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撰写科技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机制

撰写科技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机制

【摘要】:撰写科技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机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撰写论文的过程能揭示出我们在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撰写科技论文鞭策学问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那个在物理学界脍炙人口的故事。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泡利21岁时写了《相对论理论》一书。泡利因对量子理论的研究而获得博士学位。[3]《相对论理论》一书的写作成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泡利潜心研究相对论的过程。

撰写科技论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机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撰写论文的过程能揭示出我们在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原以为一切实验结果都已经完备了,可以着手写论文了。而在写作时却发现,已经得到的结果还不足以说明想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实验或计算等方面的各种漏洞需要填补;或者,自己对某些概念尚未理解,对于想要解决的问题的看法有欠缺或偏离之处;甚至,考虑到本人的或其他同行的最新的研究结果,原来想要解决的问题已经转化为另一问题,等等。所以,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理清头绪的过程(training of clarity)。要写出清晰明了的论文,必须有清晰明了的思想,反过来也一样。正因为如此,撰写科技论文本身是做学问搞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机制。所以,梁启超先生上面的话并没有讲完,他接着说“……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

撰写科技论文鞭策学问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那个在物理学界脍炙人口的故事。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泡利(Wolfgang Pauli)21岁时写了《相对论理论》一书。泡利的导师索末菲教授(Arnold Sommerfeld)推荐当时还是博士研究生的泡利为《数学科学百科全书》(Encyklopädie der mathematischen Wissenschaften)撰写一篇关于相对论的长篇综述文章。泡利因对量子理论的研究而获得博士学位。两个月后,他交出了一篇长达237页的综述《相对论理论》(Theory of Relativity)。他的深入透彻的论述得到了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高度称赞,至今仍然是相对论领域的一部经典名著。[3]《相对论理论》一书的写作成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泡利潜心研究相对论的过程。

通常我们习惯的研究模式是先有了问题或想法,再去做研究;等研究有了结果后,再动笔写论文。其实,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有了问题或想法(也可能是从导师那里得到),就开始考虑这篇论文该怎样写、这个问题将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解答,然后再去做研究。得到一些研究结果后,应该先做分析和总体估计,考虑目前的结果是否已经对论文的这个问题给出了回答或解释、是否还缺少逻辑推理的某一步、从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等等。这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所以,我们建议,不要等到临近毕业了、要申请研究经费了、要准备升职了再来筹划写论文,而是应该从你研究工作的开始就考虑自己将如何撰写论文。