等,为一特殊相贯线,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段。......
2025-09-29
考虑到Corel-10K图像数据库有100个样本类别,共有10 000个样本图像,所以图7-8和图7-9的检索结果展示了本节设计的基于粗略颜色信息和灰度纹理特征相融合的图像检索系统具有良好的检索性能。接下来,给出本节设计的图像检索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即查准率和查全率。本节提出的图像检索系统在Corel-10K数据库和Corel-5K数据库上的平均查准率和平均查全率分别如表7-4和表7-5所示。最后,对本节提出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实时性进行分析。......
2025-09-29
通过以下几个例子的学习,读者可尝试自行进行浇注系统产生缺陷的分析。但因模具二模板要改成三模板,模具的改动量过大,整个浇注系统要重新制造,会造成经济损失。这三种浇口设计形式都会造成熔体料流的失稳填充,使平板型注塑件产生内应力,进而造成平板型注塑件的变形。总之,浇注系统的设置对注塑件成型加工痕迹的影响很大。......
2025-09-29
大沽桥吊杆与拱肋采用销接连接,接头处拱肋内部设置竖向加劲,下焊吊耳,通过销与吊杆上锚头衔接,构造复杂。图2-19吊杆连接构造示意图疲劳试验如图2 -22 所示。吊杆连接构造疲劳试验于2004 年12 月在中国船舶工业金属结构试验检测中心强度疲劳检测站进行。......
2025-09-29
微晶硅和纳米硅的电输运机制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徐刚毅等根据HQD模型得到纳米硅薄膜的电输运机制,可简单归结为热辅助隧穿过程:电子首先被激发到量子点中,然后以隧穿的方式传导。纳米硅薄膜中的定域态来自非晶层、硅晶粒表面以及硅晶粒内部的缺陷和应变等因素造成的大量缺口。......
2025-09-29
如图3.5所示显示出了两个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此图验证了前一自然段中的时间效率分析,表明CpecuFind时间效率的优势显著。表3.54个ROC曲线下方面积对比结果图3.6两算法在30+330数据集上计算的ROC曲线PecuFind;CpecuFind图3.7两算法在550数据集上计算的ROC曲线Pecu Find;Cpecu Find由此,4个ROC曲线的对比说明,CpecuFind算法性能优于Pecufind算法性能。......
2025-09-29
本款裤子重点在于两边自然下垂形成的褶皱,注意前、后片展开点的对应。本款吊裆裤适用于垂感较好、较柔软的面料。款式5本款裤子是无窿门线的吊裆裤,制板图为裤子展开平面图。① 画出裤子原型。取裤长38cm,如图穿过省尖点用弧线分割裤子板型。④ 前、后侧片的分割。从下摆往上剪开前、后侧片的平行线,将其扇形展开,展开距离分别为12cm、8cm,得到新板型。本款裙裤的侧缝分割点位置可调整,但要注意前、后的一致性。......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